鑲黃旗在滿族是什麼地位

鑲黃旗在滿族是什麼地位

鑲黃旗,在滿八旗中屬於最高等級的旗。

清代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包括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下五旗包括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鑲黃旗因旗色為黃色鑲紅邊而得名,是上三旗之首,旗內無王,由皇帝所親統,兵為皇帝親兵,侍衞皇室的成員也從上三旗中選。

八旗起源:

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

女真人在對外防禦與征伐過程中採取了以牛錄額真統領牛錄的組織形式,從而牛錄組織具有了軍事職能。為便於統一指揮大規模的圍獵或作戰,需將若干個牛錄組成一個更大的單位,以旗幟為標誌作導引而不使方位錯亂。旗幟在滿語中稱為固山”,因而這個高於牛錄的最大的單位即稱為固山,漢語稱旗”。

八旗制度與清政權相始終,它既是清王朝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終走向衰敗沒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