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紀是多少年?

一紀是多少年?

一紀是12年。

古代一紀是12年,根據文獻《國語·晉語四》韋昭記載:十二年,歲星一週為一紀。”其表達的意思便是:歲星(木星)繞太陽一週約需十二年。這便是古代的一紀。

紀年的介紹:

紀年是人們給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紀年有帝王紀年、歲星紀年和干支紀年等。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週期。注:2014年為第79個甲子的第31年,自黃帝來算起,2014年是4711農曆年。

紀年法:

1.公元紀年法。現行的公元紀年法是從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以前的年份叫公元前某年,以後的年份叫公元某年。但應該注意:沒有公元零年這一年。我國是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採用公元紀年的。

2.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法大約始於東漢,也稱農曆紀年法,即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紀年,共得60個單位。例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是採用的干支紀年法,1997年是農曆丁丑年。具體如下:

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衝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醜)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髮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