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自閉症孩子情緒問題,這位媽媽的方法一針見血!

在我們給孩子做家庭訓練時,孩子極易出現不配合,情緒失控的場面,這時家長極易採取不當手段來制止孩子的哭鬧情緒,結果適得其反。每次訓練都半途而廢,長此以往,不僅家長處於半放棄狀態,孩子也沒能獲得技能提升。

解決自閉症孩子情緒問題,這位媽媽的方法一針見血!

那麼,孩子突然情緒爆發的原因在哪裏呢?

曾有一位成年自閉症患者,他這樣寫道:每當自閉症的症狀出現,我很想去克服它,不被那些症狀控制,但是我做不到,這種衝突會讓我大發雷霆。接下來就更加崩潰。我想要控制這種局面,但是卻做不到,我的大腦完全被憤怒充斥着,於是……我只能捶打自己的腦袋,宣泄情緒。

我們從理論角度來看,自閉症孩子情緒突然爆發,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生理問題——孩子身體的不適影響到情緒。

2.感知覺異常——自閉兒童很多伴隨感知覺異常,外界的信息經常讓他們不堪重負,每天大多數時間面臨着感覺超負荷的危險。

3.認知理解和表達障礙——有的自閉兒童不能理解發生的事,看不懂我們的表情,聽不懂我們的語言,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感受,他們往往採用極端的方式來表達。

4.大人的錯誤強化——一種是尋求關注;另一種是當孩子有需求不能得到滿足或者想要逃避。這種由於家長錯誤強化引起的情緒問題,佔到高功能孩子情緒問題的絕大多數。

5.刻板行為——被破壞奇怪另類的刻板行為如果被訓練者試圖阻止、改變,往往就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應。

清楚原因後,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冷靜下來呢?下面分享一位媽媽的經驗心得,她通過日常實踐,不斷總結,結合專業理論指導,摸索出一套成功改變孩子情緒問題的方法,使孩子的配合性大大提高。

案例分享

球球,女,2歲6個月(內容由孩子媽媽親述)

●孩子初期表現:

孩子一歲半左右發現與同齡小朋友有差距,一歲八個月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診斷是:疑似自閉症。孩子表現為:無語言,不應答,目光短暫,情緒問題嚴重。

●初期訓練碰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式:

開始訓練時,孩子極度不配合,出現大量情緒問題,我們也容易手忙腳亂,不知道要怎麼繼續,孩子很不聽話,方法不好執行,持續一段時間,都要沒信心了。

經過老師的建議,我們每天拍小視頻發給老師,老師看過視頻後,給我們分析原因,建議降低要求,分解步驟,每次孩子有一點點進步就強化,及時輔助,及時強化,根據老師的引導,訓練了一段時間,孩子開始變得配合,慢慢摸到了規律。

三個月後,孩子的配合性有很大提升,認識的東西多了,大部分簡單指令可以執行,會配對,分類,生活中讓孩子幫忙做點事,孩子也會去做,比如做家務、丟垃圾、拿衣架等。

●幫助孩子改善情緒問題具體做法:

孩子情緒問題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面對不同情況下造成的情緒問題,家長可以分析原因,對症下藥。

狀況1:生理問題

當孩子的情緒行為發生時,我會先看看孩子是否受“生理因素”影響,如飢餓、渴、快速生長期等因素。這就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起居,做到悉心照料,但也不要過度投食,過度照顧,不然會讓孩子喪失自主生活的能力。

狀況2:感知覺超載

幫助孩子脱敏:我會把吵鬧的聲音錄下來,從一點點聲音逐漸過渡到大的聲音,讓孩子一點一點適應,同時將這些場景變成美好的故事,消除他對聲音不好的想象。

外出前,我會先讓孩子瞭解目的地的特性,同時儘量選擇人少的時候去。外出時,我會給孩子帶一個他熟悉或舒緩感官的玩具,減少他的緊張感;特別嘈雜的地方,給孩子戴上防噪耳機。

狀況3:認知障礙

引導孩子表達:我會教孩子一些有關情緒的詞彙,幫助孩子把內心的不舒適感用一些恰當的語句描述出來,抒發自己心理感受。比如,如果孩子情緒還沒完全“發作”,我就立刻輔助他説“我要XX”,只要孩子表達出來,我就立刻鼓勵強化他。

狀況4:錯誤強化

運用MUST減法:當孩子發生扯頭髮、打頭、用頭撞牆、咬手、在地上打滾等情緒問題時,家長需要對孩子的問題進行功能分析,不管孩子是想要得到關注,還是想要逃避任務,家長都不能讓他因為情緒問題出現而達到目標。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用這種方式達不到目的。因此,他在同等情況下情緒問題就會越來越少。當然,這個矯正的過程是需要家長堅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的。

狀況5:刻板行為

把握“抓大放小”原則:孩子有些儀式性的刻板行為,如果不影響學習和生活,建議不用非要糾正。當然,不適合在公眾場合出現的自我刺激行為,應該制止和引導。

狀況6:家長情緒

家長情緒是孩子情緒的誘發因素。在得知孩子自閉症的一段時間裏,我們可能很難從內心深處接受孩子患病這個事實,經常通過情緒表現出來,尤其在孩子對我們漠視不理的情況下,孩子越不配合,我們越想發脾氣對孩子斥責一頓,但殊不知,孩子對父母的壞情緒具有高度敏感性。

作為父母,我們要接受孩子的客觀情況,調整好自己和孩子相處時的情緒。不應因為自己的語言、情緒和行為的不當,誘發孩子的壞情緒,以減少誘發孩子壞情緒的外在因素。改善家長自身情緒是建設孩子健康情緒的一個重要環節。

心理學家認為,所有的情緒,本質上都是某些內心需求表達的結果,同時也是某些行為的驅動力。導致孩子情緒問題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

家長平時要仔細觀察兒童情緒問題發生的頻率、強度、對周圍環境和兒童本身的影響,並做好詳細記錄,在此基礎上認真分析其原因和目的,以便及時處理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改變教育、訓練方法。切實把握好時機,用科學的、符合兒童實際的方法進行積極處理,切忌消極應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