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守時府治被火焚全文翻譯

況鍾當任太守時,府衙遭遇火災,所有文書都被銷燬,造成火災的是一名小吏。火被撲滅後,況鍾坐在瓦礫堆中,命令其他人痛打那位失職小吏一百鞭子,隨後喝令小吏回家去。小吏離去後,況鍾就連忙上奏,肚子承擔火災造成的損失,對那名小吏卻隻字未提。

況守時府治被火焚全文翻譯

當初那名小吏料想自己是死定了,況鍾曾歎氣的説:“這本就是太守該負的責任,一名小吏怎麼能夠承擔呢?”奏表呈上後,皇帝只下令裁減俸祿,況公對待一名小吏尚且如此,所以雖然行事威嚴,但從未招致民怨,如果換成現在的人,即使是自己的過失,尚且還想將過失推諉別人,更何況是替人受過呢,況公的人品非普通人所能及啊!

原文:況守時,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燼,遺火者,一吏也。火熄,況守出坐礫場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歸舍,亟自草奏,一力歸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當死,況守歎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當哉!”

奏上,罪止罰俸。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無怨。使以今人處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況肯代人受過乎?公之品,於是不可及矣!



守當火焚,一吏何足當哉。出自何處?

釋義:這本就是太守該負的責任,一名小吏怎麼能夠承擔呢?

出處:明·馮夢龍《智囊》

原文(節選):況守時,府治被火焚,文卷悉燼,遺火者,一吏也。火熄,況守出坐礫場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歸舍,亟自草奏,一力歸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當死,況守歎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當哉!”

奏上,罪止罰俸。公之周旋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無怨。使以今人處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況肯代人受過乎?公之品,於是不可及矣!

翻譯:況鍾做太守時,府衙被火燒,文件書卷都燒成了灰燼,失職造成火災的人是個小官員。火熄滅後,況鍾出門坐在碎石場上,叫人狠狠杖打小官員百下,大聲叫喊讓他回到房舍中。趕快親自草擬奏摺,盡全力把罪責歸聚到自己身上,卻不用罪責連累小官員。

開始小官員自己知道將要承擔死罪,況鍾感歎説:“這本來就是太守該負的責任,一名小吏怎麼能夠承擔呢!”況鍾(將事情)上奏給皇上,論罪被罰沒傣祿。況鍾對待手下小官都如此(有擔當) ,這就是他行事有威嚴卻不遭人怨恨的原因。

假如讓如今的人處於這件事中,原本是自己的罪過還想要推託給手下的人,更何況願意代替別人承擔過錯呢?況鐘的品格,就是在這一點上讓人望塵莫及啊!

擴展資料

本文節選自《智囊》,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囊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書中所表現的人物,都在運用智慧和謀略創造歷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運用聰明才智來排憂解難、克敵制勝的處世奇書,也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篇幅龐大的智謀錦囊。

馮夢龍所編纂書,注重實用。他的那些記錄當時歷史事件的著作在當時具有很強的新聞性;他的那些解説經書的輔導教材受到習科舉的士子們的歡迎;他的那些供市井細民閲讀的擬話本、長篇説部、小説類書,以及劇本民歌、笑話等有更大的讀者羣,為書商帶來了巨大的利潤。

這使得馮夢龍的編輯工作,具有一定的近代市場經濟下的出版業的特色。在《智囊》一書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些特點。

《譚嗣同》原文及翻譯

清·梁啟超《譚嗣同》原文:

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被徵。適大病不能行,至七月乃扶病入覲,奏對稱旨。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鋭、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時號為軍機四卿。

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也。皇上欲大用康先生,而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

數月以來,皇上有所詢問,則令總理衙門傳旨,先生有所陳奏,則著之於所進呈書之中而已。自四卿入軍機,然後皇上與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鋭意欲行大改革矣。而西后及賊臣忌益甚,未及十日,而變已起。

初,君之始入京也,與言皇上無權、西后阻撓之事,君不之信。及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欲開懋勤殿設顧問官,命君擬旨,先遣內侍持歷朝聖訓授君,傳上言康熙、乾隆、咸豐三朝有開懋勤殿故事,令查出引入上諭中,蓋將以二十八日親往頤和園請命西后雲。

君退朝,乃告同人曰:“今而知皇上之真無權矣。”至二十八日,京朝人人鹹知懋勤殿之事,以為今日諭旨將下,而卒不下,於是益知西后與帝之不相容矣。

二十九日,皇上召見楊鋭,遂賜衣帶詔,有“朕位幾不保,命康與四卿及同志速設法籌救”之詔。君與康先生捧詔慟哭,而皇上手無寸柄,無所為計。時諸將之中,惟袁世凱久使朝鮮,講中外之故,力主變法。

君密奏請皇上結以恩遇,冀緩急或可救助,詞極激切。八月七年級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八年級日復召見。九年級日夕,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直詰袁曰:“君謂皇上何如人也?”袁曰:“曠代之聖主也。”君曰:“天津閲兵之陰謀,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聞。”

君乃直出密詔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聖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則救之。”又以手自撫其頸曰:“苟不欲救,請至頤和園首僕而殺僕,可以得富貴也。”袁正色厲聲曰:“君以袁某為何如人哉?聖主乃吾輩所共事之主,僕與足不同受非常之遇,救護之責,非獨足下,若有所教,僕固願聞也。”

君曰:“榮祿密謀,全在天津閲兵之舉,足下及董、聶三軍,皆受榮所節制,將挾兵力以行大事。雖然,董、聶不足道也,天下健者惟有足下。

若變起,足下以一軍敵彼二軍,保護聖主,復大權,清君側,肅宮廷,指揮若定,不世之業也。”袁曰:“若皇上於閲兵時疾馳入僕營,傳號令以誅奸賊,則僕必能從諸君子之後,竭死力以補救。”君曰:“榮祿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袁笑而不言。

袁幕府某曰:“榮賊並非推心待慰帥者。昔某公欲增慰帥兵,榮曰:‘漢人未可假大兵權。’蓋向來不過籠絡耳。即如前年胡景桂參劾慰帥一事,故乃榮之私人,榮遣其劾帥而已查辦,昭雪之以市恩既而胡即放寧夏知府,旋升寧夏道。

此乃榮賊心計險極巧極之處,慰帥豈不知之?”君乃曰:“榮祿固操莽之才,絕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袁怒目視曰:“若皇上在僕營,則誅榮祿如殺一狗耳。”因相與言救上之條理甚詳。袁曰:“今營中槍彈火藥皆在榮賊之手,而營哨各官亦多屬舊人。

事急矣!既定策,則僕須急歸營,更選將官,而設法備貯彈則可也。”乃丁寧而去,時八月九年級夜漏三下矣。至初五日,袁復召見,聞亦奉有密詔雲。至初六日變遂發。

時餘方訪君寓,對坐榻上,有所擘劃,而抄捕南海館(康先生所居也)之報忽至,旋聞垂簾之諭。君從容語餘曰:“昔欲救皇上既無可救,今欲救先生亦無可救,吾已無事可辦,惟待死期耳。雖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為之,足下試入日本使館,謁伊藤氏,請致電上海領事而救先生焉。”

餘是夕宿日本使館,君竟日不出門,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則於其明日入日本使館與餘相見,勸東遊,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冊家書一篋託焉。曰:“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遂相與一抱而別。初七八九三日,君復與俠士謀救皇上,事卒不成。

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數輩苦勸君東遊,君不聽。再四強之,君曰:“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於難。

君既繫獄,題一詩於獄壁曰:“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蓋念南海也。

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春秋三十有三。就義之日,觀者萬人,君慷慨神氣不少變。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君呼剛前曰:“吾有一言!”剛去不聽,乃從容就戮。嗚呼,烈矣!

白話釋義:

今年四月,決定國家大計的詔書頒佈後,譚君由於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的保薦,被皇帝宣召。碰上他這時生着大病不能上路,直到七月間帶病進見皇帝。

召見時,他回答皇帝的話很合皇帝的心意,光緒破格提升他為有四品卿銜頭的軍機章京,同楊鋭、林旭、劉光第一起參預新政,當時稱為“軍機四卿”。

參預新政的幾人,猶如唐宋時代的“參知政事”,實際上是宰相的職位。光緒本想重用康有為先生,但是害怕西大後,不敢按自己的想法辦。幾個月來,光緒有詢問的事,就讓總理衙門傳達旨意康有為有向上報告的事,就寫在他呈給皇帝看的書信裏了。

自從“四卿”進入軍機處,這以後光緒同康有為之間的意見開始能夠稍稍通達,決心要實行大的改革了。然而西太后及奸臣也就忌恨更厲害了,不到十天,政變就發生了。

起初,譚君剛進京,(有人)跟他談到皇上手中無權和西大後阻撓變法的事情,他不相信那些説法。

到七月二十七日,皇上想開懋勤殿設顧問官,指令譚君起草詔書,先派太監拿出歷朝皇帝的遺訓給他,(大監)轉達皇上的話,説康熙、乾隆、咸豐三朝都有開懋勤殿的先例,叫他查出引入詔諭中,因為皇上將在二十八日親往頤和園向西太后請示。譚君退朝回來,就告知同事説“我現在才知道皇上真的沒有權了。”

到二十八日,朝廷里人人都知道皇上擬開懋勤殿的事情了,以為今天詔諭將要下達,可是終於沒有下達,於是大家越發知道西大後與皇上已互不相容了。二十九日,皇上召見揚鋭,接着交給他一份“衣帶詔”,上面有“我的帝位幾乎不能保住,命令康有為與‘四卿’和其他同志從速設法營救”的話。譚君和康有為棒着“衣帶詔”大哭。

可是皇上手裏沒有一點權柄,真拿不出好辦法來。當時在許多將領之中,只有袁世凱長時間出使朝鮮,研究過中國和外國的國情,是力主變法的。

於是譚君向皇上密奏。用優厚的待遇去聯絡他,希望在危急時或者能得到救助,話説得很激昂痛切。八月七年級日,皇上召見袁世凱,特別賞賜他侍郎的官銜。八年級日,又再一次召見他。

九年級日晚上,譚君本人直接到袁世凱居住的法華寺去拜訪,直接了當地問袁世凱:“你認為皇上是怎樣的一個人?”袁世凱説:“是一代少有的好皇帝!”譚君又問:“天津閲兵的陰謀,您知道嗎?”袁世凱説:“是的,本已聽到了一些傳聞。”

譚君就直截了當地拿出皇上的密詔給袁世凱看,並説:“今天可以援救我們的聖主的人,只有您了。您如願意救就救他!”又用手在自己脖子上一抹,説“如果不願救,就請到頤和園控告我,把我殺掉,你可以憑這‘功勞’得到富貴呀!”

袁世凱正色厲聲説:“您把我袁某當成什麼人了?皇上是我們共同事奉的君主,我同您一樣,都受到特殊的恩寵,救護的責任,不只是您一個人的。如有什麼指教,我當然願意聽從。”譚嗣同説:“榮祿的陰謀,全在天津閲兵一舉。您和董福祥、聶士成三軍,都受榮祿指揮調遣,榮祿將會依仗你們的兵力來進行廢黜皇上的大事。

雖然這樣,董、聶的兵力是不值一説的,天下強有力的,只有您了。如果事變發生,您用您的一支軍隊,就可以敵他們兩支軍隊,保護聖主,恢復皇上的大權,肅清皇上身邊的壞人,整肅宮廷裏邊的秩序,指揮起來穩操勝算,鎮定自如,這是一世無比的事業哩!”

袁世凱説:“如果皇上在閲兵時急速跑入我的軍營,傳佈號令誅討奸賊,那麼我一定能隨同諸位,竭盡死力來補救。”譚君又説:“榮祿待您一向優厚,您將怎樣對待他呢?”袁世凱笑笑,卻不説一句話。

他的一位幕僚説道:“榮賊並不是真的推心置腹對待我們慰帥。過去,某公曾想增加慰帥兵員,榮賊説:‘漢人,不能給他們大大的兵權。’原來不過是籠絡慰帥罷了。

就拿前年胡景桂上奏章彈劾慰帥一事來説,胡是榮賊的心腹,榮賊指使他揭發慰帥,卻由自己來查辦,為慰帥昭雪,但不久胡就被委任為寧夏道的一個知府,接着又提升為寧夏道員。

這就是榮賊心計極端險惡、極端奸詐的地方,慰帥豈有不知道的!”譚於是説:“榮祿本來有曹操、王莽那樣的才幹,稱得上是絕世的奸雄,要對付他恐怕不很容易。”

袁世凱立即裝出一副怒容,瞪視譚君説:“如果皇上在我軍營,那麼,殺榮祿就像殺一條狗罷了。”於是兩人共同商談了救皇上的措施。袁世凱説:“現在軍營中的槍枝彈都掌握在榮賊的手裏,而且營、哨各級將官也大多是舊人。

事情很緊急了,既已定下應付的策略,那我需急速回營,更換這些將官,並設法貯備彈才行。”譚君再三囑咐一番才告辭。當時是八月九年級日夜晚三更的時候了。到初五日,袁世凱又被皇上召見,聽説也奉有密詔。到初六日,政變就發生了。

當時我正在譚君寓所拜訪,兩人對坐榻上,有所佈置,忽然傳來搜查康有為住處、逮捕康有為的消息,接着聽到由慈禧垂簾聽政的上諭,譚君從容地對我説:“以前想救皇上,已經無法可救了現在想救康先生,也無法可救了,我已經無事可做了,只是等待死期而已。

雖然這樣,天下事還得明知它難做,卻盡力去做到它。您試試到日本駐華使館拜訪伊藤博文,請他打電報給日本駐上海領事設法救康先生啊。”

這天晚上我就住在日本使館避難,譚君卻整天不出門在家等候逮捕。逮捕的人沒來,第二天他來日本使館同我會面,勸我到日本去,並帶了他寫的著作與詩文稿本幾冊、家信一包託付給我,説:“沒有出走的人,無從謀求將來沒有殉難的人,無從報答聖明的君主。

現在康先生的生死還不知道,那麼程嬰和杵臼,月照和西鄉,就讓我和您分別擔任這樣的角色吧。”就相互擁抱告別。初七、初八、初九三天,譚君又同俠士王五共謀救皇上,這事終於沒有成功。初十日,就被逮捕。被捕的前一天,幾位日本志士苦勸譚君到日本避難,譚君沒有接受。

再三再四的勸他,譚君説:“世界各國的變革,沒有不經流血犧牲而成功的,現在中國還沒聽説因變法而流血犧牲的人,這就是中國不昌盛的原因。要有人流血犧牲的話,請從我譚嗣同做起。”他終於沒有出走,因此最後遭了禍難。

譚君入獄後,題了一首詩在獄中的牆壁上:“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寄以思念南海。

於八月十三日被斬於北京南城菜市口,年僅三十三歲。就義的那天,圍觀的有上萬人,譚君神態慷慨沒有一點改變。當時軍機大臣剛毅監斬,譚君叫剛毅上前説:“我有一句話!”剛毅走開不聽,譚君於是從容就義。唉,多麼壯烈啊!”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

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時從師學習,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後從師於康有為,成為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宣傳家。

維新變法前,與康有為一起聯合各省舉人發動“公車上書”運動,此後先後領導北京和上海的強學會,又與黃遵憲一起辦《時務報》,任長沙時務學堂的主講,並著《變法通議》為變法做宣傳。

戊戌變法失敗後,與康有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漸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學革命運動的理論倡導者。逃亡日本後,梁啟超在《飲冰室合集》《夏威夷遊記》中繼續推廣“詩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種詩中運用新名詞以表新意的做法。

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擔任司法總長;之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嚴詞抨擊,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光緒十一年(1885年),梁啟超進廣州學海堂讀書。學海堂為前兩廣總督阮元所辦,“是省城專治經學之所”。梁啟超在這裏學習漢學。段玉裁及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等漢學家注重考據,旁徵博引,精研古籍的治學方法和學術成果,使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相形之下,格式、內容都有嚴格要求的八股文章,便令人感到缺乏生氣和枯燥無味了。在學海堂學習時期,梁啟超逐漸萌發了“棄帖括之志”。

從學海堂到萬木草堂,是梁啟超由書齋向社會跨出的重要一步。在萬木草堂的學習生涯中,梁啟超不僅瞭解了天下大勢和民族危難,立志為改良救國、振興中華而奮鬥,而且由於廣泛涉獵中西書籍,大大地開拓了知識面,這為他今後在思想輿論界大展身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梁啟超擅長用淺顯流暢的文字來闡述重大的時事問題和深刻的道理,文章常帶感情,有很強的鼓動性。他對封建專制制度的大膽抨擊和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大力宣揚,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間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連嚴復這樣著名的學者也評價“任公文筆,原自暢遂。

其自甲午以後,於報章文字,成績為多,一紙風行海內,觀聽為之一聳”。由於梁啟超的參加,《時務報》的影響迅速擴大,幾個月間銷量即達一萬餘份,“為中國有報以來所未有”。梁啟超的名聲也隨之日重。

人物背景: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譚嗣同旋奉父命,入貲為江蘇候補知府,在從北京去江蘇任職的途中游歷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後在南京候缺期間,開始創作著《仁學》。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初,譚嗣同創建南學會,辦《湘報》,宣傳變法,抨擊舊政,成為維新運動的激進派。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5日,光緒下詔授給譚嗣同和林旭、劉光弟、楊鋭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變法。次日,光緒又召見他並説:“汝等所欲變者,俱可隨意奏來,我必依從。

即我有過失,汝等當面責我,我必速改。”光緒帝變法的決心和對維新派的信賴使譚嗣同非常感動,覺得實現自己抱負的機會已經在握。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底光緒帝去天津閲兵時,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謀,發動兵變,廢黜光緒帝,一舉撲滅新政。譚嗣同密會袁世凱,要袁帶兵入京,除掉頑固派。袁世凱假惺惺地表示先回天津除掉榮祿,然後率兵入京。袁世凱於二十日晚趕回天津,向榮祿告密,榮祿密報西太后。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后發動政變。慈禧連發諭旨,捉拿維新派。譚嗣同聽到政變消息後並不驚慌,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多方活動,籌謀營救光緒帝。

但措手不及,計劃均告落空。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後一次反抗。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説:“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梅花嶺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梅花嶺記》是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全祖望所寫的一篇散文,文章追敍史可法在揚州抗清犧牲的經過以及他的犧牲所產生的巨大影響,熱烈地歌頌了史可法慷慨死難的精神。梅花嶺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梅花嶺記文言文翻譯及註釋資料,僅供參考。

梅花嶺記文言文原文

梅花嶺記

作者: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可落於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朝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後,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執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也。”被執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未嘗殞於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師大起,皆託忠烈之名,彷彿陳涉之稱項燕。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問曰:“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略從北來,審知故松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疇大恚,急呼麾下驅出斬之。嗚呼,神仙詭誕之説,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脱,實未嘗死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長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説,所謂為蛇畫足。即如忠烈遺骸,不可問矣!百年而後,予登嶺上,與客述忠烈遺言,無不淚下如雨,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問其果解脱否也,而況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錢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揚,凡五死而得絕,時告其父母火之,無留骨穢地,揚人葬之於此。江右王猷定、關中黃遵巖、粵東屈大均為作傳銘哀詞。顧尚有未盡表章者:予聞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數人,其後皆來江都省墓。適英霍山師敗,捕得冒稱忠烈者,大將發至江都,令史氏男女來認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節,亦出視之,大將豔其色,欲強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時以其出於大將之所逼也,莫敢為之表章者。嗚呼,忠烈嘗恨可程在北,當易姓之間,不能仗節,出疏糾之,豈知身後乃有弟婦以女子而踵兄公之餘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異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諸公諒在從祀之列,當另為別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輩也。

——選自齊魯書社排印本《鮚埼亭文集選注》

〔清〕全祖望

梅花嶺記文言文註釋

1 、乙酉:順治(清世祖福臨的年號)二年(1645)的干支。

2 、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

3 、督相:明代的大學士,相當於宰相職位。史可法為內閣大學士,故稱督相。忠烈:為史可法死後福王所贈諡號。

4 、譜:家譜。此處用為動詞,即“續家譜”的意思。

5 、自裁:自殺。

6 、瞠目:瞪眼。

7 、閣部:史可法為內閣大學士,故自稱“閣部”。

8 、執:押解。

9 、之:代詞,指史可法。

10 、或曰:有人説。

11 、殞:死。

12 、已而:不久。英、霍山師大起:順治五、六年(1648-1649)間,侯應龍等抗清志士紛紛於英山、霍山(均在今安徽省)起義,其中馮弘圖倡言史可法實未死,以史可法名義號召人民,聚眾數千。曾攻佔英山、霍山等縣,後敗於清軍。

13 、白下:今江蘇省南京市。

14 、審知:確實知道。

15 、恚:恨,惱羞成怒。

16 、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於唐德宗時官太子太師,建中三年(782)淮寧節度使李希烈反叛,次年朝廷派顏真卿前往曉諭,被殺。兵解:死於兵刃。據《太平廣記》卷三十二載,顏真卿死後十餘年,顏氏僕人曾於洛陽遇真卿,當時傳説他尸解成仙。

17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蜕:文天祥,宋末抗元領袖,官右丞相加少保。祥興元年(1278)兵敗,為元軍所俘,後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市)遇害。大光明法:即佛法,指死後成佛。《文文山年譜》記載,文天祥在獄中被人授此佛法而出世成佛。蟬蜕:謂人遺下形骸仙去,若蟬蜕皮一樣,即死去。

18 、出世:成仙。入世:還在人世。

19 、凡五死而得絕:(錢氏女)先後以刀刎頸、自焚、上吊、服毒求死,均未成,後以衣帶自縊死。

20 、江右:長江下游西部,今指江西。王猷定:南昌人,明遺民,隱居不出,工古詩文。關中:今陝西。黃遵嚴:不詳。粵東:今廣東。屈大均:廣東番禺人,明亡後,出家為僧,以詩文名當時。

21 、翰林:官名。可程:史可法弟。史可程子明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入翰林院,後歸附李自成,旋又降清,不久南歸。史可法曾上書朝廷,要求懲處其弟。

22 、出疏糾之:疏,奏章。糾之,彈劾他(史可程)。

23 、踵:追隨。兄公:舊時妻稱夫之兄為“兄公”。

梅花嶺記文言文翻譯

順治二年四月,江都被包圍,情況很危急,督師揚州的宰相史可法知道局勢難以挽救,就召集眾將告訴他們:“我發誓與此城一起殉難,但倉促之中我不能落到敵人手裏而死,誰能到時幫助我完成大節呢?”副將軍史德威慷慨地應允。史可法高興地説:“我還沒有兒子,你應當以同姓的身份做我的後嗣,我要寫信給母親,將你列入族譜的孫輩之中。”

二十五日城陷落了,史可法拔刀要自殺,將軍們果然爭着上前抱住,史可法大聲呼喚:“德威!”德威流着眼淚而不忍拿刀,於是史可法被將軍們簇擁着走了,到小東門,清軍的兵士象樹林般密密麻麻地來到,兵馬副統帥馬鳴騄、揚州太守任民育、以及眾將如都督劉肇基等都死了。史可法就瞪大眼睛對敵人説:“我就是史閣部。”於是他就被抓住並帶到南門,和碩豫親王用“先生”來稱呼他,勸他投降,史可法大罵敵人而被殺。當初史可法曾留下遺言:“我死後,應把我葬在梅花嶺上。”到此時,史德威找他的屍骨卻找不到,就把他的衣帽葬了。

有人説:“當城被攻破時,有人親眼看到史可法穿着青衣戴着黑帽,騎着白馬出了天寧門投江而死,未曾死在城裏。”自從有了這一説法,在長江南北兩岸,都傳説史可法沒有死。不久,英山霍山的抗敵義軍迅猛發展,都假託史可法的名義,好象陳勝託稱項燕之名一樣。蘇州孫兆奎因起兵失敗,被押送到南京,經略洪承疇過去同他有過交往,問他:“先生在軍隊裏,可詳細知道原來揚州的宰相史公是真死了呢?還是沒死呢?”孫公回答道:“經略從北方來,可詳細知道原在松山殉難的統帥洪公是真死了呢?還是沒死呢?”洪承疇大怒,急忙喊叫部下推出殺了他。可歎啊,那些講神仙的奇詭荒誕的説法,説顏真卿太師因尸解而成仙,文天祥少保也因悟得“大光明法”而解脱昇仙,其實並沒有死他們不知道忠義是聖賢立身的根本準則,那種剛正之氣異常充沛,長久留存於天地之間。何必用解脱成仙和在世為人的面目出現?那些關於神仙的説法,正如所謂的畫蛇添足。但就史可法的遺體來説,卻是不能找到了!百年之後的今天,我登到梅花嶺上,同遊客講述史可法的遺言,沒有一人不淚下如雨,想象當時圍城的情景,這就是忠烈的面貌,彷彿可以看到一樣,這是不必去追問他是否真的脱離人世而成仙,更何況假託他沒死的名義的那些人呢?

史可法的墳墓旁還有鎮江姓錢的烈女之墓,也是乙酉那年在揚州,計五次自殺才得死去,自殺時告訴父母要將自己火化,不要將屍骨留在這污穢的土地,揚州人就把她葬在這裏。江西人王猷定、陝西人黃遵巖、廣東人屈大均曾為她作傳、撰銘、寫哀詞。但還有未能全被表彰出來的:我聽説史可法的兄弟從翰林學士史可程以下,還有好幾人,後來都到江都祭掃史可法墓。正逢英山霍山義軍失敗,捉到了託名而假冒史可法的人,清兵的大將把他押送到江都,下令讓史氏門中的男子和婦女都來辨認,這時史可法的第八個弟弟已死,他的夫人年輕漂亮,為他守節,也出來看這個託名者,大將軍看上了她的美色,想強迫娶她,夫人自殺而死。當時因為她出於大將所逼,人們懾於勢而不敢表彰她。可歎啊,史可法曾痛恨史可程在北京為官之時,政黨國家淪亡之際,不能保持節操,而寫奏章譴責他,怎會知道在自己死後,竟然有弟媳婦以女子之身繼承夫兄所留下的光明業績呢?梅花象雪,芬香而不染塵埃,將來如果有人修建忠烈祠,馬鳴祿副使等想必要列入從祀的位置,還應當另外建一室來祭祀夫人,再附上烈女一輩。

梅花嶺記創作背景

明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大舉入關。當時任朝廷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的史可法,奉命督師揚州。次年四月,清和碩豫親王多鐸親自率兵攻打揚州城,史可法於城陷後被俘,寧死不屈,為國捐軀,死後其衣冠葬在梅花嶺上。明亡百年以後,全祖望登上梅花嶺,懷着崇敬的心情,用飽蘸感情的筆墨記敍了史可法以身殉國的悲壯事蹟,歌頌了他捨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忠烈行為和崇高的民族氣節,用文字為這位大義凜然的民族英雄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3]

梅花嶺記作品鑑賞

文章先寫史可法殉國的決心,接寫史可法殉國的經過和在梅花嶺上埋衣冠的原因,之後又寫了史可法死後佚事和自己對於史可法忠烈愛國精神的無比崇敬。最後寫了史可法的弟婦以死來反抗清大將逼迫的事實。文章所寫內容頭緒多,時間跨度大,但都用梅花嶺一線貫穿起來,條理十分清楚。文中夾敍夾議,使立意更加明顯,語言也很簡煉。

文章第一段寫史可法準備赴死。這一段着重寫史可法要求部下幫他臨期自殺以成“大節”一件事,文中極其簡略地突出描寫史可法的行為、語言。在“江都圍急”、“勢不可為”的情況下,他召集諸將表明自己“與城為殉”,寧死不做俘虜的決心。勢危情急,史可法從容不迫,絲毫沒有死的恐懼和生的留戀,這是因為他感到值得死,而且必須死,表現了他多麼崇高的精神境界及大無畏的英勇氣概!當史德威慨然答應幫他自殺時,他一聽則“喜”,要把史德威寫成家譜,視為自己的兒子。文章正是用這些非同一般的行為、神態、語言等,刻劃史可法的視節操勝於自己的生命。

第二段記敍史可法的英勇就義,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寫史可法城陷後“拔刀自裁”未成,“大呼德威”,德威大受感動,痛哭流涕而“不能執刃”,未得死第二層寫史可法壯烈就義。他抱定必死信念,被抓後怒視敵人,堂堂正正報出姓名,不聽勸降,“大罵而死”,從正面表現了他的英勇氣概第三層寫史可法遺言“死當葬梅花嶺上”,史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於梅花嶺。烈士的精神多麼象梅花的芳香不染、衝風傲雪的崇高節操。死而求葬梅花嶺,正説明了史可法高潔芳香的'堅貞品質。點出梅花嶺這個地點,尤其顯得意味深長。

第三段寫史可法死後影響,突出表現他死得偉大。包括傳言史可法未死,英、霍山師託名起兵抗清以及吳中孫公兆奎諷刺洪承疇兩個層次。史可法未死城中的傳言亦有所據,有些野史即持此説。一開頭寫史可法未死的傳言,表明了人們對史可法的深切熱愛和懷念。史可法的精神激勵着各地義軍紛紛起而鬥爭。第二層次借孫兆奎被俘不屈,用史可法之死的話題諷刺大漢奸洪承疇的苟且偷生,和史可法形成鮮明對比。洪承疇問史可法“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兆奎亦明知故問,用同樣的疑問句當面問洪承疇“果死耶,抑未死耶”,含意深長史可法雖死,精神未死,雖死猶生洪承疇雖未死,精神早死,雖生猶死!以反面的洪承疇襯托史可法的偉大。

文章第四段是議論,帶有總結意味。以感慨語氣,舉顏真卿與文天祥這兩個古代人物為例,説明肉體雖然會死,但精神可以不死。最後直接議論史可法之死的意義。“忠烈遺骸,不可問矣”,但“其氣浩然,常留天地之間”,使“百年之後”登臨梅花嶺者,“無不淚下如雨”,倍受感動,就象親見了烈士,“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詞氣之間,充滿了對英雄的讚美。最後兩句極其含蓄,表明烈士精神長存,不必計較於肉體的是否得到解脱。只要繼承忠烈精神,也就不必定要假借烈士之名來行事。梅花嶺上僅有史可法的衣冠冢,無烈士骨殖,故文章亦側重於表彰史可法的精神,由此而生髮出這一段關於肉體與精神的深刻議論。

《梅花嶺記》一文章法嚴謹,全文緊扣史可法的英勇就義,並按就義前、就義時、就義後的順序寫,最後對就義加以議論,總結全文。文章處處照應梅花嶺這個地點,注意選取史可法事蹟中典型性的細節表現史可法的精神。文章議論顯得比較含蓄,言近旨遠,令人回味。

文章讚頌了史可法忠於職守、慷慨就義的高貴品質和廣大愛國羣眾反抗、誓死不屈的崇高氣節,並對洪承疇之類的漢奸作了無情的諷刺,抒發了作者的民族意識。主題明確,感情深沉,寓褒貶於客觀敍述之中,語言含蓄精練,富有感染力。嚴酷的文網迫使作者避實就虛,巧構思,精剪裁,對史可法的戰鬥經過簡略記述,而用大量篇幅記述其語言、行動和有關傳説,通過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陪襯的方法,以塑造抗清義士的高大形象。文章敍議結合,記敍部分以突出史可法的民族氣節,生動傳神議論的文字則揭示其殉難的意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梅花嶺記作者簡介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浙東學派重要代表,字紹衣,號謝山,學者稱謝山先生,浙江鄞縣(今鄞州區洞橋鎮沙港村)人。雍正七年(1729年)貢生,乾隆元年(1736年)舉薦博學鴻詞,同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即返故里,後未出仕,專事著作。曾主講於浙江蕺山書院,廣東端溪書院。上承清初黃宗羲經世致用之學,博通經史,在學術上推崇黃宗羲、萬斯同,於南明史實廣為蒐羅纂述,貢獻甚大,其著作極為豐富,達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數學術著作用力極深。其主要著作有:《鮚埼亭集》、《困學紀聞三箋》、《七校水經注》、《續甬上耆舊詩》、《經史問答》、《讀易別錄》、《漢書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楊修之死》原文加翻譯

《楊修之死》出自元末明初小説家羅貫中《三國演義》,白話文如下:

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

白話文:曹操聚集兵隊想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曹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

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白話文: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惇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

白話文: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讓隨行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兵。有人報告給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驚,於是請楊修至帳中問道:“您何收拾行裝?”

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

白話文:楊修説:“從今夜的號令來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雞肋,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如今進兵不能勝利,退兵讓人恥笑,在這裏沒有益處,不如早日回去,來日魏王必然班師還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裝,免得臨到走時慌亂。”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穩睡,遂手提鋼斧,繞寨私行。只見夏侯惇寨內軍士,各準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惇問其故。

白話文:當天晚上,曹操心煩意亂,不能安穩入睡,因此便用手提起鋼斧,繞着軍營獨自行走。忽然看見夏侯惇營內的士兵都各自在準備行裝。曹操大驚,急忙回營帳中召集夏侯惇問是其原因。

惇曰:“主簿楊德祖先知大王欲歸之意。”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白話文:惇回答説:“主簿楊德祖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曹操把楊修叫去問原因,楊修用雞肋的含義回答。曹操大怒的説:“你怎麼敢亂造謠言,亂我軍心!”便叫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將他的頭顱掛於轅門之外。

楊修軼事:

楊修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一職,當時正在修建相國府的大門,剛剛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親自來視察了。看完之後,叫人在門上題了個“活”字就離開了。楊修看見後,就立刻叫人把門拆了。建成以後,他説:“門裏加個‘活’字,是‘闊’字。魏王正是嫌門大了。”

明史列傳第二十五的翻譯

明史譯文

列傳第二十五

劉三吾,茶陵人。

初名如孫,以字行世。

兄長劉耕孫、劉燾孫都在元朝作官。

劉耕孫,任寧國路推官,死於長**賊難中。

劉燾孫,,作常寧州學正,在僚人反叛時被殺。

劉三吾在廣西躲避戰亂,行省用皇上的命令授他為靜江路儒學副提舉。

明朝軍隊攻下廣西,才返歸茶陵。

洪武十八年,因為茹瑺的推薦,劉三吾被召到京城,他已七十三歲了,因上奏對答稱合旨意,被授官左贊善,積功升遷任翰林學士。

當時天下剛平定,典章制度缺少。

皇帝迫切希望制定禮樂制度,德高望重的老儒生紛紛去世,這時才得到劉三吾,皇上十分高興。

全部禮儀制度及三場考試選取士人的方法多由劉三吾所修改審定。

劉三吾博學,善於寫文章。

皇帝撰寫《大誥》及《洪範》的注,完成之後,都命他寫序。

下敕命劉三吾修撰《省躬錄》、《書傳會選》、《寰宇通卿等志》、《禮制集要》等書,都讓劉三吾總領其事,賞賜很豐厚。

皇帝曾經説:“我曾經看到奎壁之間有黑氣,現在消失了,文運恐怕要昌盛了吧。

你們應當有所著作,以稱合我的心意。”皇帝寫詩,有時令他跟着唱和,曾經賜給他朝鮮玳瑁筆。

劉三吾上朝參拜,皇帝命他站列在侍衞的前面。

皇帝飲宴羣臣,賜予他坐在殿中。

他與汪散、朱善並稱為“三老”。

不久劉三吾年紀一天比一天老,才智一天比一天衰減,往往觸犯聖意,皇上對他的禮遇也漸漸輕了。

洪武二十三年,給晉世子講授經書,吏部侍郎侯庸彈劾他怠惰職責。

降為國子博士,不久復職。

劉三吾性格豪爽,與人交往不用心計,自號坦坦翁。

到了身臨大節的事情,堅定不移不能改變他的志向。

懿文太子死,皇帝駕御柬合門,召見羣臣對答,慟哭。

劉三吾進言説:“皇孫是嫡派後裔,繼承帝位,合乎禮制。”立太孫由此開始。

户部尚書趙勉,是劉三吾的女婿,因接受贓物獲罪而死。

劉三吾引咎辭職,皇帝同意。

不久,復官為學士。

洪武三十年,偕同紀善自信蹈等人主考會試。

發榜後,泰和宋琮為第一名,北方士人沒有中榜的。

於是諸生説劉三吾等人是南方人,私下偏向鄉人。

皇帝發怒,命侍講張信等人重新閲卷,不合旨意。

有人説張信等人故意拿鄙陋的試卷呈上,劉三歪等人實際囑咐了他。

皇帝更加發怒,自信蹈等人判處死罪,劉三吾因為年老戍守邊塞,宋琮也被遣發戍守邊塞。

皇帝親自賜予策問,另外選取六十一人,都是北方士人,當時稱為“南北榜”,又稱“春夏榜”。

建文初年,劉三吾被召回,很久以後去世。

宋琮開始任刑部檢校6鄉人楊士奇等顯貴,宋琮沒右去攀附。

宣德年問仍以檢討掌助教事,死在官任上。

塗椒,字仲魯,婺源人。

元末與弟汪同召集眾人保衞鄉邑,幫助收復饒州,授任浮樑州同知,不去上任。

胡大海攻克休寧,汪散兄弟來歸附,在婺源設立星源翼分院,任汪同為院判。

汪椒返回家鄉。

庚子年秋天,汪同率兵爭奪鄱陽,沒有攻克,拋棄妻子兒女,逃亡到浙西。

幕府懷疑他,傳檄汪敬入應天對質。

不久,聽説汪同被張士誠所殺,就授任汪敬安慶税令。

又不久,徵召為川蜀軍事參贊,因為疾病辭官離去。

洪武十七年,又召見他,命令他講《西伯戡黎》篇,授官左春坊左司直。

曾經命他續寫《薰風自南來》詩以及其它應詔詩,都稱合旨意。

他請求春夏停止處決死刑犯,以體現天地生物的仁德。

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遇了一年,疾病發作,請假歸家。

汪欲為人敦厚誠實安閒清靜,不隨意談論嘻笑,等到進講時,遇到事就説。

皇帝曾經稱呼他為“善人”。

朱善,字備萬,豐城人。

九歲通經史大義,能寫文章。

元末兵亂,隱居山中,侍奉繼母,以孝敬聞名。

洪武初年,任南昌教授。

洪武八年,廷對考中第一,授官修撰。

過了一年,當廷回答皇帝問題時有失旨意,改任典籍,放還家鄉。

又召任翰林待詔。

上疏議論婚姻律説:“民間姑舅及兩姨的子女,按照法律不得結婚。

仇家互相詆譭攻訐,有的已經送禮聘定又斷絕關係,有的已經結婚又離婚,甚至兒女成羣,有關部門逼迫奪意離異。

按照舊法律,輩分高年齡大與輩分低年幼的人結婚要禁止。

大約是認為母親的姊妹與自己之身,是姑舅兩姨的關係,不可以輩分低年幼的匹配輩分高的。

如果是姑舅兩姨的子女,沒有尊卑的嫌疑。

成周時期,王朝相互通婚的,不超過齊、宋、陳、杞,所以稱異姓大國為伯舅,稱小國為叔舅。

列國齊、宋、魯、秦、晉也各自成為甥舅之國。

,後代,晉王、謝,唐崔、盧,潛、楊的親睦,朱、陳之好,都是世代婚姻,親上加親。

温矯以舅舅的兒子娶姑姑的女兒,呂榮公夫人張氏就是他母親申國夫人姐姐的女兒。

古人有很多都像這樣,希望將此下交給羣臣議論,放鬆禁令。”皇帝同意了。

洪武十八年,提升為文淵閣大學士。

曾經講《家人卦》、《心箴》,皇帝十分高興。

不久,請求告老還鄉。

去世時七十二歲。

著作有《詩經解頤》、《史輯》傳於後世。

正德年間,謐號文恪。

安然,祥符人,遷居穎州。

元朝末年以左丞身份守衞萊州。

明朝軍隊攻下山東,他率兵眾歸附。

累積功勞升官至山東參政。

安撫流民,剩餘的俸祿全都給公家使用,皇帝聽説了讚賞他。

洪武二年,召為工部尚書,出京任河南參政,歷任浙江布政使,入京任御史台右大夫。

洪武十三年,改任左中丞,因事獲罪免職。

不久,召為四輔官。

在此之前,胡惟庸謀反被誅殺,皇帝因歷代丞相多專權,於是廢除中書省,將其職權分給六部。

不久又考慮到議論思考機密事不可無人,於是設立四輔官,以四季作為稱號,詔令天下推舉賢才。

户部尚書範敏推薦年高望重的老儒王本、杜佑、龔斅、杜斅、趟民望、昊源等人。

召到京後,於太廟祭告,任王本、杜佑、龔斅為春官,杜斅、趙民望、昊源焉夏官,‘。

秋、冬官缺,命令王本等人代理。

位居都督之下,多次賜敕訓諭,隆重地用坐而議論的禮節,命令協助參贊政事,平均調和四季。

恰逢立冬,北風逐漸釀成寒冷的天氣。

皇帝認為順冬令,是王本等人的功勞,賜敕命嘉獎勉勵。

又將一月分為三旬,各有人主管,以下雨晴天的時間是否準確,來檢驗他們是否稱職。

刑官判定案件,四輔以及諫院核對並奏報執行,對判案有疑問,四輔官封還駁正。

遇了不久,龔斅等四人相繼退休,召安然代任。

王本後來因事獲罪被殺。

眾人都是老儒,出身於農家,淳樸而無其它特長。

只有安然長時間任京官和地方官,閲歷豐富,通曉各種事務,皇帝對他特別垂愛關注。

洪武十四年人月去世。

皇帝想到安然歸順的真誠,親自寫文章祭祀他。

繼安然任四輔官的,是李幹、何顯周。

李幹出任知府,杜佑、何顯周都罷官而去,於是此官職廢除不再設立。

玉本不詳其籍貫。

杜佑,安邑人。

曾三次主持布政司鄉試,被稱選得人才。

龔斅,鉛山人。

因品行德義為鄉人尊重。

退休後,又起用焉國子司業,曾任祭酒。

因放諸生假卻不上奏而獲罪,免職。

杜斅,字致道,壺關人。

元鄉試考中第一名,歷任台州學正。

歸家教學,通曉《易》、備》、《書》三經。

昊源,莆田人。

也兩次被徵為國子司業,死於任上。

趟民望,藁城人。

李幹,絳州人。

何顯周,內黃人。

昊伯宗,名佑,以字行世,金溪人。

洪武四年,廷試考中第一名。

當時正值剛剛開科,皇帝親自定題策問,得到昊伯宗,非常高興,賜予冠帶袍笏,授任禮部員外郎,參預修《大明日曆》。

胡惟庸專權,想要人歸附自己,昊伯宗不因他改變志向。

胡惟庸恨他,他因事獲罪貶謫居鳳陽。

他上書議論時政,順勢説胡惟庸專權恣意不守法,不應讓他獨自掌權,長久了必然成為國家禍患。

言辭很懇切。

皇帝得到奏報後召他回京,賜予衣服錢鈔。

奉命出使安南,稱合旨意。

任國子助教,命他在東宮進講,首先陳説端正內心真誠心意之説。

改任翰林典籍。

皇帝制了十道題命令他作詩,他拿筆就寫好了,言詞旨意高雅純正,賜予織金錦衣。

授任太常司丞,他推辭不上任。

改任園子司業,又推辭。

觸犯聖意,貶為金縣教諭。

沒有到任,召回任翰林檢討。

洪武十五年,升武英殿大學士。

第二年冬天,因弟昊仲實任三河知縣,薦舉人情況不實而獲罪,獄詞連累到昊伯宗,降為翰林檢討。

呈伯宗為人温和厚道,然而內心剛強,不隨意違心阿諛,所以屢次受挫。

過了一年,死在任上。

昊伯宗中進士時,考試官是宋濂、鮑恂。

鮑恂,字仲孚,崇德人。

跟從臨川昊澄學《易》,愛好古文,極力施行,-寫了《太易傳義》,學者稱讚他。

霾至至年問,被推薦授為温州路學正。

不久召入翰林,不上任。

洪武四年,開始科舉取士,召為同考官。

考試完畢,辭官而去。

洪武十五年,與安吉餘詮、高郵張長年、登州張紳,都因為通曉經術且老成,被禮部主事劉庸所推薦,召到京城。

鮑恂八十多歲,張長年、餘詮也遇了七十,賜命坐着備顧問。

第二天一併任命為文華殿大學士,都因老病堅決推辭,於是放他們回去。

張紳後到,任為鄂縣教諭,不久召為右愈都御史,最終官任浙江左布政使。

第二年以老儒身份被徵召的人,叫全思誠,字希賢,上海人,也被授為文華殿大學士。

第二年又請求退休,賜敕命讓他退休。

昊伯宗出使安南時,以名氣品德被交人所尊重。

此後,襄陽任亨泰也考中洪武二十一年進士第一名,以禮部尚書的身份出使安南,交人以此為榮。

前後出使安南的人,並稱昊、任。

任亨泰任禮部尚書時,日照人江伯兒因母親病重,殺了他三歲的兒子祭祀岱嶽。

有關部門報告了此事。

皇帝因他滅絕倫理而發怒,杖打一百下,戍守海南,就命任亨泰制定表彰孝敬德行的條例。

任亨泰議論説:“作兒子侍奉雙親,居則致以敬意,養則使其歡樂,有病則謹慎地給予醫藥。

卧冰割股不是常法。

割股不止,就割肝,割肝不止,以至於殺害兒子,違背道義,傷害生命,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

毀敗宗族,斷絕後嗣,尤為大大的不孝,應該嚴加處理懲戒訓論。

倘若愚昧無知,也聽任他的所作所為,不在表彰的行列。”下詔説“可以”。

第二年,議論秦王喪禮,於是制定世子襲任爵位的禮節。

恰逢討伐龍州趙宗壽,命他偕同御史嚴震直出使安南,訓諭謹慎地守衞邊塞,不要接納逃竄的人。

當時皇帝以為安南篡權弒父,斷絕它的貢使。

安南這時聽説下詔使者到了,震恐。

任亨泰寫書信,講述朝廷用兵的綠故來安慰它,交人大喜。

出使返回,因為私自買蠻人作僕人,降為御史。

不久,思明土官與安南爭奪地界,言詞又連累到任亨泰,獲罪免官。

昊沉,字浚仲,蘭溪人。

元國子博士昊師道的兒子,以學識品行聞名。

太祖攻下婺州,召見昊沉以及同郡許元、葉瓚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昊履、孫履、張起敬,在宮禁之中相聚進食,每天令二人進講經史。

過後,任命昊沉為郡學訓導。

洪武初年,郡推舉昊沉焉儒士,誤上報其名為信仲,授官為翰林院待制。

昊沉對修撰王釐説:“名字錯誤不更改,這是欺騙。”將要告訴朝廷。

王釐説這恐怕要觸犯皇上發怒。

昊沉不聽從,上文書請求改正。

皇帝高興地説:“真是誠實人。”於是優待他,召他侍從左右。

因事降為編修。

給事中鄭相同説:“按舊例有事奏報束宮,只有束宮的屬官稱臣,朝臣則不用。

現在全都稱臣,不合禮法。”昊沉反駁説:“束宮,是國家的重要根本。

尊重束宮,就是尊重主上。

鄭相同所説不對。”皇帝聽從了。

不久因回答皇帝問題不合旨意,降為翰林院典籍。

不久,提拔為束閣大學士。

當初,皇帝對昊沉説:“聖賢立教化有三點:一叫敬天,二叫忠君,三叫孝親。

都散見於經卷,不容易領會要領,你們按這三方面編輯經書中的文字。”至此書編成,賜名為《精誠錄》,命令昊沉撰寫序。

遇了一年,降為翰林侍書,改任國子博士,因年老歸鄉。

昊沉曾寫論辯文,説孔子封王不合禮法。

後來布政使夏寅、祭酒丘浚都沿用他的説法。

到嘉靖九年,改定祀典,改稱孔子是“至聖先師”,實際上是從昊沉開始提出的。

桂彥良,名德傅,以字行世,慈溪人。

元時為鄉貢進士,任平江路學教授,罷官歸家。

張士誠、方國珍都徵召他,不上任。

洪武六年,徵召到公交車,授任太子正字。

皇帝曾拿出自己寫的詩文,桂彥良靠近御座前朗誦,聲音響徹殿釙。

左右驚訝,皇帝讚賞他的樸直。

當時選國子生蔣學等人任給事中,舉人張唯等人任編修,在文華堂修習學業。

命桂彥良及宋濂、孔克表作他們的老師。

皇上曾經在閒暇時詢問問題,桂彥良必定以正直之言對答。

皇帝常常稱讚説好,並將他的話書寫公佈於便殿。

洪武七年冬至,詞臣撰寫南郊祝文時用“予”“我”字。

皇帝以為不敬。

桂彥良説:“成湯祭祀上帝時説‘予小子履,,武王祭祀文王的詩中説‘我將我享’,古代有這種説法。”皇帝臉色轉為和悦説:“太子正字這樣説是對的。”當時御史台備文定案,命令詞臣複查判定的案件。

桂彥良所判釋放了數十人。

升晉王府右傅。

皇帝親自作文章賞賜他。

桂彥良入宮謝恩。

皇帝説:“江南大儒,只有您一個人。”桂彥良回答説:“臣不如宋濂、劉基。”皇帝説:“宋濂,只是文人。

劉基為人嚴峻而心胸狹窄,不如您。”桂彥良到晉,製作《格心圖》獻給王。

後來更改王府官制,改任左長史。

上京城朝見,上太平十二策。

皇帝説:“桂彥良所陳述的,通達事理,有助於治國之道。

世人説儒者泥古不通曉世事,像桂彥良可稱得上是通儒了。”洪武十八年請求退休,遏了二年去世。

驢朝初年,特別重視師傅官職。

命令宋濂教導太子後,而諸王的師傅也謹慎選擇。

桂彥良與陳南賓等人都是宿儒老先生,而李希顏與駙馬都尉胡覲作徐宗實的師傅,尤其以嚴格使人敬畏。

李希顏,字愚庵,郊人。

隱居不做官。

太祖用手書徵召他,到京城,作諸王的師傅,規範嚴峻。

諸王有不服從他管教的,有時擊打額頭。

皇帝撫摸王子之額而對他發怒。

高皇后説:“哪有用聖人之道教育我們的兒子,反而對別人生氣的呢?”太祖怒氣舒解,授李希顏為左春坊右贊善。

諸王到藩國後,李希顏返回過去隱居之地。

鄉村中宴飲集會時,他常穿紅色官服戴斗笠前往。

客人問原因,他笑着説:“斗笠本來質樸,徘袍是國君賜予的。”徐宗實,名星,以字行世,黃巖人。

少年時穎悟,勤於學習。

洪武年間,被推薦,授任銅陵簿。

請求告假迎接尊親來供養,觸犯帝意,貶謫戍守淮陰驛。

恰逢束川侯胡海的兒子胡觀入選駙馬,皇帝替胡觀選擇老師,難以找到合適的人,就以此職授徐宗實。

宦官援引別府的規定,將駙馬的位子設置在中堂向南,而將老師的席位設置在西面階上向東。

徐宗寅手拉着駙罵的座位放在下位,然後讓附馬坐下給他講書。

左右的人大驚,面面相觀。

皇帝聽説了讚賞他,召見徐宗實多次慰勞。

洪武末年,授官蘇州通判,上奏要求發放官粟二十萬石救活饑民。

春天水暴漲侵蝕大堤,他倡議修築。

昊人都感到很便利。

請求表彰元朝節婦王氏,禮部以為是前朝的事不應當允許。

徐宗實説:“武王給比干墓培土,難道不是前朝事嗎?”於是節婦得以旌表。

建文二年,破格提拔為兵部右侍郎。

因事獲罪貶官,不久復職。

燕吳起事緊急,讓兩浙招募勇士。

成祖即位,上疏請求歸鄉。

遇了兩年,因事被逮捕,在路上死去。

陳南賓,名光裕,以字行世,茶陵人。

元末任全州學正。

洪武三年,聘請到都城,授任無棣丞,歷任膠州同知,所到之處用經術來治理。

召為國子助教。

曾入見皇帝,講《洪範》九疇。

皇帝大喜,將他的姓名書寫在殿柱上。

後來皇帝注《洪範》,多采用他的説法。

提拔為蜀府長史。

蜀獻王好學,尊重禮待特別周到,造安車賞賜他。

併為他建造房屋,取名“安老堂”。

洪武二十九年,與方孝孺同為四川考試官。

詩文清新剛勁有法度。

八十歲去世。

其後諸王府長史劉淳、董子莊、趟季通、楊黼、金實、蕭用道、宋子環等人,都有名氣。

劉淳,南陽人。

洪武末年,任原武訓導,周王聘為世子的老師。

不久奏於朝廷,補焉右長史,來匡正輔佐王。

端禮門槐樹盛夏枯萎了。

劉淳陳説災禍的應驗進言勸誡。

王聽從他的話修身反省,枯枝又繁盛了。

王表彰槐樹為“撼忠”。

‘退休十多年後去世,年齡九十七歲。

董子莊,名琰,以字行世,江西樂安人。

有學問品行。

洪武年間,以學官身份升遷為茂名縣知縣。

永樂時,由園子司業出任趙王府右長史,遇事則及時匡正。

王多遇錯,皇帝就責怪長史。

董子莊敢於勸諫,所以趙王能夠蕪遇錯。

洪武十八年春,應當陪祀國社,早起,衣冠整齊,端坐而去世。

趙季通,字師道,天台人。

也由教官曆任永豐、龍溪知縣,參與修撰《太祖實錄》,多次升任至司業。

出外任趙王府左長史,與董子莊同心輔佐教導趟王,藩王府賢良僚屬首先要數趙季通、董子莊。

楊黼,吉水人。

官任御史。

仁宗即位,上疏講了十件事。

提升為衞王府右長史,盡心議論國事興衰,不曾亂取一錢。

宣德初年,去世。

金實,開化人。

永樂初年,上書談論治國之道。

皇帝讚賞他。

他又因對策稱合旨意,授任翰林典籍。

參與修撰《太祖寅錄》、《永樂大典》,選拔為束官講官,歷任左春坊左司直。

仁宗即位,授官衞府左長史。

正統初年,去世。

為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品行德義都很敦厚,閲讀經史,每天規定一定進度,到老不停止。

蕭用道,泰和人。

建文年間,推舉他焉懷才抱德,赴朝廷考試文章。

提拔為靖江王府長史,召入翰林,修撰《類要》。

燕兵渡過淮河,與周是修同時上書,指責掌權的人。

永樂時期,參預修撰《太祖實錄》,改任右長史,跟從王到桂林藩王府。

曾對王陳説八件事,這八件事是:行動謹慎,減少嗜好慾望,勤於學問,培養德性,減輕鞭撲的刑罰,不要侵奪下人的利益,常接待王府僚臣以瞭解下情,選擇謹慎厚道的人以備差遣。

又作《端禮》、《體仁》、《遵義》、《廣智》四門箴言獻給王。

遇了很久,因病請求歸鄉。

成祖生氣,貶為宣府鷂兒嶺巡檢,去世。

他的兒子蕭晅,由造士任官湖廣左布政使。

天順四年,推舉為治行卓異,授官禮部尚書。

當初,兩京尚書缺員,多用布政使擔任。

自蕭晅之後,就沒有人由布政使拜任尚書。

蕭晅為人持重敦厚謙遜沉靜,但不善應答皇帝提間,調南京任官,去世。

宋子環,廬陵人。

由庶吉士歷任考功郎中。

跟從師逵在湖廣採木,因為寬厚得眾人心。

仁宗即位,授官樑府右長史,改任越府右長史。

為人平易和悦,淡泊世事,所到之處有賢能的名聲。

宣德年間,死在任上。

自此以後,王府官不再是清正之輩,於是沒有值得記載的人了。

宋訥,字仲敏,滑人。

父親宋壽卿,元時任侍御史。

宋訥性格持重,學問淵博。

至正年間,考中進士,任鹽山尹,棄官歸家。

洪武二年,徵儒士十八人編寫《禮》、《樂》等書,宋訥參與其事。

事情完成後,不任官而歸。

很久以後,由於四輔官杜斅的推薦,授任國子助教,以講經被學者推崇。

十五年,破格提拔為翰林學士,命令撰寫《宣聖廟碑》。

稱合旨意,賞賜豐厚。

改任文淵閣大學士。

曾因寒冷靠近火,燒到脅下衣服,燒到皮膚才發覺。

皇帝作文章警示他。

不久,升任祭酒,當時功臣子弟都去學習,以及歲貢士曾有數千人。

宋訥為他們嚴格制定學規,終日端坐講解不虛度光陰,夜裏常常住宿在學舍。

洪武十八年,又開進士科,取士四百七十多人,由太學出來的佔了三分之二。

再次策試士人,也如此。

皇帝大焉喜悦,作文詞褒揚。

助教金文徵等人恨宋訥,向吏部尚書餘愾誣陷他,下文書命令他退休。

宋訥面見皇帝辭官。

皇帝驚訝地問了情況,大怒,誅殺餘愾、金文徵等人,留任宋訥原職。

宋訥曾有病,皇帝説:“宋訥有長壽骨,不要擔憂。”不久病癒。

皇帝讓晝工窺視宋訥並畫他的像,正身而坐面有怒色。

第二天入朝奏對,皇帝問他昨天為何發怒。

宋訥驚恐地對答:“諸生有人走路仆倒,打碎了茶器。

臣慚愧有失教導,所以自我責備。

而且陛下從何處得知的呢?”皇帝拿出圖像。

宋訥叩頭謝恩。

長子宋麟,考中進士,提拔焉御史,出京外任望江主簿。

皇帝顧念宋訥年老,召回侍奉。

洪武二十三年春,宋訥病重,於是住在學舍。

宋麟請求迴歸私宅,宋訥叱責他説:“現在正當丁日祭祀孔子,能不敬重嗎?”祭祀完畢,抬回家而去世,享年八十歲。

皇帝悼念痛惜,自撰祭文祭奠。

又派遣官員到家祭奠,併為他修治葬地。

文臣四品給予祭奠安葬的,從宋訥開始。

正德年間,謐號文恪。

宋訥曾經應詔陳説邊防事務,説:“海內太平,只有沙漠尚要麻煩聖上思慮。

如果窮追遠擊,未免勞累糜費。

陛下為聖子神孫考慮,不過謹慎邊防兵備罷了。

防備邊塞在於充實兵力,充實兵力在於屯田。

漢趟充國率四萬騎兵,分別屯兵於沿邊九郡,而單于退兵。

陛下應在諸將中挑選有勇有謀的數人,以東西五百里為制,立法分別屯田,佈置在要害處,遠近相呼應,遇到敵人就作戰,賊寇離去就耕田,這是長久之策。”皇帝多采用他的言論。

宋訥去世後,皇帝思念他,任他的次子宋復祖為司業,告誠諸生遵守宋訥的學規,違犯的人罪重至處死。

明開國時就重視教官,以儒生任教職,許存仁、魏觀任祭酒,老成莊重謹慎。

宋訥稍晚進用,最蒙受恩遇。

與宋訥制定學規的人,有司業王嘉會、龔斅。

三個人年紀都老了,鬚髮皓白,終日正身而坐,堂上肅靜。

而張美和、聶鉉、貝瓊等人都是有名的儒士,在洪武時,先後任博士、助教、學錄,所以諸生多有成就。

魏觀的事另外記載。

玉嘉會,字原禮,嘉興人。

因為推薦被徵召,多次升遷任國子監司業。

洪武十六年,也因老請求退休,下褒獎詔書挽留他。

年八十歲去世,撫卹助喪的財物很豐厚。

—許存仁,名元,以字行世,金華許謙的兒子。

太祖平素聽到許謙的名聲,攻克金華,訪求到許存仁,和他交談,大為高興,命令教授諸子。

提拔為國子博士。

曾命講《尚書洪範》吉祥災禍慮驗的學説。

又曾問孟子的何種學説重要。

許存廠用施行王道、減輕刑罰、減少賦税來應對。

昊元年提拔為祭酒。

許存仁出入左右近十年,從考查古代禮文的事,到提拔人才,沒有一件不和他議論的。

即將議論登上帝位之事時,而許存仁告老歸鄉。

司業劉丞直説:“主上正順應上天,順應民心,您應稍稍等待。”許存仁不聽,果然觸犯旨意。

愈事程孔昭彈劾他的隱私事情,於是被逮捕死於獄中。

張美和,名九韶,以字行世,清江人。

能寫詞賦。

元末年,多次被舉薦卻不肯去做官。

洪武三年,因被推薦任縣學教諭,後來升任園子助教,改任翰林院編修。

退休歸家,皇帝親自寫文章賜給他。

又與錢宰等人一併修撰《書》傳,完成後,遣送回家。

壺鉉,字器之,是張美和同縣的人。

洪武四年,考中進士。

任廣宗丞,上疏請求免除旱災之年賦税。

任官期滿入京朝見皇帝,獻上《南都賦》及《洪武聖德詩》。

授官翰林院待制,改任國子助教,升任典籍,與張美和同時賜予歸鄉。

洪武十八年,又召來主持會試,想留用他。

他卻乞求找個好地方自我奉養。

命他食用廬陵教諭俸祿,終身享用。

內容太多,你應該留個郵箱,你去搜索 元史譯文明史譯文 第一個網站出來就是白話史網,裏面有全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