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在密,下一句是什麼

“成事在密”沒有下一句,只有“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的説法,此語出自法家韓非《韓非子·説難》,“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其意思是指約定的事情在沒實現之前需要嚴謹保密,輕易告訴別人,會因為泄露機密而導致失敗。有些計劃在告訴別人之前要經過深思熟慮,不然禍從口出。

成事在密,下一句是什麼

人物簡介

韓非,又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新鄭(今屬河南)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

韓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於一身,將辯證法、樸素唯物主義與法融為一體,為後世留下了大量言論及著作。其學説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治國的思想基礎。

主要作品

韓非著有《孤憤》、《五蠹》、《內儲説》、《外儲説》、《説林》、《説難》等文章,在這些文章中,韓非重點宣揚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峯,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後的封建社會時期君主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成事在密下一句是什麼?

正確的句子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人”“謀”是自,“天”“成”是來;“人”“謀”在前,“天”“成”在後;先有“人”“謀”,後有“天”“成”;有了“人”“謀”,在預定時間內不一定有“天”“成”;但終歸會有“天”“成”;但沒有“人”“謀”,絕不會有“天”“成”。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告訴我們,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正確對待,正確處理人與事物,過程與結果的關係。須知其來有自,後天努力才可事可天成。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

孔明歎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後人有詩歎曰:“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

“事成於密而敗於泄”出自於哪裏?

語出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韓非《韓非子·説難》。

原文:“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白話釋義: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談話因泄密而失敗。

意思是事情因為保密而獲成功,由於泄密而遭失敗。

擴展資料

原文: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棄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彼顯有所出事,而乃以成他故,説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以為,如此者身危。

譯文:事情因保密而成功,談話因泄密而失敗。未必進説者本人泄露了機密,而是談話中觸及到君主心中隱匿的事,如此就會身遭危險。君主表面上做這件事,心裏卻想借此辦成別的事,進説者不但知道君主所做的事,而且知道他要這樣做的意圖,如此就會身遭危險。

《韓非子·説難》選自戰國時代法家學派著作《韓非子》,是 《韓非子》55篇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説shuì,遊説的意思;難nán,困難,説難,即遊説的困難。

作者:

韓非(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稱韓非子,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人。戰國時期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

韓桓惠王之子,荀子學生,先秦七子之一。

由後人收集整理韓非所著的文章而編纂成著作《韓子》,《韓子》現存二十卷共計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韓子》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峯,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後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君子謀事,成於密,敗於泄——出自哪裏?是什麼意思?

謀成於密而敗於泄,三軍之事莫重於密。(明·揭暄).

謀事成於嚴格的保密,失敗於泄密.(讓對手有所防犯,或捷足先登.自己錯失良機)

揭暄(1613~1695),字子宣,號韋綸,別名半齋。清廣昌盱江鎮人(現江西廣昌人)。著名的古天文學家.少有奇氣,喜論兵,為明朝縣學“諸生”時,諸子、詩賦、數術、天文、軍事,岐黃等無所不涉,時人以“才品兼優,德學並茂”稱之。

清順治二年(1645),江南抗清義軍紛起。在嘉定義軍先後三次遭清兵鎮壓,死傷數萬人(史稱“嘉定三屠”)後,更激起漢、滿民族矛盾。揭暄與其父衷熙、好友何三省(明廣東提學使)、駱而翔(明順慶府推官)舉義兵,在閩、贛邊境的建寧、廣昌、長汀一帶抗擊清兵,與南明兵部侍郎揭重熙領導的抗清大軍互為犄角之勢。三年,揭暄所部歸明唐王朱聿鍵節制。他向唐王上言天時、地勢、人事及攻守戰御機要等策被採納。一年後,調為宣諭使吳炳副手,前往江西安撫閻羅總諸營,到瑞金時聞父殉難,悲痛而歸。此後遂隱居不仕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下一句是什麼?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下一句是: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

意思是説話不要太多,事情由於保守機密而成功,言多必失。不要不知輕重,胡侃亂説,説話不慎、泄露機密都會導致失敗,往往會後悔。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事情因為保密而獲成功,説話由於泄密而遭失敗。出自韓非的《韓非子·説難》。

《韓非子·説難》表達的思想

《韓非子·説難》選自戰國時代法家學派著作《韓非子》,是 《韓非子》55篇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作者韓非子認為,遊説的真正困難在於所要遊説的對象(即君主)的主觀好惡,即“知所説之心”,指出為了遊説的成功,一要研究人主對於宣傳遊説的種種逆反心理,二要注意仰承人主的愛憎厚薄,三是斷不可攖人主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