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作者

走月亮作者

《走月亮》是吳然於1985年創作的一篇散文。

這篇文章用兒童的想象、心理、感情、情趣和語言,描繪了一幅幅我”和阿媽”月夜漫步的畫面:温馨的小路、歡樂的溪邊、飄香的果園和豐收的田間,體現了作者對鄉土的繾綣之情、對童年的眷戀之情和對母愛的深切依戀。

這篇文章原載於《兒童文學》1985年10月號。吳然的童年生活是其創作的財富,他的許多作品都有童年的影子。但它們又不完全是童年的回憶。吳然把童年和現實作比較,並互相融合,童年生活在其的筆下往往就是現實生活的抒寫。《走月亮》這篇文章也是如此。這篇文章寫作的契機是吳然偶翻《浮生六記》獲得的,讀到吳俗,婦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結隊而遊,名曰‘走月亮’”時,他的目光停留在了走月亮”三個字上。這三個字喚起了美感,兒時和母親踏月夜歸的情景疊映在吳然眼前。於是吳然在美感享受和浮想聯翩中完成了這篇文章的寫作。

原文: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過嗎?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這時候,阿媽喜歡牽着我,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細細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鵝卵石佈滿河牀,喲,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着一個月亮!哦,阿媽,白天你在溪裏洗衣裳,而我,用樹葉做小船,運載許多新鮮的花瓣……哦,阿媽,我們到溪邊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裏的月亮,看看我採過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村道已經修補過,坑坑窪窪的地方已經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莊稼了,收莊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補一補,這是村裏的風俗。秋蟲唱着,夜鳥拍打着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潑剌聲裏銀光一閃……從果園那邊飄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還是紫葡萄?都有。在坡頭那片月光下的果園裏,這些好吃的果子掛滿枝頭。溝水汩汩,很滿意地響着。是啊,它旁邊,是它澆灌過的稻田。哦,阿媽,這不就是我們家的地嗎?春天,我們種的油菜開花了,我在田地裏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飛啊飛……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穀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頭,稻田像一塊月光鍍亮的銀毯。哦,阿媽,我們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説學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來了嗎?我們採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有時,阿媽給我講月亮的故事,一個古老的傳説;有時,卻什麼也不講,只是靜靜地走着,走着。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着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麼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媽走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