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嶽是指哪三山哪五嶽

三山五嶽是指哪三山哪五嶽的答案是:三山一般指傳説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山,五嶽則是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和嵩山

三山五嶽是指哪三山哪五嶽

三山五嶽中的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雖然五嶽不是中國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訪,留下遺蹟,大大增添了五嶽之名聲。

五嶽始見於《周禮》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東漢的鄭玄對此註釋説:“五嶽,東曰岱宗、南嶽曰衡山、西曰華山、北嶽曰恆山、中嶽曰嵩山。”西漢時期的東方朔在其《封泰山》一文中説:“泰山吞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由此看來,確定泰山(東嶽)、衡山(南嶽)、華山(西嶽)、恆山(北嶽)和嵩山(中嶽)為五嶽,可能早在《周禮》成書的春秋或戰國時期,最晚在東方朔的西漢時期。

1、黃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屬於東南丘陵的一部分,是長江水系和錢塘江水,系在安徽省境內的分水嶺。

大約在2、3億年前,黃山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被稱作“古揚子海”的汪洋,後來古揚子海不斷縮小,隨之出露的陸地被稱作“江南古陸”。大約在2億年前,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的地殼運動,古揚子海消失了,今天的黃山一帶成了陸地。

地下深處熾熱的巖漿,順着在地殼運動中發生斷裂的巖石之間的空隙,向上升,並在距地面3至6公里處冷卻下來,形成了花崗巖巖體,這就是孕育在地下的黃山胚胎。距今5、6千萬年前,開始了又一次大規模的地殼運動,終於使隱伏的花崗巖巖體衝出地面,形成了今天黃山的方圓佈局。

不過那時的黃山,並不像今天這樣奇幻美麗,風、雨、雪、霜、流水等等自然的力量,把堅硬的花崗巖琢磨出玲瓏剔透的模樣。

2、廬山

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東南與鄱陽湖接壤,西北至九江市、八里湖一帶,南、西南至星子縣。褶皺和斷層作用,形成了廬山的地壘式斷塊山地貌,四周懸崖峭壁,外圍有斷陷的山麓、低丘、崗地,沖積平原、江河湖泊環繞。全山以漢陽峯為最高,其次是五老峯、日照峯。

廬山位於北亞熱帶季風温濕氣候區,因此四季分明。由於山高坡陡,山體高差較大,同時瀕湖臨江所以氣候垂直分帶明顯,以氣温低、濕度大、日照短和雲雨多為特點。此外廬山的植被和土壤垂直分代也較為明顯。

奇絕秀麗的風景,四季分明的氣候,使得廬山自古以來都是隱士的樂園,也是儒釋道三教集聚生長的神聖之地。

廬山的教育形象發端於白鹿洞,白鹿洞在廬山五老峯南約十公里,位於後屏山之陽,羣山四面交匯,一水從中穿流,那是唐代李涉、李渤兄弟倆的讀書處,後來李渤任江州刺史,白鹿洞的名氣漸大,許多淡泊之士紛紛來此隱居講學,“廬山儒風漸盛”。

3、雁蕩山

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的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中國“東南第一山”的美譽。它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在經歷火山爆發、塌陷、復活、隆起的過程後,巖漿覆蓋在原始地貌上,巖漿中的流紋巖成為了雁蕩山的主要地質。

雁蕩山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

通常所説的雁蕩山,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常言道“無限風光在險峯”,雁蕩山的“險峯”,從東向西一字排開,有4座,分別是,烏巖尖、百崗尖、凌雲尖、雁湖尖,雁蕩“四尖”便是指這4座山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