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怎麼死的

商鞅怎麼死的

1、商鞅是在奸臣誣告謀反後,戰敗而死的。

2、商鞅出身於衞國公族,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繼位後,商鞅投奔秦國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後,公子虔等貴族勢力羅織罪名,誣其謀反。

4、商鞅逃亡至邊關,想到魏國去,但魏國因他曾騙擒公子卬,拒絕他入境。

5、商鞅回秦後被迫潛回封邑商於,發動邑兵攻打鄭縣。

6、秦惠文王派兵征伐,結果商鞅在彤地失敗戰死

7、商鞅人物簡介:商鞅(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孫氏,名鞅,衞國人

8、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衞國國君後代

9、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10、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户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軍事上,他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為商鞅

11、人物生平:①早年經歷:商鞅出身於衞國公族,商鞅年輕時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受李悝、吳起的影響很大,據説他後來投奔秦國時就攜帶李悝所撰的《法經》,後侍奉魏國國相公叔痤任中庶子。

12、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説:“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又對魏惠王説:“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

13、”魏惠王認為公叔痤已經病入膏肓,語無倫次,於是皆不採納。

14、公叔痤轉而讓商鞅趕緊離開魏國,商鞅明白魏惠王不採納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會採納殺他之言,所以並沒有立即離開魏國

15、②投奔秦國: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繼位

16、秦國地處偏僻的雍州,不參加中原各國諸侯的盟會

17、秦孝公繼位後在國內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命國人、大臣獻富國強兵之策

18、商鞅聽説秦孝公在國內發佈求賢令,便投奔秦國

19、商鞅第一次用帝道遊説秦孝公,孝公聽後指責商鞅是個狂妄之徒,不可任用

10、五日後,商鞅再次會見秦孝公,用王道之術遊説,孝公不能接受並再次通過景監責備商鞅。

21、商鞅第三次會見秦孝公時用霸道之術遊説,獲得孝公的肯定但沒有被採用。

22、最後商鞅見孝公時暢談富國強兵之策,二人暢談數日毫無倦意

24、商鞅説秦孝公意在爭霸天下,所以對耗時太長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學説不感興趣

25、③醖釀變法: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國國內進行變法,又害怕國人議論紛紛,所以猶豫不決

26、秦孝公召開朝會命臣工商議此事

27、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

28、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29、“法古無過,循禮無邪。

30、”商鞅針鋒相對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31、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

32、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

33、”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

34、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復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輿論準備

35、④施展變法:變法之爭結束後,秦孝公於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頒佈《墾草令》,作為全面變法的序幕

36、其主要內容有: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重塑社會價值觀,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的特權等改革方略

37、《墾草令》在秦國成功實施後,秦孝公於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在秦國國內實行第一次變法。

38、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户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廢除世卿世祿制度等改革方略。

39、為便於向函谷關以東發展,秦孝公於公元前350年命商鞅在秦國國內進行第二次變法,其主要內容有:開阡陌封疆,廢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等改革方略。

40、⑤開疆拓土:收復河西失地、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是秦獻公、秦孝公兩代國君的願望

41、秦孝公繼位後,更是將收復河西失地作為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

42、公元前354年,秦孝公派軍隊偷襲魏國,進攻魏河西長城重要據點元裏,大敗魏軍,殲滅守軍七千人並佔領少樑

43、公元前353年,趙成侯派使者向齊國求援

44、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圍並佔領固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