駢文的特點有哪些

1、韻律:在聲韻上,講究平仄和韻律和諧。2、修辭:注重藻飾和用典。3、形式: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會束縛內容的表達。4、別稱:“駢體文”、“駢儷文”、“駢偶文”“四六文”、“駢四儷六”。5、概説:駢文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

駢文的特點有哪些

駢文是一種文體名。指用駢體寫成的文章,別於散文而言。起源於漢魏,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律,易於諷誦。迨南北朝,專尚駢儷,以藻繪相飾,文格遂趨卑靡。

與散文相對稱。也叫駢體文。因其字句皆成對偶而得名,其以四字六字與四字六字相對為基本句法者,別稱四六文。並講究聲律的調諧、用字的綺麗、辭彙的對偶和用典。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十章第二節:“南北朝時期,駢文盛行。這種文體講求對偶和聲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詞藻,意少詞多,在表達思想內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駢文的4個主要特徵

駢文有什麼特點

在日常文學中,駢文是一種文體,它起源於漢末時期,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全篇以雙句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但是對於現在的人來説,很多人對於駢文也不知道怎麼應用,對它也不是很瞭解,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駢文的特點是什麼?

駢文,在古代中國以字句兩兩相對而成篇章的文體。講求對偶和聲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詞藻,意少詞多,在表達思想內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駢文常用典故,以表現作者學識淵博、追求典雅委婉的風格。 

駢文的特點:主要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在聲韻上,一般講究運用平仄,韻律需和諧;其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駢文的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練。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時還將典故反用,起襯托、對比作用。

30

17

頻道推薦

中指戴戒指什麼意思

中元節是什麼節

亞洲尺碼和歐洲尺碼區別

重陽節的習俗

駕駛證終身免檢條件是什麼

怎麼和女生聊天

猜你喜歡

相關推薦

什麼是編年體

2萬閲讀

語錄體是什麼

9160閲讀

論文的論證方法

5850閲讀

什麼是論辯體

1226閲讀

議論體是什麼

630閲讀

中國的傳統風俗都有哪些

5.6萬閲讀

熱門推薦

耳順之年是多少歲

7573閲讀

亞洲尺碼和歐洲尺碼區別

89.8萬閲讀

62年延時退休嗎

3876閲讀

適合夫妻看的電影

8.9萬閲讀

冰箱排名前十名都是哪些

2.8萬閲讀

空調三級能耗和一級能耗區別是什麼

3.7萬閲讀

石英錶好還是機械錶好

5.2萬閲讀

十進制轉二進制

28.7萬閲讀

戒指的戴法和意義

47.1萬閲讀

走投無路急用錢怎麼辦

9.4萬閲讀

鐵鍋生鏽怎麼辦

6.8萬閲讀

新百倫和new balance的區別是什麼

3.3萬閲讀

駢文的特點主要有什麼

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 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

駢文由於遷就句式,堆砌辭藻,往往影響內容表達,韓愈、柳宗元提倡古文運動之後,駢文首遭一挫;韓、柳去世之後,影響又起,李商隱、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稱“三十六體”。

入宋之後,在歐陽修等人率領之下,古文運動掀起第二輪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駢文自此漸衰。

擴展資料

魏晉以來產生的一種文體,又稱駢儷文。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

由於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住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一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則譴責了樑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

唐以後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為四六文。直至清末,駢文仍十分流行。

駢文的特點主要有

駢文的特點主要有句式兩兩相對 ;每句字數以四字和六字為主;講究運用平仄,音律和諧 ;注重藻飾和用典。

駢文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並駕齊驅,故被稱為駢體。在聲韻上,則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由於駢文注重形式技巧,故內容的表達往住受到束縛,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

而南北朝時期,亦不乏內容深刻的作品,如庾信的《哀江南賦》,他一方面描寫了自己身世之悲,一方面則譴責了樑朝君臣的昏庸,表達對故國懷念之情。唐以後。駢文的形式日趨完善,出現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駢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稱駢文為四六文。直至清末,駢文仍十分流行。

擴展資料

文體的來源

駢體文是從古代對偶、排比的修辭手法逐漸發展起來的,魏晉時期開始構成,南北朝時期成了文章的正宗,幾乎佔領了一切文字領域,為駢體文的全盛時期。因此,駢體文對唐宋及其以後的文學語言,個性是對律詩,有着比較大的影響。

“駢”是由本義“駕二馬也”《説文·馬部》派生出來的,即兩匹馬並行,後引申為二物相併。因此,“駢”用的是引申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