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誌是什麼意思

地方誌是什麼意思

地方誌”的意思:又稱方誌,是指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誌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誌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後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誌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地方誌”的起源:

編修方誌是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我國的地方誌源遠流長,其內容由簡單到複雜,體例由不完備到比較完備有一個逐漸定型化的過程。

方誌起源的問題,歷來眾説紛紜,但主要有兩種意見:一是方誌起源於史,它是從古代史官的記述發展而來的,像《周禮》中所提到的外史掌四方之志”,可能就是方誌的源頭;二是方誌脱胎於地理學,是由我國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和《山海經》演變而成的。

地方誌”的特徵:

1、地方性

尤論是省、市、縣綜合志,還是專業志,都有一定的明確的地域範圍。地方誌記述一個地域範圍內的事物,地方性是其特徵之一。所謂地方性有兩層含義:一是有特定的空間範圍,二是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2、廣泛性

地方誌記載的範圍雖限於一個區域單位,即所謂一邑之小,但其內容卻極為廣泛。

3、資料性

地方誌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一部資料書、工具書,沒有大量的資料是寫不成的。

4、時代性

方誌既然着眼於當代,那麼,時代變了,方誌的內容、形式、風格也要隨之改變,所以,每部方誌都不可避免地要打上時代的烙印,標明其時代特徵。

5、連續性

方誌的連續性主要表現於兩方面:一方面是指志書部部相承不斷修,一部方誌在首次編成刊印後,間隔一段時間,一般就要進行續修,首次編纂的方誌,往往追根溯源,以該書當地新近發生的情況,補首次志書之未及;第二方面是指志書記述事物的連續性,志書在記述事物時,要按時間順序記清其起源、發展變化,特別注意轉折性的變化和現狀,做到記述不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