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的部首和結構

常的部首和結構

1、“常”的結構是上中下結構,部首是巾。

2、“常”漢語一級字,讀作cháng,形聲字,始見於戰國文字。

3、本義是穿在下身的衣服,也泛指衣服。

4、引申為恆久、經常之義,還用來指法典、倫常等。

7、“巾”為形旁,“尚”為聲旁。

8、《逸周書·度邑》:“叔旦泣涕於常,悲不能對。

9、”常有固定不變,恆定的意思。

10、《易·繫辭上》:“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11、”《左傳·昭公元年》:“疆場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由不變的引申為普通的,一般的。

13、由恆久引申為經常,常常。

14、《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

15、”由固定不變引申為規律,準則。

16、《荀子·天論》:“天行有常。

17、”常又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一丈六尺。

18、古代衣巾之類字多通用,裳也寫作常。

19、後世常、裳二字的用法發生分歧,其中裳字仍保留着它的本義,指下身的裙,而常字則多借用為恆久、經常之義,又用來指法度倫常等。

10、上中下結構的字是由三個漢字單位構成的字。

21、如:“意”字就是由“立”、“日”和“心”三部分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