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等爵位指的是哪五等

五等爵位:在《孟子·萬章下》中,五等爵位是天子、公、侯、伯、子男五等,後在《禮記·王制》中,則將天子除外,子男分列,即所謂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權力的標誌,不具備行政職能,主要用來確定皇親、功臣世襲的政治地位和經濟權利。

五等爵位指的是哪五等

爵位與官職有一定關係。西周所封公、侯等爵,對周天子稱臣,在封國內就是君主,官爵合一。此後,總的趨勢是官與爵逐漸分離,但在某些時期仍有例外。西漢、西晉及明朝初期,宗室王在封國內有軍事、行政權,勢力逐漸膨脹,先後釀成“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變”等,嚴重威脅着皇權。在其他時期,爵位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因其與皇帝關係的親疏(皇族封爵)及功勞大小(功勛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五等爵位指的是哪五等 第2張

上古時期常稱爵祿,受爵後必得祿。在西周,公、侯是封國之君,封國之財全部歸公、侯所有,但公、侯對周天子負有鎮守疆域、交貢税和朝覲之責。後來各郡王都有一定的食邑,但並不自給自足,而是由朝代分配。之後,食邑成為一種虛名,只有在爵位前面加上所謂的“食實封”幾個户,才能享受相應的封户租税,或從國家領受封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