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在哪裏提出的

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在土地改革時期提出的。1931年“左”傾教條主義者上台後,在土地革命中執行“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政策。規定“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法律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第3條規定:“中國富農性質是兼地主或高利貸者,對於他們的土地應該沒收。富農在被沒收土地後,如果用自己勞動耕種這些土地,可以分得較壞的勞動份地。”

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在哪裏提出的

“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政策對革命事業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首先,把地主逼上絕路,富農也無出路。致使地主富農大批逃跑,進行報復破壞,有的給白匪軍通消息、帶路打先鋒,為害甚大。

其次,攪亂了階級陣線,人人自危。在江西興國等地出現了“凡是放過債的都是富農”,將富裕中農打成富農。

第三,嚴重挫傷了廣大羣眾的勞動積極性,破壞了生產。導致了大量荒田,加上自然災害和白匪軍的摧殘,使許多地方收成不好、糧食短缺,蘇區經濟困難。




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是哪個時期

是完全的剝削階級,富農是部分剝削階級。富農始終還是農民,只是擁有更多的土地生產工具而已。

結合當時特殊歷史現況,同地主階級做鬥爭是必然正確的,符合廣大農民羣眾所需的。而對富農應該採取較為温和的手段和方式。

消滅地主,團結富農,限制富農。

具體可以看看戰爭年代的土地政策

這種説法是不對的,地主確實是不分田,但富農並不是分壞田,富農也是農民階級的一部分。土地革命採取的的限制富農,我黨在土地革命時期保護了富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這是左傾導致的結果,在31~34年,後來50年土改,地主也能分到田,同時保護富農

再看看別人怎

這種説法是不對的,地主確實是不分田,但富農並不是分壞田,富農也是農民階級的一部分。土地革命採取的的限制富農,我黨在土地革命時期保護了富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1931年至1934年期間在革命根據地曾實行過“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左”傾政策。到1950年土地改革時,地主能分到地,同時保護富農。以從以下幾點理(1)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大國,農民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羣體,是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最大的掠奪對象和剝削對象,歷來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和鬥爭精神,是革命的主力軍.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主要是落實在對廣大農民的領導上.(2)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因而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中國的民主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3)中國革命的對象是兇惡而強大的,而城市工人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中國共產黨要積蓄和鍛鍊力量,就必須領導農民,把落後的農村建成先進的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4)事實上,作為中國革命支柱的人民軍隊主要是由穿上軍裝的農民組成的.中國革命戰爭正是在廣大農民的支持和參加下取得勝利的.

農民問題作為中國革命基本問題,其核心就在於土地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對中國的土地革命尚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必要的經驗.國民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土地革命的極端重要性,“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六大”之前,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雖然肯定了沒收土地分配給農民的原則,但存在錯誤:一是沒收一切土地而不是隻沒收地主土地,二是沒有將富農和地主嚴格區別開來,三是主張土地國有或公有.中共“六大”明確規

提出了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是什麼時候?

革命綱領是依靠貧農、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1927-1937),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滿足了農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澤東總結土地革命的經驗,制定出一條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線。

那就是實行土地革命綱領,土地革命這條路線,調動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證了土地革命戰爭的勝利。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對富農採取限制政策,沒收其封建剝削性的土地。有些根據地還採取過“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過激政策,打擊面過寬。 

解放戰爭時期,黨總結了以前土地政策的經驗和失誤,貫徹依靠貧僱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實施過程中,沒收地主土地和富農多餘的土地、財產,但也給他們分配土地,給他們出路。

建國初期,將過去土改中沒收富農多餘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為保有富農經濟的政策,更好地孤立了地主,減少了土改運動的阻力,保護了中農和小土地出租者,穩定了民族資產階級。

地主不分田 富農分壞田指的是什麼?急需~~謝謝!

為什麼説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呢?可以從以下幾點理解:(1)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大國,農民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羣體,是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最大的掠奪對象和剝削對象,歷來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和鬥爭精神,是革命的主力軍。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主要是落實在對廣大農民的領導上。(2)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因而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中國的民主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3)中國革命的對象是兇惡而強大的,而城市工人階級的力量相對弱小,中國共產黨要積蓄和鍛鍊力量,就必須領導農民,把落後的農村建成先進的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4)事實上,作為中國革命支柱的人民軍隊主要是由穿上軍裝的農民組成的。中國革命戰爭正是在廣大農民的支持和參加下取得勝利的。

農民問題作為中國革命基本問題,其核心就在於土地問題。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對中國的土地革命尚缺乏足夠的認識和必要的經驗。國民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土地革命的極端重要性,“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六大”之前,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雖然肯定了沒收土地分配給農民的原則,但存在錯誤:一是沒收一切土地而不是隻沒收地主土地,二是沒有將富農和地主嚴格區別開來,三是主張土地國有或公有。中共“六大”明確規定沒收地主階級的一切土地,確定了依靠貧僱農、聯合中農的階級路線,對富農的策略也有調整,但土地所有權等問題依然沒有解決。1931年前後,土地所有權問題得到解決,即農民不僅獲得土地使用權,同時也獲得土地的所有權,並基本形成了一條正確的土地革命路線,這就是:依靠貧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1931年“左”傾教條主義者上台後,在土地革命中執行“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政策,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是減租減息,這是處理抗日戰爭時期民族鬥爭和階級鬥爭關係的一種特殊的土地制度。解放戰爭期間,隨着中國人民和美蔣反動派的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進行土地改革的條件越來越成熟。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將減租減息的政策改為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的政策。1947年10月頒佈的《中國土地法大綱》,是一個徹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綱領。毛澤東在1947年12月會議上強調,土地改革中必須注意兩項基本原則:第一,必須滿足貧僱農的要求;第二,必須堅決地團結中農,不要損害中農的利益。1948年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提出了土地改革總路線:依靠貧僱農,團結中農,有步驟、有分別地消滅封建剝削制度,發展農業生產。到1948年秋,在有一億人口的解放區消滅了封建的生產關係,農民獲得徹底解放,工農聯盟得到了鞏固,併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物質基礎。

針對中國農民的基本特點,毛澤東提出瞭解決農民問題的主要思路就是將分散的個體的農業經濟引導到農業現代化和集體化的方向去。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革命的最終目的,是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加速發展農業生產力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合作制的理論和中國農村的實際相結合,提出了使農民通過合作化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方針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