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婆羅門是什麼意思

印度祭司。

印度婆羅門是什麼意思

印度婆羅門是指印度祭司。印度社會洋溢着濃郁的宗教氣氛,祭司被人們仰視如神,稱為“婆羅門”。“婆羅門”源於“波拉乎曼”(即梵),原意是“祈禱”或“增大的東西”。祈禱的語言具有咒力,咒力增大可以使善人得福,惡人受罰,因此執行祈禱的祭官被稱為“婆羅門”。婆羅門是印度四姓中,最高級種姓、祭司和學者的階級,是古印度掌握一切知識的核心人羣,也是印度社會中最崇高的種姓。

四姓中婆羅門有六法,即學習吠陀、教授吠陀、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佈施、受施。故四姓中除最下之首陀羅族外,其餘三姓皆得誦吠陀、自作祭祀,然為他人祭師、教他人吠陀、受施等則僅限於婆羅門。

種姓制度起源於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代中葉,雅利安人翻山越嶺,從印度西北部入侵,經過幾百年的擴張,逐漸控制了整個北方印度。雅利安人不僅內部貧富分化,在對待印度土著時,也以高高在上的態度奴役。在他們的控制下,當地形成了一種等級森嚴的制度,這是種姓制度的開端。種姓制度形成,距今有3000多年曆史。在印度的梵文中,這種制度被稱為“瓦爾納制度”,瓦爾納意為“顏色/品質”。在印度教的種姓制度中,人被分成了4個等級。

婆羅門是印度的最高種姓,在印度教中,梵天是創造之神,婆羅門是梵天的嘴,是最為尊貴的一羣人。婆羅門主要由僧侶、貴族構成,掌握神權,壟斷着文化教育,掌管報時農時季節、釋經、祭神等事務。在其他方面,他們也擁有諸多特權。由於把控着文化教育資源,婆羅門往往教育水平更高,擁有更高文化水平的他們,又能進一步地灌輸和加深等級觀念。

而印度的經濟和政治領域,幾乎成了婆羅門的天下。作為印度的統治階級,他們有權利一輩子不交税,擁有對古經文的解釋權。在我們的古語中,殺人要“償命”;在法治社會中,一個人殺了人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在印度,婆羅門可以無視這些規矩,即使殺人了也能免除死刑。

如果説婆羅門是梵天的嘴巴,那剎帝利就是雙臂,僅在婆羅門之下,同樣是高種姓。剎帝利是軍事貴族、行政貴族,擁有徵收賦税的特權,生生世世守護婆羅門。

這一階層被認為是梵天的雙腿,他們是普通雅利安人,屬於平民階級,沒有特權。吠舍主要從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業等,向國家納税,供養上面兩個種姓的人。

首陀羅被視為梵天的雙腳,他們絕大多數是印度的土著居民,並非雅利安人。他們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身份通常是傭人、工匠,從事的工作在人們眼中是低賤的。在這4個種姓中,婆羅門、剎帝利是不可否認的高種姓,吠舍、首陀羅則是低種姓。而在首陀羅之下,還有一個連排名都進不去的“達利特”。達利特被看作“賤民”“不可接觸者”,因此他們連出現在種姓制度列表的資格都沒有,不包含在四大種姓之內,處於歧視鏈的底層。

雖然印度的種姓制度早已廢除,但這種制度的影響依然存在,深入人心,至今無法消除。代表神權的婆羅門人口大約有650萬。他們原本是印度的外來侵略者,卻公然成為原住民心中的“神明”,享受着各種特權和上層階級的福利,而這些權益是與生俱來的,可以傳承給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