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識安全常識包括哪些內容

報警常識。

消防知識安全常識包括哪些內容

(1)報警時撥打“119”並要講清着火單位所在區縣、街道門牌號;。

(2)要説清是什麼東西着火和火勢大小,以便消防部門調出相應的消防車輛;。

(3)説清楚報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電話號碼;。

(4)要注意聽清消防隊的詢問,正確簡潔地予以回答,待對方明確説明可以掛斷電話時,方可掛斷電話;。

(5)報警後要到路口等候消防車,指示消防車去火場的道路。報警時要講清失火單位的名稱、地址、着火物及火勢大小,並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車。

滅火器使用方法。

1、使用手提式乾粉滅火器時,應手提滅火器的提把,迅速趕到着火處。

2、在距離起火點5米左右處,放下滅火器。在室外使用時,應占據上風方向。

3、使用前,先把滅火器上下顛倒幾次,使筒內乾粉鬆動。

4、如使用的是內裝式或貯壓式乾粉滅火器,應先拔下保險銷,一隻手握住噴嘴,另一隻手用力壓下壓把,乾粉便會從噴嘴噴射出。

5、如使用的是外置式乾粉滅火器,則一隻手握住噴嘴,另一隻手提起提環,握住提柄,乾粉便會從噴嘴噴射出來。

6、用乾粉滅火器撲救流散液體火災時,應從火焰側面。對準火焰根部噴射,並由近而遠,左右掃射,快速推進,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

7、用乾粉滅火器撲救容器內可燃液體火災時,亦應從火焰側面對準火焰根部,左右掃射。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應迅速向前,將餘火全部撲滅。滅火時應注意不要把噴嘴直接對火源。

消防安全常識二十條。

一、自覺維護公共消防安全,發現火災迅速撥打119電話報警,消防隊救火不收費。

二、發現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可撥打96119電話,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舉報。

三、不埋壓、圈佔、損壞、挪用、遮擋消防設施和器材。

四、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嚴禁煙火的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動用明火和吸煙。

六、購買合格的煙花爆竹,燃放時遵守安全燃放規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單位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並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八、每個家庭都應制定消防安全計劃,繪製逃生疏散路線圖,及時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九、室內裝修裝飾不宜採用易燃材料。

十、正確使用電器設備,不亂接電源線,不超負荷用電,及時更換老化電器設備和線路,外出時要關閉電源開關。

十一、正確使用、經常檢查燃氣設施和用具,發現燃氣泄漏,迅速關閥門、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兒童不玩火,將打火機和火柴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佔用、堵塞或封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不設置妨礙消防車通行和火災撲救的障礙物。

十四、不躺在牀上或沙發上吸煙,不亂扔煙頭。

十五、學校和單位定期組織逃生疏散演練。

十六、進入公共場所注意觀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記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災時沉着、冷靜,迅速正確逃生,不貪戀財物、不乘坐電梯、不盲目跳樓。

十八、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儘量用浸濕的衣物保護頭部和身體,捂住口鼻,彎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二十、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用濕毛巾衣物堵門縫,發求救信號等救援。

怎樣逃生自救。

1、早逃生。在一般情況下,火勢由初起到狂燒,只需十幾分鍾,留給人們的逃生時間非常短暫。因此,在發生火災時,一定不要埋頭搶救家庭財產而導致悲劇的發生,而是要快速逃離。

2、要保護呼吸系統。 在逃生時用水蘸濕毛巾、衣服、布類等物品,用其掩住口鼻,以避免煙霧燻人導致昏迷或者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如果煙霧較濃,膝、肘着地,匍匍前進。

3、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户、陽台、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脱險。

4、要利用繩索滑行。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牀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後將其拴在牢固的管道、窗框、牀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樓層或地面。

5、低層跳離,適用於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牀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着陸”,然後用手扒住窗户,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但千萬要記住莫跳高樓,因為從10米以上(三層樓高)的高度往下跳,很少活命。為此,最要緊的是求救,應該立即用水蘸濕牀單、被褥,用其塞緊門窗,防止煙霧滲透進來,同時要不斷地向牀單、被褥上潑水,防止其乾燥。

6、要藉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台、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7、為暫時避難。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衞生間等暫時闢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繫,以便儘早獲救。

8、利用標誌引導脱險。在公共場所的牆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箭頭等標誌,被困人員按標誌指示方向順序逃離,可解“燃眉之急”。

9、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為和前擁後擠現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