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為什麼不能回孃家

清明為什麼不能回孃家的答案是:傳統男權思想的影響

關於“清明節不能回孃家”的習俗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傳統男權思想的影響,認為女兒不是自家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受“男尊女卑”老觀念的影響,所以女兒在清明節不能回孃家,也不能在孃家祭祖。在許多地方,尤其是在農村,有着清明節不能回孃家的風俗。認為農村人對清明節看得很重,家家户户要上墳祭祖,但出嫁的姑娘是不回孃家上墳的。農村人認為姑娘是人家的人,若家裏有兒子,孃家的人不願意女兒回孃家上墳,怕別人説娘屋裏沒有人,只有孃家無兒子的人家,姑娘才能回孃家上墳。祖先的墓碑上也只能刻上兒子和兒媳婦的名字,姑娘的名字一般是不銘刻在孃家祖先墓碑上的。所以不能回孃家。

1、清明節出嫁女兒只能在婆家上墳,不能回孃家祭祖。在民間有些地方,老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清明節回孃家上墳祭祖的話,會帶走好運氣,讓孃家敗落。所以有些地方是不允許出嫁女兒回來上墳祭祖的。

2、上墳日期有規定,一般來説,清明節上墳掃墓具體的日子分前三後七,也就是清明前三天後七天,這些日子哪一天上墳祭祖都可以。

3、清明節上墳不能自己帶火種,要去孃家兄弟媳婦家取。出嫁的女兒清明節上墳祭祖的話,要用孃家的,不然兄弟媳婦會不高興。一般會多嘴説自私,所以有出嫁的女兒回家上墳要去孃家取火的説法。

清明為什麼不能回孃家

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我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 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冬至後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 煙節”。 民間傳説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 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