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有生無的思想是什麼

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是《道德經》中的又一重大哲理。那麼道家的這個有生無的思想是什麼意思呢?


道家有生無的思想是什麼


道家老子是從哲學的立場探討有無問題的第一人。他從具體事物的有無推演到作為最高宇宙本體的道的有無 。他指出任何具體事物都 由實有和虛空兩部分構成,實有和虛空是矛盾對立、相輔相成的,實有作為事物存在之條件 ,只有與虛空結合起來,方能起到應有的作用;有無相生相資,沒有有就無所謂無,同樣,沒有無也就無所謂有。車、器、室如此,其他事物概莫能外。


這是作為感性存在的具體事物 的有無觀。老子又把有無之統一看成是作為宇宙本體的道的一個重要特徵。但他強調道的有無絕不同於具體事物的有無,具體事物之有無是相對的暫時的有條件的,道之有無卻是絕對的永恆的無條件的。為區別具體事物之有無,老子有時用;常有常無;的概念來標明道的有無 ,指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而又玄 ,眾妙之門。道不可見不可聞,可謂常無,然萬物均從中所出,可謂常有。總之,道並非絕對的虛無,而是常無常有的矛盾統一。在常無常有的矛盾統一體中,老子更強 調常無的一面,指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家有生無的思想是什麼 第2張


把常無視為更根本的東西。照老子的意思,道體惟有常無,恍惚,才能包容一切,生養一切;若是純有,那就無別於個別具體的感性事物,難以説明宇宙萬物的形成和發展。這是老子所以突出常無的一 個重要緣由。由於對無或常無的推崇,在養生理論方面,老子邏輯地導出了無為、無慾、無私、無名的觀念和主張只要人沒有了這些慾望,那麼什麼也都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