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的別稱

燈籠的別稱有燈綵,花燈,燈輪,宮燈,新娘燈。

燈籠,是古老的一種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1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歷史悠久。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會掛起有着團圓寓意的紅燈籠,來慶祝元宵節,之後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綵藝人不斷繼承和發展,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品種和高超技藝,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

燈籠的別稱

關於燈籠的由來,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説法是:東漢明帝劉莊提倡佛教,聽説正月十五,佛教有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來敬佛,讓百姓都掛燈。在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富民強,人們紮結花燈,來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就從此廣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