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那天愛國詩人屈原懷抱大石投入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傷害屈原的軀體,紛紛用竹筒裝入糯米投入江中,後來慢慢發展成端午節那天吃粽子的習俗了。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説文解字》。“粽”字本作“糵”,蘆葉裹米也。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屈原是楚國三閭大夫、詩人,由於奸臣誹謗,昏庸的楚王不但不採納他聯齊抗秦的主張,反而放逐了他。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的國都。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第2張

為了寄託哀思,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第3張

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