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有幾個區縣市

寧波有幾個區縣市的答案是:寧波地區2個縣;2個縣級市;6個區

寧波有幾個區縣市

寧波頭銜

副省級城市:全國有15個,主要是政治上享受副省級待遇,例如寧波市長享受副省長待遇;(政治方面)

計劃單列市:全國只有5個城市,主要是經濟上某些權利直接歸中央管理;(經濟方面)

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有良好的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政策!(經濟方面)

國務院命名的"較大的市":這主要是在立法方面有權制定地方法規.(立法方面)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國務院公佈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現在已經公佈三批共99個城市了.(文化方面)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2008年12月25日獲選200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人居方面)

寧波是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溪口-雪竇山風景名勝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浙江省第一大湖東錢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天童森林公園為國家森林公園。寧波還有天童寺、阿育王寺和雪竇寺等著名寺廟。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保國寺、古代水利建築它山堰、寧海的南溪温泉、餘姚的四明湖旅遊度假區、象山的石浦漁港,為眾多中外旅遊者所向往。以鎮海招寶山為代表的明朝抗擊外來侵略的海防歷史遺蹟和以四明山為中心的浙東革命鬥爭史蹟給寧波增添了凝重的人文景觀。

東方大港——北侖港寧波文人薈萃,歷史上曾有較高層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學派,如四明學派、陽明學派、浙東學派,出現了虞世南、高則誠、王守仁、朱舜水、黃宗羲、萬斯同、全祖望、張煌言等一批文化名人。寧波的藏書文化深厚,湧現過一大批藏書數萬卷的藏書名樓。天一閣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之作。在深厚的文化積澱中孕育而成的寧波傳統工藝諸如骨木嵌鑲、寧式傢俱、朱金木雕、金銀彩繡等,用材講究,手藝精絕,風格獨特。二十里鬆行欲盡,青山捧出梵王宮,這是位居天下禪宗五剎之一的天童寺的寫照,寧波的佛教文化舉世聞名;阿育王寺珍藏着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雪竇山為全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保國寺是長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寧波是浙東交通樞紐,陸、海、空、水立體交通發展迅速,尤以“東方大港”之稱的北侖港稱譽國內外。櫟社機場與香港和全國各地主要城市之間架設有空中橋樑。鐵路、公路、水運以及市內交通四通八達。

寧波歷史悠久,是具有7000多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的發祥地。唐代,寧波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與揚州、廣州並稱為中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口。宋時又與廣州、泉州同時列為對外貿易三大港口重鎮。鴉片戰爭後被闢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如今的寧波是浙江省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和全國14箇中央計劃單列市(副省級)之一,人均收入居全國第四位,消費水平居全國第二位。寧波港是上海國際航運樞紐港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世界79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港口開通了航線。

寧波是中國商人的發祥地。號稱是“中國最精明”的上海人有1/4是寧波籍的。與温州人相比,寧波人更喜歡做大生意,這裏出過“船王”包玉剛等一大批國際知名的工商鉅子。故有“寧波大老闆”、“温州小老闆”之稱。

寧波還是著名的僑鄉,有30多萬寧波籍人士旅居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寧波幫”已成為聯結寧波與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和紐帶。

寧波不僅山清水秀,還自古以“四香”(米香、魚香、書香、墨香)傳揚天下,物產極為豐富。主要特產可分為海鮮、海乾產品、特色食品,時令果品,傳統工藝品,服裝等幾大類。海鮮、幹海產品寧波地處長江入東海口,海岸線縱長,是鹹水、淡水交匯的地方,水中微生物極為豐富,因此海鮮味道特別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寧波是中國盛產海鮮的主要區域之一,黃魚、帶魚、墨魚、石斑魚、香魚、彈塗魚、海鰻、梭子蟹、海蝦、蚶子、蟶子、牡蠣、泥螺、貢幹、海蜇、海帶、苔菜等各類海鮮一應俱全。幹海產品中數黃魚鯗、明府鯗、紅膏熗蟹、醉泥螺、蝦乾、對蝦乾、蝦皮、新風鰻鯗、海蜇頭、海帶、苔菜、烤魚片等最有名,寧波人很喜歡以此特產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

寧波是中國東海之濱的著名港口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這塊古老又年輕的土地上,出現過發達的農業、繁榮的商業、精緻的手工業,積澱了厚實的地方優秀傳統文化,湧現出大批獨具特色的名勝、名品,產生了一批對中國歷史有影響的傑出名人。

先進的浙東學術文化。浙東地處偏隅且幅員狹小,在中華版圖的位置並不顯眼,然而浙東籍學人的學術成果,卻是聞名全國,享譽世界。自東漢以來,王陽明、黃宗羲、章太炎、蔡元培、魯迅、呂祖謙、王充等,皆是浙東學術文化的知名代表人物。從南宋開始,從理學、心學,到民主啟蒙思想,再到後來的西學、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浙東學術界都具有傑出代表,浙東學派至今仍是中國最具有地域性的知名學術流派之一。

活力的寧波商幫文化。寧波人以經商聞名,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主要涉足成衣業、錢莊業、沙船業等時興行業。寧波人經商足跡遍佈五湖四海,是最早接受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商幫,活躍於各時代的中外貿易,湧現出包玉剛、邵逸夫、王寬誠、董浩雲等聞名中外的鉅商,凝聚了誠信合作、務實進取、開放創新、奉獻反哺的“寧波幫”文化,有“中國的猶太人”的美譽。“寧波幫”是中國第一個近代化商幫,至今仍是浙商的主幹力量,引領着甬商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

開放的港口文化(海洋文化)。寧波很早就是中國對外交往的三大始發港之一,與日本等國貿易交往比較密切,形成了海上絲路文化,包括商貿、佛教、繪畫、雕刻工藝、思想學説、茶葉等項目。寧波北侖港是中國著名大型深水良港,也是中國最大的礦港和大型的石化港口;寧波舟山港是我國最早建成的現代化大港,年貨物吞吐量連續12年居全球第一,是國內最大的鐵礦石中轉基地、原油轉運基地。

悠久的藏書文化。寧波是中國藏書文化中心之一,寧波歷史上藏書家、藏書樓眾多,最著名的是天一閣。天一閣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人藏書樓,也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藏書樓之一,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古代藏書樓文化研究中心。

活躍的宗教文化。寧波佛教歷史悠久,寺廟林立,早在佛教傳入東南地區之時,就成為承受佛光之地,寧波比較著名的有阿育王寺、天童寺、慧日禪寺等寺廟。除了佛教以外,由於寧波港口的特殊位置,明末時期以後陸續傳播基督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

燦爛的建築文化。寧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具有七千多年悠久歷史,在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建築遺址殘存,如河姆渡人的幹欄式建築、唐代的它山堰、宋代的保國寺、明代的天一閣,都是典型的寧波建築。近代以來,寧波還出現安慶會館及戲台、外灘等代表性的地方建築。

眾多的戲曲文化。甬劇、寧海平調、姚劇、四明南詞、寧波評話、寧波走書、蛟川走書、小熱昏、唱新聞等獨具寧波地方特色的曲藝形式至今傳承,這些戲曲文化大多運用寧波地方方言俚語,內容取材當地勞苦大眾農作場景、佃農疾苦、底層悲慘生活,表演場地設在寧波各縣區的集鎮圩場、茶樓和書場,貼近百姓生活生產。

獨特的民間習俗文化。寧波民俗豐富,甬諺眾多,“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鷂子”(鷂子就是風箏,以竹為骨,以紙作面,任憑清風將其送往天涯海角)、三月三踏沙灘(在象山石鋪、昌國一帶的民間習俗)、四月半賽會(比較著名的是寧波鄞西的高橋會,姜山的禮拜會,東南鄉的稻花會)、六月六(甬諺有“六月六、狗汏沐”、“六月六,曬紅綠”的説法,就是在農曆六月六這天,燒水為孩子沐浴,夏天不會生痱子、瘡毒;為貓狗等動物洗澡,防止生蝨子),七月三十插地香(農曆七月三十是地藏王生日,到這天夜裏,家家户户插地香紀念他),廟會(比較著名的有慈溪的澤山會、姚西北的迎神賽會),農曆二十五六搡年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