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的歷史

一,古箏的起源

箏,又名秦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音樂淳樸典雅、古色古香,所以後來人又把它稱為“古箏”。

古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樂器之一,它是弘揚民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方式之一。

古箏的歷史

 二、古箏的發展

在漫長的二千多年曆史進程中,經過歷代彈奏者和樂器製作匠的共同努力,古箏這件華夏民族的古樸樂器得以不斷改進,其發展趨勢和人類社會的事物發展規律一樣,也是由“簡”和“繁”、“彈撥樂器”。

古箏的歷史 第2張

最初的古箏體積小,只有5根弦,後來發展到十二、十三、十六、十八,直到現在最多的有五十餘根弦,目前慣用的則是二十一根弦,又稱二十一弦箏。

古箏在東南亞很多國家非常流行,在日本、朝鮮、新加坡及我國台灣、香港等地可與鋼琴並駕齊驅,由於古箏的表現力豐富,韻味深長、色音淳美、古樸典雅,彈奏起來時若玉珠落盤,時若翻江倒海,跌宕起伏,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令人陶醉。

 三、箏體簡介

箏頭、箏尾。大的一頭稱箏頭,小的一頭稱箏尾。

嶽山:古箏分前嶽山、後嶽山,大箏頭處稱前嶽山,箏尾初處稱後嶽山。

箏碼:也稱柱或雁柱,它是箏弦和麪板的傳振支柱,箏碼可以左右移動,以調整音高低,前後移動,以調整音質。

箏弦:分鋼絲絃和尼龍弦,從高音到低音依次排列為1—21弦。

箏的共鳴體由面板、底板和兩個箏邊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