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有幾爪

龍有幾爪的答案是:傳説中的龍有三、四、五個爪子不等

元以前的龍基本是三爪的,有時前兩足為三爪,後兩足為四爪。周朝“五爪天子、四爪諸侯、三爪大夫”。

古有九為至尊之象;就象古代皇帝的九五至尊,所以皇帝身上都有9只五爪金龍,在以前封建社會,衣服上有龍,五個爪的龍,是皇帝穿的。四個爪的龍是親王,地位就降一等。三個爪地位就更低。皇族裏雖然都是龍袍,看爪多少,階級從那裏分。所以文武百官的衣服叫章服。圖案代表階級,衣服的顏色代表身分,代表階級。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龍,象徵着威嚴,也象徵着吉祥。關於龍的傳説,也常寄託着老百姓的希望。在各地都有興建的龍王廟,就是老百姓對風調雨順的嚮往。二月二,龍抬頭,也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説。

二月二,又被稱為春龍節。許慎的《説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捱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面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八年級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並在院裏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户户院裏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着:“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麪條叫吃 “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龍有幾爪

龍具有很強的進取精神。龍的活動空間十分廣闊,能上九天,能潛深淵。各種藝術中的龍形象,大多是飛龍、騰龍或奔龍,朝氣蓬勃,奮發向上,威武不屈。神話傳説中的龍,大多是一往無前、勢不可擋、無所畏懼的。

同時龍也象徵着獨立精神,中國龍的藝術形象,與龍有關的種種文化現象也自成一體、獨具一格。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文化雖與儒教、佛教和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但始終保持着相對的獨立性,不附屬於任何一種宗教。

中國龍文化傳入東南亞要比日本早的多,因而顯得更具原始文化的特性。龍的頭大,有些像獅子或牛,腹粗,尾大,足小。

這種龍的形象在這一地區的建築、服飾、雕刻,以及龍舟、龍舞和龍燈等民俗活動中,隨處可見。長江以南有星羅棋佈的江河湖泊。龍舟文化甚為發達。指揮龍舟競渡的銅鼓飾有龍鳳等吉祥動物圖案。

日本在唐代時與中國頻繁往來,大量學習中國文化,促進了其社會進步。如日本的傳統建築和傳統服飾其實完全就是中國唐代時的樣子。而在那個時候,中國的龍都是三爪,日本也就只能從中國引進三爪的龍。在中國出現四爪龍後,已經開始閉關鎖國,與日本斷了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