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秧歌舞蹈特點

膠州秧歌舞蹈特點的答案是:膠州秧歌的風格特點是明快、舒展、富於韌勁的舞姿、細膩、潑辣的情感、三道彎體態膠州秧歌是以各類曲牌形成的一種曲牌體的小戲音樂,以十一個風格迥異的曲牌所組成,以徵調式為主,以商羽調式為輔的交叉調式是膠州秧歌音樂調式的特點。

膠州秧歌舞蹈特點

1864年,膠州樓子埠村人劉彩收生坐科,教習秧歌,稱為“安鍋”。同年,馬店中村人紀鳴珂、殷洪琴口頭創作小戲劇本《裂裹腳》,這是有記載最早秧歌劇本。此後人們把膠州秧歌舞蹈部分稱作“小調秧歌”,把戲劇部分稱作“小戲秧歌”。1920秋,後屯村人陳鑾增在七城村招生坐科,他精通拳棒,把劉彩秧歌温柔抻展大膽揉進武功,很受觀眾歡迎。為了區別兩家秧歌特點,觀眾習慣稱劉彩秧歌為“北路秧歌”,陳鑾增秧歌為“南路秧歌”。民國初年後兩路秧歌兼收幷蓄,取長補短,今已難以辨別。

建國後,膠縣在數年內成立150多支秧歌隊。1951年,山東省政府組織專家對膠州秧歌進行挖掘、整理和宣傳推廣。1954年,膠州秧歌參加“全國民間舞蹈匯演”,先後在首都工人俱樂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南海等地演出多場,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並接見全體演職員。自此膠州秧歌享譽全國。

膠州秧歌一般多是採用比較程式化的集體歌舞形式,在表演方面通常是角色與角色之間的配合嚴謹有致,有着很強的範型要求。它的舞蹈動作剛勁脆爽,具有典型的北方人豪放的性格。它的表演風格通暢鮮明,自然質樸。

動作則是火辣誇張,扭動的幅度大且柔韌舒展,民間以“扭斷腰”加以形容,腳步的動作力度是重抬起輕落地,體態優美,引人入勝。在民間舞蹈風格上可以自成一派。有着北方民族典型的民族性格。膠州秧歌的風格特點,當地老藝人用“抬重、落輕、走飄、活動起來扭斷腰”來形容它的動律與風韻。舞蹈家們又把它歸納為“腳擰、扭腰、小臂繞8字(動肩)受推、翻腕的有機配合”。而這一動態特徵的形成,關鍵在於腳掌的富於彈性,腳跟的靈活扭動。

和其它地方的秧歌相比,膠州秧歌還有一大特點是被稱作小戲秧歌。它有劇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員有行當,包含着舞蹈部分和戲劇部分,戲劇部分在如今的稱謂也可以叫做秧歌劇。

傳統膠州秧歌擁有上百個曲調、七十多個劇目,演員一般為十人,分為六個行當(膏藥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兩種表現形式(小調秧歌和小戲秧歌),兩種流派(“武秧歌”和“文秧歌”),並有一整套演出習俗。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除嗩吶外,還有堂鼓、大鑼、鐃鈸、小釵、手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