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批評與自我批評

為什麼需要批評與自我批評

1、為什麼需要批評與自我批評。因為在社會中生存和交往,處在人與人的相互作用中。在這種相互作用中,對於人來説具有實質意義的是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砥礪,而自我批評則是人的自我超越。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社會矛盾得以揭露和解決的方式,是人的認識與實踐活動不斷優化的機制。社會生活不能沒有必要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有無正常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社會生活是否正常和富有活力的重要標誌。保持正常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發揮其積極的社會功能,並非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社會進步的長效機制。

2、社會生活:人與人的相互作用。人是在羣體中生活的社會存在物。馬克思説:“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人生存和發展的方式。人必須從事物質生產活動才能生存,這是人類社會存在和延續的物質前提。生產和交往的實踐是人的對象性的物質活動。每個人都是實踐的主體,都在一定程度上以他人為實踐客體,同時又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同樣作為主體的他人實踐的對象。社會生活中實踐着的人們不可避免地處於彼此相互作用之中。

3、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實踐的自由,但這種自由應當以不妨礙他人同樣的自由為條件。因此,在社會共同體中,個人的自由實際上是有多種限制的。各種有形無形的“社會契約”,包括法律、道德以及各種規則甚至整個文化,都以不同方式規範即制約着人實踐的自由。對於人的實踐的制約不僅來自實踐外部,而且在於實踐本身。現實的人的實踐是有目的的,為實現目的又要有一定的手段,包括運用手段達到目的的方法。這種目的與手段、方法是否適當?運用這種手段、方法能否達到目的?這種實踐有怎樣的結果或後果?對自己、他人乃至社會的影響如何?所有這一切,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不能不關注的。

4、受到他人實踐作用的人,有權利就這種實踐對自己乃至社會造成的影響予以評價,特別是對不良的負面作用加以批評。從哲學上講,這就是對人的實踐的批判。考慮到自身的行為、行動對他人乃至社會的影響,負責任的實踐者會自覺地反思自己實踐的問題,尋求改進的方法。這就是自我批評,從哲學上講即對自己實踐的自我批判。完整的徹底的實踐批判,是外在的與內在的實踐批判的統一,是藉助於外在批判而實現的自我批判。

5、在社會生活中,批評與自我批評是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的。一方面,就特定的批評對象而言,對被批評者的批評與被批評者的自我批評,兩者是相互聯繫和轉化的。在正常情況下,他人的批評會引起、促使自我反思即自我批評,通過實踐的改進而導致問題的解決或狀況的改善。另一方面,每個人都具有二重性,既是批評者,又是被批評者。作為批評者與自我批評者的角色不僅相互關聯,而且在特定條件下會發生轉換。事實上,批評與自我批評在社會生活中始終存在。參與社會生活,就意味着參與批評與自我批評。區別只在於,這種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正常的積極的,還是扭曲的消極的。在當代中國,對於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社會作用需要更為自覺的認識。

以上的就是關於為什麼需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內容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