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機流明度什麼意思

投影機流明度什麼意思的答案是:發光的亮度。

投影機流明度什麼意思

光源亮度是指投影儀中的激光器、燈泡、LED燈等能為投影機提供的“最原始的發光亮度水平”。通俗一點説就是沒有經過鏡頭或者其他因素衰減過的亮度。國際上關於投影儀亮度的通用標準,沒有光源亮度一説。ANSI流明和ISO流明都是世界所公認所認可的投影儀流明的國際標準單位。其中,ANSI流明是美國國家標準化協會規定的亮度單位,ISO流明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的亮度單位。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ANSI流明:ISO流明≈1:0.8。也就是説,1000ANSI流明≈800ISO流明,換句話説,如果是相同數值,ISO流明要比ANSI流明亮。流明,光通量的單位。發光強度為1坎德拉(cd)的點光源,在單位立體角(1球面度)內發出的光通量為“1流明”,英文縮寫(lm)。

一直以來人們都習慣性地認為LCD技術誕生於日本,實際上這項技術最原始的推動者卻是美國企業。1888年澳大利亞植物學家itzer首先發現液態晶體(簡稱液晶)的存在,並開啟了之後相關的基礎研究與發展之門。1968年美國RCA公司科學家meier根據動態散射效應,將液晶做成顯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形成LCD產業的雛形,但卻一直沒有將該技術商品化。直到1973年,日本夏普成功開發出以LCD技術為顯示面板的計算器和手錶,並帶動許多廠商如日立、NEC、東芝等加入LCD產品開發生產的行列。將LCD技術應用到投影設備的是愛普生,該技術是利用液晶在電極的作用下發生排列變化,使透過LCD芯片的光源通過鏡頭投射出圖像。誕生於1989年的愛普生VJP-2000,便是全球第一台LCD投影機。儘管作為當時的最新技術,LCD投影機還是基於單片結構而存在性能和色彩方面的缺憾,開口率和分辨率都極低。直到1995年單片LCD投影機才正式投入市場,緊接着1996年又推出了3LCD技術,在穩定性和色彩表現方面有了突破。索尼也加入到研發LCD芯片的行列,但在2004年宣佈停止向外提供其生產的LCD芯片,僅供內部使用。至此,LCD投影技術被愛普生和索尼兩家所壟斷。

投影機起源皮影戲——最早的投影儀

皮影戲又名“燈影”,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並於元代時傳播到國外。這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與物剪影,通過白色隔亮幕布的反射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皮影戲時,藝人們會在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手中的戲曲人物,一邊惟妙惟肖地用當地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樂器彈奏。

整個皮影戲的表演過程離不開光,皮影戲利用的是針孔成像的原理,由於光線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着直線傳播,當光線照射到不透明物體時,就會被擋住,從而形成一片相對較暗的區域,這也就是影子。影子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僅僅只是這個物體的投影,因此會根據物體的形狀形成不同的影子,皮影戲正是利用這一原理來完成各種造型和場景的表演。

這種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吸引了無數中外觀眾,也刺激了後來投影機這一發明的萌芽的誕生。

幻燈機:投影機的前身

幻燈機是將要顯示的幻燈片,由光源通過光學器件直射到屏幕上進行顯示的設備。

1654年,德國的猶太籍人基夏爾首次記述了幻燈機的發明。由此可見,幻燈機最早是作為傳教士的傳教道具而出現的。

最初幻燈機的外殼是用鐵皮敲成一個方箱,頂部有一類似於煙筒的排氣筒,正前方裝有一個圓筒,圓筒中用一塊可滑動的凸透鏡,形成一個簡單的鏡頭,鏡頭和鐵皮箱之間有一塊可調節焦距的面板,箱內裝有光源(最初的光源是燭光)。使用時,把幻燈機置於一個黑房內,將幻燈片插入凸透鏡後面的槽中,點燃蠟燭,光源通過反光鏡反射匯聚,通過透明畫片和鏡頭,形成一根光柱映在牆幕上。

在那之後,隨着兩次工業革命促使生產力蓬勃發展,幻燈機的也享受到了工業化的成果。在接下來的時代中,幻燈機的光源改為煤氣燈,後又改為電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