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起源

對聯的起源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對聯的起源

據《淮南子》説,所謂桃符,又稱“桃梗”,是兩塊“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懸掛在正門左右門扇上用來驅鬼鎮邪的桃木板,上面分別畫着傳説中的降鬼大神“神荼(shū)”和“鬱壘(lǜ)”的神像,或者寫着他們的名字—左神荼、右鬱壘。

對聯的起源 第2張

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門神”。據史料記載,早在秦漢以前,我國中原地區民間過春節就有家家户户懸掛桃符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