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天過海的意思

瞞天過海的意思

瞞天過海意思是瞞住上天,偷渡大海。比喻用謊言和偽裝向別人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在背地裏偷偷地行動。清代無名氏將“瞞天過海”收進其所編《三十六計》中,並作為“三十六計”的第一計。“瞞天過海”的計策,古時人們早有使用,而“瞞天過海”這一詞語的形成,或與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貴徵遼事略》中薛仁貴設計讓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關。“瞞天過海”這一詞語的最先使用,應不晚於明代末年。

計謀出處

“瞞天過海”的計策,古時人們早有使用。如:春秋時代,齊姜和狐偃定計,把晉公子重耳灌醉,打發他離開齊國(見《左傳》);隋代,隋將賀若弼多次大張旗鼓地進行換防,以麻痺敵軍,最後在敵軍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指揮大軍偷襲並攻克了陳國的南徐州(見《隋書·賀若弼傳》)。“瞞天過海”這一詞語的形成,或與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貴徵遼事略》中薛仁貴設計讓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關。“瞞天過海”這一詞語的最先使用,不晚於明末阮大鋮的《燕子箋·購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瞞天過海無人問。今年大比期又臨,嗏,我只要賺幾貫銅錢養阿正。”“瞞天過海”作為“三十六計”的計名,始自清代無名氏編寫的《三十六計》。

:

相關典故

薛仁貴哄帝渡海

《永樂大典·薛仁貴徵遼事略》中的原文①

太宗分三路②…… 北路唐太宗御駕,兵三十萬。令張士貴前部總管③,取鬆亭關。路過遼東,帝歎曰:“遼河水,西去長安五千裏。”帝有悔心。數日至海岸下寨,帝視海水汪洋無窮,東望高麗④,隔海千里,如何得過?悔不納房杜之言⑤。帝宣諸路總管上御寨,問過海之計。敬德曰⑥:“乞問張士貴。”帝問張士貴曰:“卿有計否?”士貴曰:“臣當思之。”諸總管皆散。

士貴歸寨,請劉君昴議之:“帝問過海之計,敬徳以言窘我。若無,怎奈何?”君昴曰:“乞問仁貴,必有奇謀。”士貴請仁貴至帳下,謂曰:“前者公做平遼論,帝大喜。言若臨陣有折箭之功,當重賜賞。帝宣諸官入御寨,問過海之計。諸將緘口,吾當思之。公莫有其術,教三十萬軍渡海?”仁貴見問,叉手遂言:“告總管:今天子只憂大海為阻,難徵高麗。仁貴用一計,教千里海水,只來日不見了半點兒。上至太宗,下至小卒,如登平地,安穩過海。意下如何?”張士貴欠身離座,下帳執仁貴之手,言:“引你去御寨見帝,慢慢説道甚。”仁貴附耳低言道與,士貴大喜。

諸總管來見帝,太宗再問過海之計有無。近臣奏曰:“有一豪民,近居海上,特來見駕。言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獨備之。”帝大喜,宣老人至帳上[此老人乃薛仁貴假扮],問其言。帝領百官隨海邊來,見其萬户皆一彩帳遮圍。其老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皆彩繡幕,地鋪茵褥。帝坐。百官進酒,帝喜。但覺風聲四面,波響如雷。杯盞傾側,身居動搖良久。帝不曉,令近臣揭幕視之,但見清清海水無窮。帝急問曰:“此是何處?”張士貴起而奏曰:“此乃臣過海之計。得一風勢,三十萬軍乘船過海,至東岸矣。”視之,果在船上。

註釋

①永樂大典: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初名《文獻大成》,編撰於明永樂年間,今存不到800卷。

薛仁貴徵遼事略:約為元初人的話本小説,撰述者不詳。其中薛仁貴哄帝渡海及張士貴迫害薛仁貴的情節純屬虛構。

薛仁貴:唐大將。名禮,字仁貴。生卒年份614—683。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太宗時應募從軍,因功升為右領軍中郎將。先後參與對鐵勒、高麗和吐蕃的戰爭,歷任右威衞大將軍兼安東都護、右領軍衞將軍、代州都督等職,封平陽郡公。

②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生卒年份599—649。唐高祖李淵次子。公元626年發動玄武門之變,得為太子,繼帝位。公元626—649年在位。創造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③張士貴:唐代名將。生卒年份586—657。在完成唐朝統一大業和邊境擴張的戎馬生涯中屢立戰功。歷任右光祿大夫、右屯衞大將軍、左領軍大將軍等職,並被封為虢國公、勛國公。但在平定遼東時,因其婿何宗憲冒領大將薛仁貴之功被累,降職隨軍,平遼後始官復原職。病逝後諡荊州都督,陪葬太宗昭陵

④高麗:曾在朝鮮半島與新羅百濟形成三國鼎立之局面。668年為唐和新羅聯軍所滅。

⑤房杜:房玄齡和杜如晦之合稱。

房玄齡(579—648):唐初大臣。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協助李世民謀劃統一,取得帝位。與杜如晦、魏徵等同為唐太宗的重要助手。歷任秦王府記室、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封樑國公。太宗徵高句麗時,他留守京師。病逝後陪葬昭陵。

杜如晦(585—630):唐初大臣。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助李世民取得帝位。歷任陝東道大行台司勛郎中、天策府從事郎中、太子左庶子、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等職。病逝後獲贈司空,封萊國公。太宗崩後陪葬昭陵。

⑥敬德:唐初大將。複姓尉遲,名恭,字敬德。生卒年份585—658。朔州善陽(今山西朔州)人。曾助李世民奪取帝位。歷任涇州道行軍總管、襄州都督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