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的故事是怎樣的

草木皆兵的故事是怎樣的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誰

草木皆兵主人公:苻堅

草木皆兵的意思明白的人不少,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誰?明白的不必須很多,東晉時代,秦王符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符堅率領步兵、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符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

誰料,符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擊敗,擁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鋭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恐萬狀,紛紛逃跑。此時,符堅在壽春城上望見晉軍隊伍嚴整,士氣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見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士兵一樣。符堅回過頭對弟弟説:“這是多麼強大的敵人啊,怎樣能説晉軍兵力不足呢?”他後悔自我過於輕敵了。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誰

出師不利給符堅心頭蒙上了不樣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這時晉軍將領謝玄提出要求,要秦軍稍往後退,讓出一點地方,以便渡河作戰。符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理解了晉軍的請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下,秦軍如潮水一般潰不成軍,而晉軍則趁勢渡河追擊,把秦軍殺得丟盔棄甲,屍橫遍地。符堅中箭而逃。

這個故事出自《晉書·符堅·載記》,成語“草木皆兵”也由此而來。這個成語形容人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這種心理累積起來有時會產生很嚴重的後果。

我們都很熟悉《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她由於自我早失親人,寄住在賈府這個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大家庭中,日益變得多愁善感,敏感多疑,隨隨便便的一句閒話都以為是別人在中傷她。她的這種敏感多疑使得她見花落淚,聽雨哭泣,久而久之,她便由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失去了卿卿性命,令人扼腕歎息。

現代社會日新月益的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壓力更是巨大,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調整心態,以豁達的姿態應對人生,別犯草木皆兵的低級錯誤。但人在遭受突如其來的鉅變時最容易神經過敏,這時,人對事情的決定就會出現很大的偏差。這是由於變故在人的心理上留下的烙印太深刻了,從而使人的思維服從於心裏的暗示。這種心理暗示就是一種錯覺。

錯覺是對客觀事物的錯誤感知,屬於一種歪曲的知覺,也就是把實際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為與原先完全不相符的事物,來揭祕吧提醒大家別犯了草木皆兵的錯誤。

閲讀精選(2):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誰?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誰?公元4世紀下半期,前秦皇帝苻堅統一了北方黃河流域。符堅因此躊躇滿志,欲圖以“疾風之掃秋葉”之勢,一舉蕩平偏安江南的東晉,統一南北。

公元383年5月,苻堅徵集了80多萬人的軍隊開始進攻東晉。東晉王朝在強敵壓境,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以丞相謝安為首的主戰派決意奮起抵禦。當時,晉軍將領是謝石、謝玄和劉牢之,總數只有8萬人。

秦軍前鋒苻融攻佔壽陽(今安徽壽縣)後,苻堅親自率領八千名騎兵抵達這座城池。他聽信苻融的決定,認為晉兵力不足,不堪一擊,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只要他的後續大軍一到,必須可大獲全勝。於是,他派一個名叫朱序的人去向謝石勸降。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誰?朱序原先是東晉的官員,對東晉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見到謝石後,報告了秦軍的佈防、兵力狀況,並推薦晉軍在前秦後續大軍未到達之前襲擊洛澗(今安徽淮南東洛河)。謝石、謝玄經過一番商議,就派北府兵名將劉牢之率領精兵五千人,先對洛澗的秦軍發起突然襲擊。守在洛澗的秦軍,不是北府兵的對手,勉強抵擋一陣,就潰不成軍了。

洛澗大捷,大大鼓舞了晉軍的士氣。謝石、謝玄一面命令劉牢之繼續援救硤石,一面親自指揮大軍,乘勝前進,直到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壽縣南)東岸。於是,把人馬駐紮在八公山邊,和駐紮壽陽的秦軍隔岸對峙。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誰?苻堅得知洛澗兵敗,晉兵正向壽陽而來,大驚失色,立刻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親自觀察淝水對岸晉軍動靜。當時正是隆冬時節,又是陰天,遠遠望去,淝水上空灰濛濛的一片。苻堅在城樓上一眼望去,只見對岸晉軍一座座的營帳排列得整整齊齊,手持刀槍的晉兵來往巡邏,陣容嚴整威武。再往遠處看,對面八公山上,隱隱約約不明白有多少晉兵。其實,八公山上並沒有晉兵,但是是苻堅心虛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晉兵了。隨着一陣西北風呼嘯而過,山上晃動的草木,就像無數士兵在運動。苻堅頓時面如土色,驚恐地回過頭來對苻融説:“晉兵是一支勁敵,怎樣能説它是弱兵呢?”

出師不利給苻堅心頭蒙上了不祥的陰影,他令部隊靠淝水北岸佈陣,企圖憑藉地理優勢扭轉戰局。兩軍對峙時間一長,就會對晉軍不利。於是,謝玄用激將法讓苻堅後撤,以便讓晉軍渡過淝水,決一死戰。苻堅暗笑晉軍將領不懂作戰常識,想利用晉軍忙於渡河難於作戰之機,給它來個突然襲擊,於是欣然理解了晉軍的請求。

約定渡河的時刻到了,苻堅一聲令下,苻融就指揮秦軍後撤。他們本來想撤出一個陣地就回過頭總攻。沒料到許多秦兵一半由於厭惡戰爭,一半由於害怕晉軍,一聽到後撤的命令,撒腿就跑,再也不想停下來了。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誰?謝玄率領八千多騎兵,趁勢飛快渡過淝水,向秦軍猛攻。此時,朱序又乘機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前秦軍隊頓時大亂。晉軍趁機渡過了淝水,秦兵拼命逃跑,苻堅被箭射傷,只帶了十多萬人逃回長安。

這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北方又重新分裂。

閲讀精選(3):

草木皆兵的主人公是東晉時秦國的大將苻堅。

草木皆兵(cǎomùjiē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來源:《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鋭;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另見:“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成語解釋

【漢語文字】草木皆兵

【漢語讀音】cǎomùjiēbīng

【解釋】: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是個成語,八字連同能夠,只用後四字也行,是形容人在十分驚恐之時,稍微有些風吹草動,就認為那些草是兵,便緊張害怕得要命,常形容失敗者的恐懼心理。

要注意成語中的“唳”字,不一樣於眼淚的“淚”,粵語兩字讀音相同,普通話“唳”不讀“淚”,而讀“立”了。此字可解作鳥兒鳴叫之聲,“鶴唳”當然本指仙鶴鳴叫,但泛指鳥兒鳴啼。

【舉例】這一天大家都是驚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無動靜。(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九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神經過敏

【同義詞】杯弓蛇影、風聲鶴唳、疑神疑鬼、滿腹疑團

【反義詞】若無其事,鎮定自若、堅如盤石、巋然不動

【結構】主謂式成語,

【詞性】中性成語

【燈謎面】綠林軍

【來源】故事出自《晉書·苻堅·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