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程學院是幾本大學

二本。長春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多學科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與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是吉林省重點建設大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應用型A類建設高校,學校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授權點)立項建設單位、歐盟“伊拉斯謨計劃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項目”實施高校、全國應用型高校聯盟發起單位、CDIO工程教育聯盟、中國電力高校聯盟成員單位。

長春工程學院是幾本大學

學校溯源於1951年建國初期,長春土木建築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先後成立,三校幾經易名,隸屬關係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水利電力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上世紀60年代,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升格更名為吉林水利水電學院,三校舉辦本科教育。1997年,三校均成為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2000年,三校合併組建長春工程學院。

據2021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涵蓋工學、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5個學科門類;16個碩士研究生專業培養方向;6個省特色高水平學科。設有19個教學院(部),開設59個本科專業,48個本科招生專業。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地方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10個專業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7個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2個國家CDIO試點專業,1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5個省級品牌專業,7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五年以來,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594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國家級重點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379項;教育部產學研合作育人項目46個,吉林省合作育人項目11個;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18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獲省級以上競賽獎3000餘項,其中,國家級特等獎1項,國家級三等獎400餘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15部;建成省“金課”5門、省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6門、省級優秀課程52門、省級學科育人示範課程2門、省校級校企共建課程42門。

長春工程學院是幾本

長春工程學院是二本。長春工程學院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深厚建築、水利、電力、地質等基礎工業行業背景及鮮明辦學特色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具備高水平運動隊招生資格,是首批試辦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的全國五所大學之一,曾是具有國防生招生資格的全國百所大學之一。

學校現有湖東和湖西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8萬_,各類校舍總建築面積46.3萬_,圖書館擁有中外文紙質圖書176.43萬冊、電子圖書125.69萬種。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30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986人,80%以上為“雙師雙能型”教師,正高級職稱136人,副高級職稱35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18人。58人被相關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長春工程學院是本科嗎 是本科還是專科

一、長春工程學院是本科嗎 長春工程學院是本科大學,該校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也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 二、長春工程學院簡介 長春工程學院是吉林省屬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學。

學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與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高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實施高校。

學校具備高水平運動員招生資格,是首批試辦邊防子女預科班的全國五所大學之一,是吉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吉林省精神文明標兵單位。 一、歷史沿革 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新中國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為在短時期迅速恢復和建立國家基礎工業體系,經東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業部籌劃和批准,分別成立了長春土木建築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學校均幾經易名,隸屬關係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和水利電力部管理,為冶金建築、冶金地質和水利水電行業培養專門技術人才。

1984年到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三所學校分別升格為長春建築專科學校、長春冶金地質專科學校和東北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在此後十餘年的辦學歷程中,三所學校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為推動我國高等工程專科教育發展,積累和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有4項教學改革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務處曾兩次被教育部評選為“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選確定為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在當時全國高等專科教育改革和建設中發揮了帶頭和示範作用。

1996年開始,三所學校陸續招收並培養建築工程等16個專業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長春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長春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長春水利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長春工程學院。合校以來,學校辦學規模得到擴大,教育事業快速發展,辦學水平不斷提高,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建成了以建築、地質、水利、電力、機械、電氣工程等工科專業為主,工、管、理、藝、文等學科門類交叉共存的人才培養結構和具有應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學型大學,凝練形成了“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為主線,努力培養面向基礎工業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特色。

學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省教育廳、長春市委市政府授予“模範單位” “文明單位標兵”“先進黨委”“吉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等稱號。2017年,學校被吉林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狀”稱號。 2007年2月,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學校成為全國具有國防生招生資格的百所大學之一。

2011年9月,學校被教育部正式批准為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學士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獲得水利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領域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並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 2017年8月,吉林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簽署共建長春工程學院協議,學校成為省部共建高校。 2018年1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新工科”綜合改革類項目實施高校。

二、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湖東校區和湖西校區兩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8萬㎡;各類校舍總建築面積46.3萬㎡;運動場地總面積7.8萬㎡;固定資產總值8.7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億元;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277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1119種、電子期刊17842種;校園網覆蓋全校;建有84個實驗室和計算機基礎訓練中心、工程訓練中心、電力系統仿真實踐教學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藝實踐教學基地、巖土工程與鑽探實踐教學基地、電廠仿真實踐教學基地、服裝工藝實踐教學基地、現代商務模擬實踐教學基地與管理工程實踐教學基地等校內綜合性實習實訓基地,建有140個校外實習基地;建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建有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6個。 學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電氣工程3個一級學科及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3個二級學科為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立項建設學科;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能源與動力工程、測繪工程等8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勘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價、測繪工程7個專業為國家級、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專業;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2個專業為國家CDIO試點專業;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工程造價5個專業為省級品牌專業;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造價、能源與動力工程7個專業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三、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231人,“”專家1人, 2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5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級專家,5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高校學科領軍教授,7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新世紀人才,6人被遴選為吉林省春苗人才,10人被遴選為吉林省級主講教授、教學名師和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被遴選為吉林省“長白山技能名師”,7個教學團隊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個科研團隊被遴選為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1個合作共建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8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6人曾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58人被中國科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高校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四、人才培養 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兼有碩士研究生、高職專科、留學生、預科生及成人繼續教育,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6000餘人。

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與工程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研究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工程訓練中心、繼續教育學院等17個教學單位,擁有54個本科專業,21個專科專業。 在長期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篤行務實、艱苦奮鬥、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光榮傳統,發揚“重教崇實、和諧創新”的優良校風,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視為辦學的生命線,始終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綜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終堅持以應用能力和工程素質培養為主線,積極推進各項教學建設與改革,專心致力於培養“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好、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科專業建設成效顯著,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和讚譽。 “十二五”以來,學校生源質量和就業質量不斷提高,在吉林省本科最低錄取分數穩居在省屬高校前列,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60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近14萬名專業技術人才,為發展我國建築、地質、水利、電力等基礎工業行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中國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築工地、金屬礦山、水電工程和電力工業的地方,就有長春工程學院畢業生的身影和業績。 五、教研與科研 學校高度重視教學研究與改革對教學工作的先導和促進作用。“十二五”以來,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594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省部級課題196項;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8項;獲省級及以上教育技術成果獎10項;出版教材和專著115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優秀課程24門。

學校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積極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努力為吉林經濟社會發展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貢獻。學校現建有配電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築能源供應及室內環境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水工程安全與災害防治工程實驗室、吉林省土木工程抗震減災重點實驗室、吉林省城市發展研究中心、汽車集成製造技術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防災減災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城市污水處理重點實驗室、吉林省配電設備自動化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吉林省寒區住宅建設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油頁巖鑽探與環境保護工程實驗室、吉林省汽車零部件製造在線檢測產業公共技術研發中心、汽車零部件檢測中心、吉林省智能電網測控技術與數據分析工程實驗室和東北地域裝飾文化研究中心等19個省級科研平台;學校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基地42個。 “十二五”以來,我校教師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00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6項、省部級課題312項;合作承擔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課題1項;轉化授權專利8項。

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37項;發表論文3400餘篇,其中SCI、EI等收錄論文847篇。 六、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西班牙羅維拉•維爾吉利大學、俄羅斯阿穆爾共青城國立技術大學、德國雅德應用科學大學、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韓國蓮庵工業大學、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大同大學和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等國家(地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際聯繫和學術交流關係,並互派專家、學者、留學人員進行學術交流,開展教育和科研合作。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先後與英國西蘇格蘭大學合作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專業教育項目、與俄羅斯南俄國立技術大學合作開辦了能源與動力工程本科專業教育項目。 學校設立了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專項經費,選派中青年教師出國進修。

近5年來,共選派100餘名教師赴英國、美國、俄羅斯、韓國、丹麥、日本、德國、荷蘭、台灣等國家(地區)高等院校進行訪學、交流或進修。 學校十分重視保持和加深與冶金、有色金屬、建築、水利、電力等行業企業的傳統聯繫和友誼,不斷鞏固和擴大產學研合作教育領域。新形勢下,學校將以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奮鬥目標,努力為發展我國基礎工業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長春工程學院是一本還是二本

教育部並沒有明確給出該學校是幾本,但是由於它在全國基本都是本科二批招生,所以我們通常認為長春工程學院是二本大學。長春工程學院,成立於1951年,有湖東和湖西兩個校區,是一所坐落于吉林省長春市的省屬普通高校,開設有59個本科專業,其中土木和水利為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領域;更有多門學科榮獲優勢特色學科、立項建設學科等稱號,具體如下:學校有東區西區兩個圖書館,更建有240個校外產學研合作基地以及建成校內實驗實習基地204個;校訓為:明德致遠、篤行務實,校風為:重教崇實、和諧創新,有意向的同學可以嘗試報考。

長春工程學院是幾本院校?

目前根據教育部公開信息規定,已經沒有明確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長春工程學院是一所理工類院校,有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間工程、智能建造、建築工程技術等專業,建校71年。

                                  長春工程學院簡介長春工程學院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理學、藝術學、文學等多學科發展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

學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與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新工科、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是吉林省重點建設大學、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應用型A類建設高校,學校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授權點)立項建設單位、歐盟“伊拉斯謨計劃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項目”實施高校、全國應用型高校聯盟發起單位、CDIO工程教育聯盟、中國電力高校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溯源於1951年建國初期,長春土木建築高級職業學校、長春測量地質技術學校和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先後成立,三校幾經易名,隸屬關係和辦學層次多次變更,主要歸屬原冶金工業部、水利電力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上世紀60年代,長春水力發電工程學校升格更名為吉林水利水電學院,三校舉辦本科教育。1997年,三校均成為全國示範性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

2000年,三校合併組建長春工程學院。十二五”以來,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594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省部級課題196項;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獎8項;獲省級及以上教育技術成果獎10項;土版教材和專著115部:建成省級精品課程6了、省級優秀課程24門。 長春工程學院的王牌專業土木工程、自動化、西氣工程是該校的王牌專業,不僅僅每年報考人數較多,而且每年的就業率也極高,如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大多進入各企業進行建築物與構築物的構造與設計、製成等。

                                  師資隊伍據2021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教職員工1300餘人,其中專職教師千餘人,80%以上為“雙師雙能型”教師,正高級職稱135人,副高級職稱35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09人,博士研究生導師9人。有博士學位264人,具有碩士學位712人。其中,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9人,吉林省高級專家4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9人,吉林省省級主講教授1人;吉林省教學名師和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58人被中國科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等聘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22人獲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12人被評為省市級勞動模範;1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院系專業據2021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機電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能源動力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環境工程學院、勘查與測繪工程學院、計算機技術與工程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研究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工程訓練中心、繼續教育學院、BIM技術產業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吉林應急管理學院等20個教學單位。科研平台                                   據2021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24個省級科研機構,1個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3個合作共建省級協同創新中心,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基地240個。科研成就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五年以來,學校教師主持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千餘項,縱向科研課題750餘項,橫向課題28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6項、省部級課題312項;合作承擔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課題1項;轉化授權專利8項。

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47項;發表論文3632篇,其中SCI、EI等收錄論文847篇。教學成果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近五年以來,全校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主持或參加了594項各級各類教研教改課題,其中國家級重點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379項;教育部產學研合作育人項目46個,吉林省合作育人項目11個;獲得吉林省教學成果獎18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獲省級以上競賽獎3000餘項,其中,國家級特等獎1項,國家級一、二、三等獎400餘項。該校共設有兩個校區,校區環境優美,教育設施完善,而且師資力量較為雄厚,其中有數名高級人才和高級專家。該校與國外著名大學如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英國蘇格蘭大學、羅威拉維爾吉利大學等院校都着密切的合作關係,並且經常互派專家、學生、老師進行學術上的交流,不僅僅為老師還為學生提供了較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