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發生在哪個朝代

東漢、魏、西晉。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

三國演義分前後三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在東漢末年,主要是各諸侯羣雄爭霸,後逐漸穩定大致三分。

三國演義發生在哪個朝代

第二階段,是曹丕,劉備,孫權先後稱帝,這一時期的正統王朝有分歧,大部分歷史學家以魏為正統,以魏代漢,不過由於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不少人也認為蜀漢才是正統。後來晉代魏也側面説明了這一問題。第三階段是晉代魏,晉朝是公認的正統王朝,所以三國演義是從 東漢—魏—西晉,橫跨三朝。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兩漢。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西漢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於鄗城,後定都於雒陽,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枱權力得到提升。

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漢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後,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北朝第一個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自治區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接受孝靜帝禪讓,建立北齊。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結束。 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西晉(265年—317年 ),是中國歷史上三國時期之後的統一王朝,首都洛陽。從晉武帝建國開始,傳四帝,國祚51年,與後來的東晉合稱晉朝。西晉是魏晉南北朝長期分裂時期中的短暫統一,所謂“曇花一現”。三國末期,司馬懿與司馬師、司馬昭二子都是曹魏權臣。

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於265年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權,改國號為晉, 定都洛陽。晉280年滅孫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中國。據現代學者推測,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中國人口恢復至3500萬人,形成“太康盛世”的局面。

三國演義發生在什麼時期?

《三國演義》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演義故事主體起於黃巾起義(公元184年至公元188年), 終於孫皓歸降司馬炎(公元280年),至此三家歸晉,天下重歸一統。東漢末年,山河動盪,劉漢王朝氣數將盡。

內有十常侍顛倒黑白,禍亂朝綱。

外有張氏兄弟高呼“蒼天已死,黃巾當立”的口號,掀起浩大的農民起義。一時間狼煙四起,劉家朝廷宛如大廈將傾,岌岌可危。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曹操(鮑國安 飾)、公孫瓚、袁術、袁紹、呂布(張光北 飾)、劉備、孫策、關羽、張飛、諸葛亮(唐國強 飾)等各路豪傑不斷湧現,從羣雄逐鹿到赤壁之戰,從魏蜀吳三國鼎立到三分歸一統,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的大幕緩緩拉開……本片根據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改編。

三國演義講的是什麼朝代的事

《三國演義》歷經朝代:東漢——魏——西晉,橫跨三朝。《三國演義》故事開始黃巾兵起義,結束於司馬氏滅吳開晉,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漢、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展現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併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擴展資料《三國演義》在創作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依史以演義 ,作者的創作目的是描繪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其間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意圖十分鮮明。

小説的敍事起於漢靈帝中平元年(184),終於晉太康元年(280),比較完整地敍述了漢、魏、吳三國興起、發展及滅亡的歷史。小説借鑑了編年體史書的編著模式,以三國紛爭的歷史進程為主線,以王業興廢為焦點,把近百年的歷史故事有機地組織在一起。主要寫了三國時期的政治和軍事鬥爭,而作者的興趣則在於揭示這個時期的各個軍事集團如何興、如何亡。如前33回的主要內容是漢末的羣雄爭霸,矛盾的焦點是曹操和袁紹兩大集團的鬥爭,作者對二人作了多方面對比,重點則是對興亡教訓的總結,順民心、得人才、有謀略者得天下,這是作者表達的主要思想。

後十五回寫三國的覆滅,主要展現的是三國各自的內部矛盾,尤其是對司馬篡魏、後主信讒、孫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寫,情節雖然簡略,但着眼點仍在如何興、如何亡。作者以寫實的態度,比較客觀、完整地展現了這百餘年的歷史過程,其中對歷史經驗教訓的總結,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啟示,因此具有極大的魅力。在創作上,《三國演義》繼承了傳統史學的實錄精神,“七實三虛”可以説是該書取材的基本原則,小説中雖有不少虛構成分,但大的歷史事件皆取之於史冊,主要人物的性格、經歷也基本符合史實。

三國演義是哪個朝代的

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三國演義分前後三個階段,前一階段是在東漢末年,主要是各諸侯羣雄爭霸,後逐漸穩定大致三分。

第二階段,是曹丕,劉備,孫權先後稱帝,這一時期的正統王朝有分歧,大部分歷史學家以魏為正統,以魏代漢,不過由於三國演義的巨大影響不少人也認為蜀漢才是正統。

個人認為魏更像正統王朝,後來晉代魏也側面説明了這一問題。第三階段是晉代魏,晉朝是公認的正統王朝,所以三國演義是從 東漢——魏——西晉,橫跨三朝!擴展資料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

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

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三國演義》朝代是什麼?

《三國演義》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演義》這本小説主要描寫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説了東漢末年的羣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三國演義》這本小説主要是以魏、蜀、吳三國之間的鬥爭為脈絡,整個故事構架十分宏大,小説時間前後貫穿長達近百年,當中涉及的人物與事件也十分錯綜複雜,但是對於小説情節的敍述,作者卻處理的井井有條,並且非常完整嚴密,即環環緊扣,又跌宕起伏,十分扣人心絃。

文學特色《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通過魏、蜀、吳三國的故事,揭示了“話説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發展規律。

三國演義是哪個朝代的?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元末明初小説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幷州太原府人。

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鬥爭。

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羅貫中編著的小説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説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羅貫中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除小説創作外,尚存雜劇《趙太祖龍虎風雲會》。

三國演義是什麼朝代

三國演義歷經朝代:東漢——魏——西晉,橫跨三朝。《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説了東漢末年的羣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羣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鋭,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羣雄割據,多年戰亂後朱元璋剿滅羣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瞭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並希望結束動盪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戰亂終於在此劃下句點,西晉開拓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一統的局面。

擴展資料:《三國演義》成書過程:元末明初,羅貫中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礎上,吸收民間傳説和話本、戲曲故事,寫成《三國演義》。現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稱為嘉靖本,題“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繼嘉靖本之後,新刊本大量出現,它們都以嘉靖本為主,只做了些插圖、考證、評點和文字的增刪、卷數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

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對嘉靖本《三國演義》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等,內容沒有大的改動。《三國演義》所展現的文化與精神:《三國演義》以人物為載體形象地衍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義、禮、智、信、勇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因素。

小説中的劉備就是“仁”的代表,關羽是“義”的代表,張飛是“勇”的代表,諸葛亮是“智”的代表,趙雲是“忠”的代表等等。劉備是小説裏的中心人物,也是中國文化精神中“仁”的體現者。作品不僅通過大量的具體故事和人物評價刻畫了劉備抱負遠大、恭己待人和城府很深的性格特點,最主要的還是渲染了劉備寬厚仁義的特點:《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把劉備這一人物形象作為一個“仁”的典型來塑造的,“仁”是劉備性格的基凋,而劉備這一人物形象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的化身,是“仁”的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