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佔地面積是多少?

天安門佔地面積是多少?的答案是:4800平方米。

天安門

(一)天安門城樓

1、歷史沿革

天安門城樓建成於明永樂18年(1420年)。初建時,城台開有五門,上部門樓面闊五間,重檐歇山頂。重檐中間懸“承天之門”匾額,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

承天門門樓在明天順元年(1457年)被火燒燬,至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承天門再次毀於戰火。

清順治八年(1651年),按照明代建築規制重建承天門後,改稱為“天安門”。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天安門進行過多次大規模修繕與改造。對門樓內全部木構件都做了防腐、防火處理;安裝了電梯、照明、供暖、通信、攝影等設施;在天安門前東、西兩側增建觀禮台等。

現在天安門城樓正中大門上方掛有一幅巨型毛主席畫像,畫像高6米,寬4.6米,加上相框總重約1.5噸,每年國慶節前都重新繪製。開國大典時,天安門上懸掛的第一幅毛主席畫像為頭戴八角帽的形象,作者是周令釗。現在的畫像工作由北京美術公司的畫家擔任。

天安門城樓重檐正中懸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以周令釗和張仃的創意為基礎,最終由樑思成完善設計。國徽圖案由天安門、國旗、齒輪、麥稻穗、紅綬帶組成。天安門城樓內以屏風分隔成五個空間,其陳設是按照開國大典時的環境佈置的。

1988年元旦,為迎接龍年旅遊年,天安門城樓正式對外開放。

2、規模和佈局

天安門佔地面積4800平方米,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後,高度為34.7米。)

城台下部為漢白玉須彌座。上部為城台主體,外面包砌山東臨清官窯燒製的城磚,城磚外抹灰,再塗以紅色顏料。城台正面開有五個鍋底券(俗稱桃尖券)門洞,正中的御路門洞最寬、最高,其餘的門洞尺寸自中央向兩側遞減。

城樓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頂上覆蓋黃色琉璃瓦。大殿由60根紅漆立柱支撐,殿內鋪設蘇州、江寧等地燒製的金磚。

“九”這個數字在天安門中隨處可見:如城樓面闊九間;檐角小獸9只;門窗共36扇,為四“九”,城台券門每扇門的門釘為81顆,為九“九”等;以喻天數。

3、功能用途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的正門。明清時期凡遇國家大典,如皇帝登基、冊立皇后、冊立太子、命將出徵等,都要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隆重的頒詔禮。

頒詔時,皇帝御太和殿,內閣大學士從太和殿內的黃案上捧詔書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禮部官員。禮部官員先將詔書放在丹陛正中的黃案上,行禮後再置於雲盤內,捧出午門放入龍亭。鑾儀衞校衞將龍亭抬往天安門城樓之上,奉詔官捧出詔書,由宣詔官在宣詔台宣讀,文武百官在金水橋南跪聽。之後,奉詔官將詔書從天安門城樓上降下,禮部官員用朵雲漆盤承接後,放入龍亭內抬往禮部。禮部負責將詔書用黃紙謄寫若干份,分送各省,頒佈天下。明代頒詔,用龍頭杆系黃絲繩栓詔書降下;清代改用木雕金鳳口銜詔書由上而下,俗稱“金鳳頒詔”。

明清兩代,每逢圜丘壇祭天、方澤壇祭地、祈谷壇祈谷、先農壇耕耤田、御駕親征等,皇帝和隨從人員都從天安門出入。

(二)天安門前設施

1、外金水橋

天安門前外金水河上跨七座並列的三孔拱券式石橋。中間五座分別與天安門城樓的五個門洞相對。正中為御路橋,供帝后行走;兩側為皇族橋,供宗室王公行走;黃族橋左右兩側為品級橋,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另外兩座為公生橋,分別位於太廟(今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和社稷壇(今中山公園)南大門前,專供四品以下官員、兵弁、工役等行走。

外金水橋中御路橋最長、最寬,橋欄望柱上雕雲龍紋飾。其他橋的長度與寬度依次遞減,望柱形制為仰蓮寶珠式,上面刻陰線24道,又稱“二十四氣”式。

2、華表

天安門城樓前後各有一對明成化元年(1465年)的漢白玉華表,每座華表高約10米,重達20噸。華表由三部分組成:底部是圍繞有護欄的八角形台座;中間柱身通常雕有盤龍和朵雲,柱頭橫插雲板;頂部承露盤上有一蹲獸,俗稱“望天吼”。

華表通常置於宮殿、陵墓、壇廟前後,也立於橋頭、渡口、關津等處,起着美化和標誌的作用。華表起源於“表木”,立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稱。立在墳墓神道兩側的稱為“墓表”,立在交通要道和驛站作為路標使用的稱為“路表”或“桓表”。其中雕刻華麗的便稱為“華表”。也有華表源於誹謗木的説法(誹謗木是古代君王虛心納諫的意思)。

3、石獅

天安門前有兩對雕刻於明永樂年間的漢白玉石獅,它們分別位於外金水河南北兩岸。東側的都是雄獅腳踏繡球,寓意一統寰宇;西側的都是雄獅腳踩幼獅,寓意子孫綿延。兩對石獅的頭部都歪向內側,以示保衞御路。石獅為鎮物,一般置於大門前。

三、明清時期的天安門廣場

(一)“T”字形廣場

明代承天門廣場是用紅色宮牆圍成的“T”字形廣場,其東端為長安左門,西端為長安右門,南端為大明門,北端為承天門。從承天門到大明門這條南北走向的道路被稱為“御路”。外金水河以南,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之間,東西長約370米,南北寬約80米的地方全部用石板鋪砌,稱為“天街”,是頒詔時官員跪聽之地。天街中部與中央御路連成一體,其圍牆與皇城城牆相接。清代廣場佈局沒有大的改動,只是將大明門改稱大清門,承天門改稱天安門。

(二)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

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分別位於太廟前和社稷壇前的長安街上,門為東西向,券門三間,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磚石結構,單檐歇山頂。1953年,為改善日益擁擠的交通狀況而將此二門拆除。

長安左門俗稱“龍門”。在故宮太和殿舉行“金殿傳臚”儀式後,禮部官員把進士皇榜張掛在長安左門外臨時搭建的“龍棚”裏,新科進士們均由長安左門出皇城依次看榜。五行方位中東方屬木,主生;四象中東方為青龍,皇城前廣場東門上應天象,“一登龍門身價百倍”,故名。此外,長安左門內千步廊拐角處,還是“吏、兵二月選官摯籤”(選拔官吏)及禮部“磨勘”(複查鄉試、會試試卷及考生資格)的地方。

長安右門俗稱“虎門”,每年8月份,皇帝詔令三法司(刑部、大理寺、督察院)會同王公大臣,在長安右門內千步廊拐角處集中會審未決死囚案件。霜降以後,刑部監獄內的死刑犯從長安右門外下囚車,由南門洞進入,在長安右門內千步廊拐角處一字排開,跪在公案前聽候審問。案件呈送皇帝最終裁決。五行方位中西方屬金,主殺;四象中西方為白虎,故長安右門俗稱“虎門”。

(三)千步廊

位於廣場御路的東西兩側,南北方向為通脊連檐廊房,各110間。到天街南側向東、西方各延伸34間,東至長安左門,西至長安右門,總共有廊房288間。民國初年千步廊被拆除。

御路東側千步廊外為户部米倉,御路西側千步廊外為工部木倉。

(四)大明門

位於“T”字形廣場南端,明代稱“大明門”,清代稱“大清門”,1912年改名為“中華門”。

大明門是磚石結構,單檐歇山頂,券門三間,門前石獅一對,左右立下馬碑各一座。明永樂年間建成時,大學士解縉題寫門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清代沒有改動。

1958年,天安門廣場擴建時將此門拆除。1976年,在此處建造了毛主席紀念堂。

(五)廣場兩側

天安門廣場兩側宮牆外(今中國國家博物館一帶),基本上是各文職機關所在地。明代設吏部、户部、禮部、兵部、工部、宗人府、鴻臚寺、欽天監、太醫院等,清代增設了翰林院等。

天安門廣場西側宮牆外(今人民大會堂一帶),大體上是武職和司法機關所在地。明代設有五軍都督府、錦衣衞、太常寺、通政使司等,清代改設鑾儀衞、太常寺、通政司、督察院、大理寺、刑部等。

(六)正陽門

位於大明門南側、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陽”是取“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之意。

明清時期,正陽門包括城樓、箭樓、甕城、甕城內的關帝廟和觀音廟、甕城前的正陽橋與五牌樓,它們共同構成北京內城正南一組壯觀的建築羣。其中城樓高40.36米,箭樓設有箭窗94個,均是內城各城門中最高大宏偉的城樓和箭樓。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正陽門被八國聯軍炮火擊毀。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重修正陽門城樓。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重修正陽門箭樓。

在正陽門城樓與大明門之間,有一個百步見方的小廣場。廣場上石護欄的通道呈“十”字形,稱為“棋盤街”。棋盤街南連正陽門,北接大明門,東、西分別通往東江米巷(今東交民巷)和西江米巷(今西交民巷)。因明清兩代不準平民從皇城中間穿行,棋盤街便成為當時北京東、西城市民來往的交通要道。

天安門佔地面積是多少?

四、今日天安門廣場

今日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佔地面積44萬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廣場的北端是天安門城樓,自北向南依次是長安街、國旗旗杆、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正陽門城樓。中國國家博物館居其東,人民大會堂居其西,整個廣場氣魄宏大,無與倫比,是國內外遊客嚮往的地方。

(一)長安街

明清時期長安街以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為界分為東、西兩段。東長安街從長安左門至東單牌樓,西長安街從長安右門至西單牌樓。1966年,長安街成為一條橫貫北京城東西的交通大道。如今的長安街向東延伸到通州區,向西延伸到石景山區,平均寬度70米,最寬處100米,長度46千米。

(二)國旗、旗杆、升(降)國旗儀式

1、國旗

1949年9月27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提案。國旗圖案的設計者是曾聯鬆。

在開國大典上,由毛澤東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如今這面紅旗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內。

2、旗杆

1991年,我國政府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為適應新的升(降)國旗儀式的要求,對旗杆基座和旗杆進行了改造,改建工程於1991年5月1日竣工。

改建後的旗杆基座面積由原來的4平方米增加到36平方米,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周圍有2米寬的通道。基座外環鋪2米多寬的赭紅色花崗巖,最外層為5米寬的綠化帶。綠化帶外的護欄由56個金色銅製隔離墩組成,象徵56個民族團結在國旗下。

新旗杆由無縫鋼管制作,從原來的22.5米增高到32.6米,分4節組裝,重達7噸。

3、升(降)國旗儀式

自1991年5月1日起,在天安門廣場開始執行北京市政府頒佈的升(降)國旗儀式的新規定,儀式分為節日和平日兩種。逢國家重要慶典或每月1日,舉行節日升(降)國旗儀式。屆時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國旗護衞隊官兵36人和軍樂隊員62人,組成升(降)旗儀仗隊,由軍樂隊員現場演奏國歌。平時升(降)旗儀式只有36名國旗護衞隊官兵執行儀仗任務,儀式進行時播放國歌錄音。

升(降)旗時,由一名掌旗手肩扛五星紅旗,兩名升(降)旗手隨扈,其他護旗隊員分四列縱隊,由天安門正門出,行至金水橋南側,正步走138步,準確到達既定位置。

國旗升降時間依據每天日出和日落時間確定。每天早晨,當太陽的上部邊緣與東方地平線相切時,即為升旗時間;每天傍晚,當太陽的上部邊緣與地平線相切時,即為降旗時間;遇到雨雪等天氣,按推算時間進行。

升旗速度由電子計算機控制,國旗從奏響國歌的第一個音符開始冉冉升起,到國歌的最後一個音符終止,整個過程2分07秒,國旗準時升到旗杆頂端。

(三)人民英雄紀念碑

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天安門廣場豎立人民英雄紀念碑。當天下午,毛澤東主席率全體政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一年多後,在240多個各具特色的應徵方案中,確定以樑思成的設計方案為主,並徵求多方意見形成今日造型。1952年動工興建,1958年5月1日舉行了揭幕儀式。

人民英雄紀念碑通高約38米,碑身由413塊花崗巖壘砌成,其中高14.7米的碑芯重達60多噸。整座建築共使用花崗巖、漢白玉等各種大小石料1.7萬多塊,是新中國第一座大型紀念性建築物。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頂採用的是我國傳統建築形式的盝頂規制。

紀念碑的碑文分為兩部分。碑身正面(北面)“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為毛澤東題寫。背面碑文由毛澤東撰文,周恩來親筆題寫,內容如下: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碑文以紫銅為胎,用傳統工藝鎦金,共用黃金130兩,鑲嵌在花崗巖碑芯上。碑身兩側由五角星、松柏、旗幟組成的花環浮雕裝飾。

碑座由兩層月台和兩層須彌座構成。下層的須彌座四周鑲嵌着十幅漢白玉浮雕。浮雕內容按照歷史順序依次為:“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江”。在“勝利渡江”兩旁另有兩塊裝飾性浮雕,內容為“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全部浮雕共有180個人物,概括了我國100多年的革命史。上層小須彌座四周雕刻有牡丹、荷花、菊花、百合花組成的八個花圈。

(四)毛主席紀念堂

毛主席紀念堂位於天安門廣場中軸線的南部,總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門額上懸掛由華國鋒題寫的“毛主席紀念堂”金字牌匾。毛主席紀念堂全部工程僅用了6個月時間,於1977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週年時正式對外開放。

毛主席紀念堂一樓分為三個部分:北大廳是舉行紀念活動的場所,大廳中央為漢白玉雕刻的3米多高的毛澤東坐像,坐像背後的牆上懸掛一幅描繪祖國山河的巨型絨繡;瞻仰大廳是紀念堂的核心部分,正中砌有黑色花崗巖棺牀,四周鮮花簇擁,棺牀上的水晶棺中安放着毛澤東遺體,遺體上覆蓋中國共產黨黨旗;南大廳北面的漢白玉牆壁上,鐫刻着毛澤東手書體的詩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紀念堂二樓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紀念室。

毛主席紀念堂北門和南門外各有兩組人物羣雕,四組雕塑中共有62個人物,由來自全國18個省市的100多名雕塑家共同完成。

(五)人民大會堂

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而建造的“北京50年代十大建築”之一,1958年10月動工,1959年國慶節前竣工。

整座建築平面呈“山”字形,中央最高處46.5米,是天安門廣場中最高的建築。建築面積17.18萬平方米,超過了故宮的建築面積。四周共有廊柱134根,其中東側正門的12根廊柱高25米,直徑2米,均用天然大理石鑲砌,門額上國徽直徑4米,重達2噸。

人民大會堂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南部為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區,其中包括以我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命名的會議廳(包括台灣廳)。

中部為萬人大禮堂。大禮堂分為上、中、下三層,可容納1萬人舉行會議。每個座位都安裝有擴音器和譯意風(可同時翻譯12種語言)。萬人大禮堂頂部為穹隆頂,中央有巨型紅色五角星燈,周圍點綴着70道光芒、40片葵花瓣、500個滿天星及三環水波式暗燈槽等各種燈飾,喻義為“萬眾一心團結在黨中央周圍”。

北部為宴會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舉行盛大國宴和招待會的地方,可供5000人的座席宴會或1萬人的酒會,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

(六)中國國家博物館

位於天安門廣場東側,原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均為慶祝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而建造的“北京50年代十大建築”之一,1959年8月竣工。2003年2月,兩館合併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名由江澤民同志題寫。

中國歷史博物館位於大廈的南半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成立的北京歷史博物館,當時館址在國子監內。1918年遷入故宮午門至端門的兩側朝房內,以後曾相繼改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等。1959年遷入此地,並正式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位於大廈的北半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成立的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籌備處,最初在北海團城,後遷入故宮武英殿。1959年遷入此地,並正式更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基本陳列包括“古代中國”和“復興之路”兩個部分。

“古代中國”基本陳列的前身是“中國通史陳列”。陳列以王朝更替為主要脈絡,分為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八個部分。

“復興之路”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各階層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