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的作者是誰

柴可夫斯基。

一部芭蕾舞劇有如此強大的魅力與生命力。這出古典芭蕾舞台劇經典中的經典,歷經時代淬鍊,在觀眾心中留下無可取代的地位,其藝術價值非凡。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是俄羅斯偉大的音樂家,1840年5月7日出生在烏拉爾的伏特金斯,父親是礦業工程師,十歲入法律學校。1859~1862年在司法部任職,同時勤奮學習音樂,嘗試作曲,併成為新成立的彼得堡音樂學校的首屆音樂學生。1862年辭去官職,投身音樂事業。1866年應魯賓斯坦之邀到剛成立的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達十一年之久。這時,開始了他創作的第一個時期。他寫下了許多早期名作,舞劇《天鵝湖》即在此間誕生。

柴可夫斯基的創作涉及題材範圍極廣,其中交響曲在他的創作中佔有突出的地位。在這些交響曲中以《第六交響曲》(《悲愴》,1893)最為著名。這部悲劇性的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的全部交響曲中最反映創作個性及特點的作品。它以戲劇性的矛盾衝突及悲劇性的構思作為基調,在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憧憬中,以悲劇性的結局預示出作者內心世界與現實的矛盾。

柴可夫斯基曾感歎道:“我生來彷彿是專門為了永遠同惡運進行鬥爭的。永遠尋求理想,追求真理,而又永遠達不到目的。”如果不是死神突然奪取了他的生命,也許他還會從幻滅中驚醒,繼續他那“惋惜過去、希望未來、永不滿足現在”的生活與創作。

他繼承了俄國音樂傳統,又注意吸取西歐音樂文化發展的經驗。他重視向民間音樂學習,把高度的專業技巧和俄羅斯民族音樂傳統很好結合起來,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強烈的戲劇性衝突和濃郁的民族韻味富於獨創性地有機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

他建立了自己宏大的交響音樂體系。它不同於貝多芬的體系,而是以俄羅斯風格概括了貝多芬之後的交響音樂的許多發展。他的音樂,是俄羅斯文化在藝術領域內的最高成就之一。他本人是總結歐洲音樂發展的、整個時代的、偉大的、世界規模的俄羅斯人。

天鵝湖的作者是誰

第一點是優美的旋律之王。《天鵝湖》音樂由俄羅斯偉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寫成。他採用交響樂寫作手法,構建了一個宏大的音樂場景,許多樂曲成為傳世經典。在這部芭蕾舞曲中,有如泣如訴的管樂嗚咽,表達奧傑塔公主純潔的內心世界;也有華麗明朗的舞曲,表現齊格費裏德王子的陽光和活力。

第二點是純美無比的童話。《天鵝湖》故事取材於民間故事,即惡魔把美麗的少女變作天鵝,但愛情和正義的力量最終戰勝邪惡。最初《天鵝湖》擁有兩個不同的結局,通常是混合上演:第一個版本里王子被幻象所惑,最後與奧傑塔公主雙雙逝去;但在著名的聖彼得堡版本里,儘管結尾音樂悲慼,卻是個愛情戰勝邪惡的大團圓結局。

第三點是32個“揮鞭轉”的震撼。《天鵝湖》第三幕著名的黑天鵝奧吉莉婭獨舞變奏中,黑天鵝要一口氣做32個被稱作“揮鞭轉”的單足立地旋轉。這一絕技由意大利芭蕾演員皮瑞娜·萊格納尼於1892年獨創,在聖彼得堡版演出中出現。

舞者以細膩的感覺、輕盈的舞姿、堅韌的耐力和完美的技巧,詮釋了白天鵝和黑天鵝完全不同的心靈世界,這一絕技至今保留在《天鵝湖》中,成為衡量芭蕾演員和舞團實力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