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敏的清貧選自哪裏?

方誌敏的清貧選自《可愛的中國》。《可愛的中國》是無產階級革命家方誌敏於1935年5月2日在獄中寫下的一篇散文。

作者在這篇散文中寫的是他求學、被捕、囚禁中的一些見聞、一些事理、一些感悟,並對人生最後一段日子提出了假設。

方誌敏的清貧選自哪裏?

這篇散文主要體現方誌敏兩個方面的思想感情,首先是針對當時中國的國民黨反動派認為中國的共產黨人的革命“只顧到工農階級利益,而忽視了民族利益”這一原則性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並加以回答,打破那些武斷者誣衊的讕言;其次是寄語後人:人一定要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不要被一時的困難所嚇倒。《可愛的中國》中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具有鮮明的語言特色,表現了作者精確的描寫和強烈的激情相結合的藝術效果。比喻生動,使作品形象生動,增強了藝術感染力;有的地方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句,使作品體現出排山倒海的氣勢。這部作品與作者其它作品具有一個相同的思想特色,那就是文學的革命性、戰鬥性和感召力十分突出。

立意高是它的首要特色。作者身在獄中,心繫天下。他創作這部作品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就是要表明:“一個共產黨員,是愛護國家的,而且比誰都不落後。

”作者把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與可愛的中國緊緊聯繫在一起,這就使作品的立意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革命性是它的又一顯著特色。這是一部戰鬥檄文,是一曲共產黨人追求中國光明前途的進軍號角。

它不僅通過祥鬆表達了共產黨人的愛國主義情懷、高貴的品質和遠大理想,而且要呼喚起所有的朋友們“挺身而起,為積弱的中國奮鬥”。祥鬆寫給”寄送不知其名的朋友們均啟”的那封信,其實就是寄給全體共產黨員和一切革命者的一封公開信。方誌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弋陽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江西黨組織的創始人之一,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者。

他歷任縣委書記、特委書記、省委書記、軍區司令員、紅十軍政委、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主席團委員,黨中央委員。1934年,紅七軍團和紅十軍團合編為北上抗日先遣隊,方誌敏任總司令。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人獄,在獄中堅貞不屈,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清貧》等名著。1935年8月6日,方誌敏在南昌英勇就義,時年36歲。

2009年9月,方誌敏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