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賜給誰兩張免死鐵卷

李善長。李善長(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遠(今安徽定遠縣)人。

明朝開國功臣。

朱元璋賜給誰兩張免死鐵卷

李善長善於調護諸將,因材用人,使之各得其所。朱元璋任太平興國翼大元帥,以李善長為元帥府都事,從克集慶(今江蘇南京)。朱元璋任江南行中書省平章,以其為參議,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多由他裁決。後樞密院改為大都督府,善長兼領大都督府司馬,升任行省 參知政事。

二十七年,朱元璋自立為吳王,以李善長為右相國。他嫻於辭令,明習故事,處理政務,裁決如流,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調兵轉餉無乏,恢復制錢,榷淮鹽,立茶法,開鐵冶,定魚税,國用益饒,而民不困。吳元年(1367),論功被封為宣國公。

吳改官制,尚左,故李善長由右相國改稱左相國,居百官之首。曾與劉基等裁定律令。 作為“大總管”,李善長被朱元璋稱為“在世蕭何”。

他在朱元璋最勢微的時候投奔而來,一直負責軍隊的糧餉供應,成為前線將士風掃殘雲的“發動機”。他是朱元璋登基典禮的“總導演”,是朱元璋大封功成時的“首席公卿”,是朱元璋的親家翁。朱元璋曾特賜他一方鐵製的憑券,上面明寫着可以免除他兩次死刑、免除他兒子一次死刑的承諾,但最終,他還是由於一句話不慎,招惹滅族之災,全家70多口被滿門抄斬,朱元璋只免了他女兒女婿,也即公主附馬(李祺)。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男,漢族,字國瑞,原名朱重朱興宗,濠州(今安徽鳳陽)鍾離太平鄉孤莊村(今安徽省鳳陽縣小溪河鎮燃燈社區金橋村)人。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號“洪武”。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覺寺,雲遊四方,增長見聞。

二十五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佔集慶路,改名應天,其後陸續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並自稱吳王。吳元年(1367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 為號召,派遣徐達、常遇春舉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統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於應天府,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其後平定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一全國。

朱元璋賜給了誰兩張免死鐵券

説起朱元璋,我們一定都不陌生這位靠着自己努力打下江山的皇帝。他雖然既愛民又暴力,但是他可是非常聰明的,在他開國時有34名開國功臣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朱元璋為了獎賞他們就給了他們免死鐵卷,不過到最後惹了朱元璋的人照樣死在了朱元璋之手,雖然不是直接賜死,但是卻沒能逃出被害。

當朱元璋認定了該死的人就會至他們於死地,不論通過什麼方法,所以這些個免死鐵卷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就算在臨死前把他們拿出來也沒用,其實不論什麼時候,也不論什麼事情,都要適可而止。

就拿李善長來説,雖然他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但是他卻不是一個識趣的人,當時他為朱元璋服務的時候,朱元璋對他非常好,可見,李善長還是一個讓朱元璋害怕的人,當李善長説回家養老的時候,朱元璋也就同意了,但是,他自己回去後還是想要權力,雖然衣食無憂的,但是這樣就是説明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朱元璋能走到這個地位他的眼睛裏還是容不了沙子的,所以朱元璋就要他死。所以到最後免死鐵卷根本無用。其他的人也是如此。

在他們犯了很大的錯誤之後,朱元璋想要他們死,他們可是立刻就得死,在當時,有人就拿出了鐵卷但是並沒有起到作用,所以免死鐵卷並不能夠免死。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朱元璋賜其鐵劵免死2次,子1次,為何最終被誅呢?

洪武二十三年,開國第一功臣李善長被殺,全家七十餘口一個不留。李善長是朱元璋起兵時的結義兄弟,兩人在一起規劃了大明帝國的未來藍圖。

朱元璋曾賜丹書鐵券給李善長,裏面寫明瞭不論何等大罪,李善長可免罪兩次,兒子可免罪一次,問題是朱元璋在上面做了一點手腳。

所謂丹書鐵券,不過也是一紙空文,皇帝想殺人,就是賜你“與天同壽”都難逃一死朱元璋參軍不久,就在軍中結識了有着同樣理想的李善長,兩人結為生死之交,經常在一起討論未來的形勢:秦末天下大亂,有能者逐之鹿,漢高祖劉邦起於草莽之中,知人善任,僅五年就一統天下了。現在國家猶如秦末,郭帥起義之地又離漢高祖的龍興之地沛縣不遠,山川王氣縈繞,霸業可成啊!這算得上是大明朝最早的建國綱領了,而作為朱元璋最親密的戰友,李善長和一眾大將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實在無愧於朱元璋。然而,在朱元璋做了皇帝二十三年後,李善長被殺,李家全家七十餘人全部斬首於街市。除了長子李祺,因為是朱元璋女婿而倖免於難,但日子也不好過,全家被朱元璋趕出南京。

至於朱元璋開國之後,特意賜予李善長的那份丹書鐵券,為什麼就保護不了李善長一家呢?這其實是朱元璋耍的一點手段。在這“免死金牌”上面,寫得十分清楚的是:無論何等大罪,李善長免死兩次,李祺免死一次。PS:謀反除外。

這就十分尷尬了,朱元璋能赦免李善長一切大罪,唯獨謀反罪不能赦免,而李善長可能到死都想不到:他最後被滿門抄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夥同前丞相胡惟庸謀反。不過朱元璋親手揭開胡惟庸謀反是在洪武十三年正月,而李善長因謀反被殺則是洪武二十三年五月,這時間間隔十年之久,李善長謀反一事又從何説來。再者朱元璋在丹書鐵券上已經寫得很明白了:“謀反除外”,那李善長又怎麼可能糊塗到親自去觸碰朱元璋的底線呢?丹書鐵券的內容是真,李善長謀反卻是假,朱元璋是不願意赦免李善長的,所以才會給他安上這一“謀反”大罪。

既保證了自己的承諾,又剷除了李善長這位大明功臣,一舉兩得。

朱元璋賜李善長世襲公位,授予兩次免死鐵券,為何最後卻是含冤自縊?

這是因為李善長雖然有着很大的功勞,但是後來由於他身邊有了很多阿諛奉承的人,並且漸漸的成為了他自己的勢力,朝堂變得非常的不穩定。而且他也非常的妒忌,敢於直言的留雞,並且也非常愛辱罵其他的大臣,這讓朱元璋感到非常的不滿,才會選擇殺死他。

可以説這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矛盾,並不是因為他犯下了一些不可原諒的過錯。

李善長和胡惟庸之間都有着很深的淵源,不過後來由於胡惟庸案爆發,牽連了很多的人,但是這個時候朱元璋卻保他下來,並沒有處置他。可以説當時朱元璋還是非常看重他的。雖然他當時成為了朝中大臣打擊的對象,但是當時朱元璋念在他勞苦功高,只是把他一家人安置在崇明。但是後來由於朱元璋生性多疑,導致他對於這些有功之臣充滿了很多的不信任,才會選擇慢慢處置這些曾經賞賜過免死鐵劵的有功之臣。

而且這些東西並不能免除這些有功之臣的罪過。而且這不光不能免除這些有功之臣的罪過,反而會成為這些有功之臣的催命符。因為在朱元璋時期有很多的有功之臣,因為這樣反而丟掉了性命。

當然朱元璋當初賜予這些東西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有功之臣能夠收斂一些,但是有些人依然仗着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依然選擇為非作歹,所以朱元璋感覺到非常的氣憤,才會選擇處死一些人。

朱元璋稱帝后鑄了多少塊免死鐵劵,都給了誰?

他一共鑄下了大約三十多塊的鐵劵,都給了有功之臣。他的免死劵賞給了六個公爵和二十八個侯爵。

免死劵上寫了功臣們的功勞,也寫了可以抵消的罪孽。

最多可以免死多少次,當然免死劵除了可以免除本人的死,還可以免除兒子的死。依照功勞的大小,也可以相應的去抵除罪孽的大小。當時的六個公爵是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衞國公鄧愈,還有鄭國公常茂。都是功績非常大的人物了,他們獲得的免死劵也是比其他人要多了。

當然他們相應的爵位也是能相應的繼承下去了。 其實他的免死鐵劵並不免死。他鑄的這些免死劵,並沒有看到人拿出來用。

其實並不是沒人使用,而是並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這是因為免死劵的話權人只是朱元璋本人,朱元璋想叫你死,拿劵出來也沒用,就算他不想你死,不拿免死劵都沒關係。在他當皇帝的時候,他手下的有功之士都被殺得差不多了。

有免死劵還不是他一句話的問題了。朱元璋對待開國武將徐達很不錯了。可能也是徐達本人很謹慎,並沒有很大的過錯了。

朱元璋給了徐達一家三次的免死機會。他對徐達的肯定是很真實了。還保證了他的子女一生無憂的賞賜。還有湯和廣德侯也逃脱被殺的命運,湯和交出軍權退休回家了。

而廣德侯並沒有後代,朱元璋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對他沒有任何威脅的人,他不屑去對付他。也就是這樣他們的免死劵在別人眼裏是起了作用了。實則是朱元璋根本沒對他們動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