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周長是多少

40075.7km,。地球的赤道周長40075.7km,子午線周是長40008.08km。

地球赤道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

地球的周長是多少

地球的自轉軸是南極極點和北極極點之間的的連線,與赤道面呈90度夾角,地球的自轉軸又叫地軸。據説2000多年前,就有人用簡單的測量工具計算出了地球的周長。這個人就是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他不僅通曉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同時還是詩人、歷史學家、哲學家,曾擔任過亞歷山大博物館的館長。他認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亞歷山大城的陽光,與直立物形成的夾角所造成。

從地球是圓球和陽光直線傳播這兩個前提出發,從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亞歷山大城,引兩條直線,其中的夾角應等於亞歷山大城的陽光,與直立和形成的夾角。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係,已知兩地之間的距離,便能測出地球的圓周長。埃拉托色尼測出夾角約為7度,地球的周長大約為4萬公里,這是實際地球周長(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長大約為4萬公里,這與實際地球周長(40076公里)相差無幾。

這充分反映了埃拉托色尼的嘗試説和智慧。埃拉托色尼是首先使用“地理學”名稱的人,從此代替傳統的“地方誌”,寫成了三卷專著。書中描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和海陸分佈。

地球表面的大約29.2%是由大陸和島嶼組成的陸地。剩餘的70.8%被水覆蓋,大部分被海洋、海灣和其他鹹水體覆蓋,也被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覆蓋,它們共同構成了水圈。地球的大氣主要由氮和氧組成。

熱帶地區接收的太陽能多於極地地區,並通過大氣和海洋環流重新分配。温室氣體在調節地表温度方面也發揮着重要作用。一個地區的氣候不僅由緯度決定,還由海拔和與該地區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決定。熱帶氣旋、雷暴、熱浪等惡劣天氣多發於廣大地區,對生活影響較大。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衞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的周長是多少?

地球的周長一般指赤道周長,地球的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形狀大致呈橢球形。地球自轉的效應使得沿貫穿兩極的地軸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地球赤道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地球的自轉軸是南極極點和北極極點之間的的連線,與赤道面呈90度夾角,地球的自轉軸又叫地軸。

衞星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衞星,因古代在夜晚能提供一定的照明功能,也常被稱作“月亮”,月球的直徑約為地球直徑的四分之一,結構與類地行星相似。月球是太陽系中衞星—行星體積比最大的衞星。月球和地球間的引力作用是引起地球潮汐現象的主要原因,而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因此月球的自轉週期等於繞地球的公轉週期,使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地球周長是多少呀?

地球周長是40076千米。因為地球地球不是圓球而是橢圓形,所以周長有好多處,周長有根據現代手段測量的結果,地球赤道處的周長準確數值是40076公里。

南北極周長39900千米地球直徑,地球平均直徑是12742.02千米,地球赤道直徑是12756千米。

地球南北極之間的直徑是12630824米,約12631千米。地球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內部有地核,地幔,地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的內容簡介: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至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衞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表面面積有5.1億平方公里,其中百分之71為海洋,百分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地球的周長有多少米?

40076千米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

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名稱來源地球這個名字來源於對大地形狀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從球體哲學上“完美性”和數學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這個名稱和概念。西方人常稱地球為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神”、“眾神之母”的意思。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

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

地球的周長有多長?

地球的周長是40075公里。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

內部有地核、地幔、地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

地球表面面積有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 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色。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的形態特徵:地球形狀大致呈橢球形。地球自轉的效應使得沿貫穿兩極的地軸方向稍扁,赤道附近略有隆起。

從地心出發,地球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高了43千米(27英里)。因此,地球表面離地球質心最遠之處並非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峯,而是位於赤道上的厄瓜多爾欽博拉索山的山頂。地球的參考橢球體平均直徑約為12,742千米(7,918英里),約等於(40,000 km)/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