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明教是不是真實存在的的答案是:書中的明教確實存在,它在現實中的名字是“摩尼教”。

明教正式名稱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發源於古代波斯薩珊王朝,為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創立,受基督教與伊朗祆教馬茲達教義所影響,是一種帶有諾斯底主義色彩的二元論宗教。主要教義為"二宗三際論",崇尚光明。

摩尼教約於六至七世紀傳入我國新疆地區,復由新疆安西都護府下轄的故高昌郡地界傳入漠北之回紇,而盛行於該地。唐代宗大曆三年(768),應回紇之請,於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佛時,摩尼教亦遭嚴重打擊,轉而成為祕密宗教,並吸收道教及民間信仰,從而改稱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過去,光明即將來臨,故敢於造反,屢有反政府之舉。自北宋末年起江南皆曾發生明教造反之事,元朝末年又發起紅巾軍北伐。其後明教又與彌勒教、白蓮社相結合,而演變成明代末年之白蓮教。明教一詞至清代雖已不復見於文獻,但“明王”出世之説,猶流傳於民間。

明教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明教的創教者摩尼生於公元216年,242年在巴比倫傳教,277年被釘死在十字架。他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世界性的宗教,超越一切的宗教傳統。摩尼聲稱自己是佛祖、瑣羅亞斯德和耶穌的繼承者,也是最後一位先知。摩尼説:“智慧和神蹟不斷的被神的使者傳給人類。因此曾經使者是來自印度的佛祖,在另一個時代則是來自波斯的瑣羅亞斯德;再一個時代則是以色列拿撒勒的耶穌。啟示再次降臨,在這個最後時代的預言則通過我,摩尼,來自巴比倫的真主的使者。”摩尼教受到瑣羅亞斯德教和基督教、佛教的影響,其教義在諾斯底主義的影響下主張靈魂從肉體上徹底解脱,因而強調禁慾、食素。同時也包括了佛教的轉世説和敍利亞的天使説。另外則反對猶太教,把猶太教視為黑暗神的創造物。

明教起初在巴比倫傳教,在波斯薩珊王朝信任下在波斯傳教,但在巴赫蘭一世以後,因與祆教矛盾,被迫出亡。有些抵達羅馬帝國,但羅馬人有古老的國教,崇拜奧林匹斯諸神,因此在羅馬也是不合法宗教。皇帝戴克裏先在296年下令燒死出家修士與燒燬書籍,在家信徒也被斬首,只有到達河中後摩尼教才可以立足。

神學思想上認為光與暗,善與惡,永遠是敵對與競爭。譬如説:上帝是良善的,那麼缺乏良善的就是罪惡;正如黑暗是因為缺乏光明。它講心靈與物質的關係,還有得救方面的論述,有些與諾斯底主義很接近。

基督教神學家奧古斯丁最初也加入這教派,前後長達九年的“摩尼教徒”。後來奧古斯丁爭脱而反駁摩尼教。

明教(英語Manicheism),為三世紀時波斯人摩尼(Manes)揉合古代波斯的祆教及基督教、佛教思想而成立之宗教。其教義以瑣羅亞斯德教之善、惡二元論為基礎,將一切現象歸納為善與惡,善為光明,惡為黑暗,而光明必會戰勝黑暗,人類若依宗教之真理與神之志向,終必走向光明、極樂之世界;而無始以來明暗相交,惡魔恆於暗界,紛擾不息,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惡混淆,故人當努力向善,以造成光明世界。此教因之又有明教之稱。摩尼教之神具有愛、信、誠、敬、智、順、識、覺、祕、察等十德。信徒之修養功夫以禁慾守默為主,素食、齋戒、祈禱(一天四次)為日常功課。其簡明直接性,頗受當時人歡迎,故能傳播於中亞、羅馬帝國(四世紀頃)、印度、中國等地,至十三世紀仍極為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