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略曆誰推行的

《儒略曆》是由儒略·凱撒推行的,於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行的取代舊羅馬曆法的一種曆法。現今儒略曆只有蘇格蘭昔德蘭羣島之富拉島、希臘阿蘇斯神權共和國(聖山)、俄羅斯正教會等東正教社羣和一些北非的柏柏爾人使用。

儒略曆中,一年被劃分為12個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閏,平年365日,閏年366日為在當年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

儒略曆誰推行的

由於實際使用過程中累積的誤差隨着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又譯額我略十三世)頒佈、推行了以儒略曆為基礎改善而來的格里曆,即公曆。現今儒略曆只有蘇格蘭昔德蘭羣島之富拉島、希臘阿蘇斯神權共和國(聖山)、俄羅斯正教會等東正教社羣和一些北非的柏柏爾人使用。著名的羅馬軍事和政治領袖蓋厄斯·儒略·凱撒,出生在一個政治大動亂的時期。公元前二世紀,羅馬人在第二次戰勝迦太基之後,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

這次勝利使許多羅馬人大發橫財,但是連綿不斷的戰爭擾亂了羅馬的社會體制和經濟體制,許多農民的財產被搶奪一空。最初的羅馬元老院只不過是個小城市的元老院,實踐已經證明它已經不能合理地治理這樣一個龐大的帝國。政治上腐化墮落,貪污受賄到處盛行,整個地中海周圍地方都因羅馬人的昏庸統治而遭災受難。

約從公元前133年起,就在羅馬出現了一場長期的動亂。政治家、軍事將領和民眾領袖相互間鈎心鬥角、爭權奪利。游擊隊(如公元前87年馬留的游擊隊和公元前82年索拉的游擊隊)經常在羅馬神出鬼沒,東襲西擾。

雖然昏庸的統治這一事實路人皆知,但是大多數羅馬公民希望繼續維持共和制政體。儒略·凱撒也許是第一位重要的政治領袖:清楚地認識到這個民主政體不值得挽救了,因為它已經達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凱撒出生在一個有悠久歷史的貴族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年青時就步入政壇,有關他所擔任過的各種職務、結過的各種聯盟和政治崛起的詳細情況紛繁複雜,在此不打算加以敍述。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公元前58年,他42歲時被任命為羅馬所轄的三個行省的總督。這三個行省是阿爾卑斯山南側的高盧(位於意大利北部)、伊利裏可姆(在今南斯拉夫沿海地區)和納博尼茲高盧(法國南部沿海地區)。那時他統帥四個羅馬軍團,大約有兩萬將士。在公元前58年到前51年期間,凱撒率領這四個軍團,入侵併征服了高盧所有其餘的地區,大體上包括今日法國和比利時以及瑞士、德國、荷蘭的部分地區。

雖然他的部隊在數量上還不及他的對手,但卻戰勝了高盧地區的部落,把直到萊茵河畔的所有領土都納入了羅馬的版圖。他還派遣兩支部隊渡海到英國,但未取得永久性的戰果。當時業已成為一個重要政治人物的凱撒,由於征服了高盧,回到羅馬後即成了一位受到普遍愛戴的英雄,他深得民心;強大至極,但他的政敵則對他嫉恨不已,當他完成軍事指揮後,羅馬元老院下令讓他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即不許帶部隊返回羅馬。凱撒感到憂慮不安,如果他不帶部隊返回羅馬,他的政敵就會利用這個機會幹掉他,他的這種想法不無道理。

於是在公元前49年1月10日至11的夜晚,凱撒率領他的部隊越過意大利北部的盧比孔河,長驅直入抵達羅馬城,以表示對元老院的蔑視。這種明顯的不法舉動引起了一場內戰,一方是凱撒的軍團,一方為忠實於元老院的部隊。這場內戰持續四年,以凱撒的徹底勝利而告終。最後一戰是在公元前45年3月7日在西班牙曼達進行的。

凱撒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自己最適合擔當建立羅馬所需要的有效而開明的專制制度的任務。公元前45年10月他返回羅馬,不久就成為終身獨裁者。公元前44年2月有人要為他加冕,被他拒絕了。

但由於他是一個軍事獨裁者,所以這並未給擁護共和制政體的反對派消除疑慮。公元前44年3月15日(著名的三·一五),在一次元老院會上凱撒被一夥陰謀者暗殺。凱撒在他的晚年期間,開始籌劃一場生氣勃勃的改革運動

他計劃在整個羅馬帝國內重新調配軍隊元老,讓羅馬的貧民到新社區去重新安家落户。他把羅馬公民權擴大到新徵服的幾個民族中去。他計劃在意大利城市中建立起統一的市政體制,還計劃了一個龐大的建築工程和羅馬法典的編纂,還實行了許多其他改革。但是他未能為羅馬建立一種令人滿意的立憲政體,也許這是使他早歸西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