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耳是誰

聶耳(1912年2月14日-1935年7月17日),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雲南玉溪人,中國音樂家,主要從事包括電影插曲在內的流行音樂,中國民族音樂的創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聶耳也被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新音樂運動的先驅。

1935年2月,中漢為電影《風雲兒女》創作的主題歌(即目後的《義勇軍進行曲》)歌詞從監獄傳出,聶耳聽説後主動要求譜曲。

聶耳是誰

1935年7月17日,年僅23歲的聶耳在日本藤澤市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1982年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成為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徵。創造出中國音樂史上多個第一。聶耳是第一個寫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革命者;第一個為中華民族和中國的勞苦大眾寫歌並在歌曲中創造了中國無產階級形象的作曲家;第一個用電影音樂喚起民眾用築起血肉長城的電影音樂家和用羣眾歌曲的形式傳達革命理想的作曲家;第一個用藝術歌曲的形式塑造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第一個用兒童歌曲的形式呼喚新中國的作曲家。

聶耳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中國音樂幾十年。他的音樂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嚴肅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藝術創造性,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發展指出了方向,樹立了中國音樂創作的榜樣。聶耳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聶守信年輕的時候,對音樂特別敏感。大家都説,只要能從耳朵進去的,都能從他嘴裏唱出來。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耳朵”。

一次聯歡會上,聶守信不但能表演舞蹈,模仿各種人説話,而且還能讓兩隻耳朵一前一後地動,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大夥兒都被逗得大笑起來。總經理給聶守信送禮物,並稱他為“聶耳博士”。聶守信笑着對大家説:“你們硬要把一隻耳朵送我,也好,四隻耳朵連成一串,不像一個炮彈嗎?”從此,聶守信改名為聶耳。

郭沫若在聶耳去世後稱其為“人民音樂家”,“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又是革命者”,鳳凰網發表文章稱:“從雲南走到全國、走向世界的人民音樂家聶耳,是我國新音樂的先驅,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青樂運動的傑出代表,是中國音樂史上一面光輝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