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寫於什麼季節

《峨眉山月歌》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

此詩大約作於開元十二年秋天。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寫於什麼季節

大約作於725年以前。這首詩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寫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詩人是乘船從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間吐出的半輪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總是隨江流。夜裏船從清溪驛出發,要向三峽駛去,船轉入渝州以後,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見了。

這首詩用了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李白 〔唐代〕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半輪明月高高懸掛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只能依依不捨順江去向渝州。

《峨眉山月歌》寫於公元724年,這一年從古代帝王年號紀年法的角度看是唐玄宗開元十二年。這時大唐王朝已建立一百餘年,國力昌盛繁榮富強。從唐玄宗開元元年至唐代宗永泰二年(713-766)的半個世紀被稱為“盛唐”。

在詩歌領域當中,又給這一階段的豪邁壯麗的詩風賦予了一個特別的稱謂叫做“盛唐氣象”。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