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星的軌道形狀與衞星的什麼有關

入軌速度;方向。

衞星的軌道形狀與人造地球衞星的入軌速度和方向有關。人造地球衞星指的是由人類建造的環繞地球飛行並在空間軌道運行一圈以上的無人航天器。人造地球衞星主要用於科學探測和研究、天氣預報等方面。

衞星飛行的水平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即環繞速度。衞星只要獲得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後,不需要再加動力就可以環繞地球飛行。這時衞星的飛行軌跡叫衞星軌道。

衞星從起飛到入軌,衞星質心的運動軌跡。我們稱之為發射軌道。

衞星進入運行軌道稱為入軌,進入運行軌道的初始點,我們稱之為入軌點。

衞星入軌後開始運行工作,一直到工作壽命結束,衞星質心的運動軌跡我們稱之為運行軌道。

衞星的軌道形狀與衞星的什麼有關

衞星是指在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週期性運行的天然天體,人造衞星一般亦可稱為衞星。人造衞星是由人類建造,以太空飛行載具如火箭、航天飛機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衞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裝置。往往氣體行星的衞星都很多。八大行星共有衞星205個,除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衞星環繞。按衞星多少的排名順序是土星82個,木星79個,天王星27個,海王星14個,火星2個和地球1個。不同衞星的體積和質量相差懸殊,半徑大於1000千米的衞星有7個,月球即為其一。

衞星是環繞一顆行星按閉合軌道做週期性運行的天體。不過,如果兩個天體質量相當,它們所形成的系統一般稱為雙行星系統,而不是一顆行星和一顆天然衞星。通常,兩個天體的質量中心都處於行星之內。因此,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與冥衞一應該歸類為雙行星,但2005年發現兩顆新的冥衞,又使問題複雜起來。

月球就是最明顯的天然衞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裏,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衞星。太陽系已知的天然衞星總數(包括構成行星環的較大的碎塊)至少有160顆。天然衞星是指環繞行星運轉的星球,而行星又環繞着恆星運轉。就比如在太陽系中,太陽是恆星,我們地球及其它行星環繞太陽運轉,月亮、土衞一、天衞一等星球則環繞着我們地球及其它行星運轉,這些星球就叫做行星的天然衞星。土星的天然衞星最多,已知82顆。木星的天然衞星第二多,已知79個。天然衞星的大小不一,彼此差別很大。其中一些直徑只有幾千米大,例如,火星的兩個小月亮,還有木星,土星,天王星外圍的一些小衞星。還有幾個卻比水星還大,例如,土衞六、木衞三和木衞四,它們的直徑都超過52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