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孔子是什麼關係

老子和孔子是什麼關係的答案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老子和孔子是什麼關係

老子和孔子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很多人在説到這兩個人時,可能會覺得這兩個人一個代表的是道家,一個代表的是儒家,二者之間可能並不存在什麼關係。但其據傳孔子曾經覺得自己的學識不夠淵博,然後就去拜訪老子,希望可以拜他為師。這件事情也讓我們懂得了孔子的好學博識。按理來説,孔子和老子生活於同一個時代,兩個人都是著名的大家,二者之間存在關係也是正常的,但因為他們所代表的觀點不同,可能有人就會覺得兩者是競爭關係,但其實並不是。老子主張的道法自然和孔子的仁愛思想放在一起,讓我們體會到了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要遵循道德和法律,要學會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幫助別人。這個社會上,其實很多的人性都是很複雜的,但是我們要遵循自己的本心,遵循道德法律,不做違法亂紀的事。

老子大約於公元前571年(周靈王元年,魯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出生於楚(原為陳)國苦縣。據《史記·老子列傳》所説,老子即李耳,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郭蘭芳在《論老子哲學思想》中寫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國苦縣的厲鄉曲仁里人,生於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圖書館長、管圖書,是孔子的前輩,曾向他問禮。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裏。《老子》,又名《道德經》或《德道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分為上下兩冊,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其思想博大精深,以下分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相反相成、帝王之術和養生思想五個方面論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今河南),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三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