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父親是誰

忽必烈的父親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拖雷經常跟隨成吉思汗東征西討,或者留守和林;拖雷富有作戰經驗,在後來攻打金朝的戰爭中,拖雷是主帥。孛兒只斤·拖雷(1193年?—1232年),大蒙古國宗王,元太祖鐵木真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和伊兒汗國開國之君旭烈兀之父,尊稱“也客那顏”或“兀魯黑那顏”,意為“大官人”。

1206年,大蒙古國建立後進行分封時,拖雷得民户五千。

忽必烈的父親是誰

他英武有謀略,隨父征戰,無役不從,故被稱作“那可兒”(伴當)。1213年,隨父徵金,與父率中路軍,取雄、霸、濱、棣等河北、山東20餘郡。1219年,隨父西征,相繼攻陷不花剌、撒麻耳乾等城。1221年,獨掌一軍,攻佔呼羅珊、馬魯、你沙不兒諸城。

西征後成吉思汗分封諸子時,依蒙古幼子守灶的習俗,受封於蒙古本土,領有克魯倫河至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及其父所有的帳殿、帑藏、牧地和軍隊,《史集》稱他“擁有許多軍隊”,“比其他宗王們更為獨立和強大”。成吉思汗死後,他出任監國。1229年,召集忽裏勒台,遵父遺命,與諸王擁立兄窩闊台即汗位。

1230年,隨窩闊台徵金。次年,統右軍,破鳳翔,渡渭水,出寶雞,入漢中,破城寨140餘,並假道南宋,沿漢水而下。1232年,大敗金將完顏合達、移剌蒲阿於鈞州三峯山,盡殲金軍精鋭,繼取河南郡縣。

後與窩闊台軍會合,許金議和之請,率師北還。不久病卒,時年約四十歲。忽必烈(元世祖)(Kublai Khan),1215年—1294年,成吉思汗之孫,蒙哥汗(憲宗)弟,蒙古族。

名字全稱孛兒只斤·忽必烈,諱名呼必賚,睿宗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魯禾帖尼的第二子(總第四子)。元朝的創始皇帝,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語尊稱薛禪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1260年——1294年在位。

憲宗元年(公元1251年),忽必烈受命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早在藩王時期就思“大有為於天下”,並熱心於學習漢文化。曾先後召僧海雲(宋印簡)、僧子聰(劉秉忠)、王鶚、元好問、張德輝、張文謙、竇默等,問以儒學治道。先後任用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軍政;屯田唐、鄧等州。

蒙哥大汗在1259年去世後,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作蒙古帝國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中原開平自立為大汗。於是阿里不哥與忽必烈開始爭奪汗位。雖然忽必烈在這場鬥爭中獲勝,但中央汗國外的四大汗國則因他違背大汗選舉傳統以及他的“行漢法”主張而紛紛與他斷絕了來往,脱離了他的統治範圍。至此,忽必烈的政權只包括中原地區、西藏和蒙古本土。

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為大元,正式即位為皇帝,並開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計劃。他的軍隊用了六年時間攻陷重鎮襄陽,但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1279年,在厓山海戰中,陸秀夫揹着8歲的小皇帝宋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統治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