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的作者是誰

茅以升。

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榮獲石家莊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世界第一座石拱橋為古羅馬阿爾坎塔拉橋,該橋由拉塞(lacer)於公元98年——105年建造,此後羅馬又修建了諸多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中國土木工程學家、橋樑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九三學社成員。茅以升曾任國立河海工科大學校長、交通部唐山大學校長(今西南交通大學)、北洋工學院院長、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代院長、院長、中國橋樑公司總經理、北洋大學校長、中國/北方交通大學(時含今西南交通大學和今北京交通大學)校長、鐵道科學研究院院長等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茅以升主持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工作多年,為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曾主持修建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樑——錢塘江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樑史上的一塊里程碑;新中國成立後,他參與設計武漢長江大橋。1989年11月12日,病逝於北京,享年93歲。

趙州橋的作者是誰

茅以升祖父茅謙為舉人,曾創辦《南洋官報》,是鎮江市的名士。茅以升出生不久,全家遷居南京。茅以升從小好學上進,善於獨立思考。

6歲讀私塾,7歲就讀於1903年在南京創辦的國內第一所新型國小——思益學堂,1905年進入江南商業學堂。

茅以升10歲那年,過端午節,家鄉舉行龍舟比賽,看比賽的人都站在文德橋上,而他因為肚子疼所以沒有去。橋上由於人太多把橋壓塌了,砸死、淹死不少人。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壓在茅以升心裏。他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結實的橋。從此,茅以升只要看到橋,不管它是石橋還是木橋,他總是從橋面到橋柱看個夠。茅以升上學讀書後,從書本上看到有關橋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關橋的圖畫就剪貼起來,時間長了,足足積攢了厚厚的幾本……

1916年畢業於交通部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即唐山交通大學,現為西南交通大學)。參加清華留美官費研究生考試,以第一名錄取留洋。

1917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橋樑專業)。

1919年獲美國卡耐基理工學院(現為卡耐基梅隆大學)博士學位,是該校的第一位工科博士。

1916年從交通部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畢業後,被清華學堂官費保送赴美留學。1917年獲美國康奈爾大學土木專業碩士學位,並榮獲康奈爾大學優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質研究獎章。因茅以升成績特優,從此康奈爾大學免試接收唐山交通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的畢業生,為中國的大學特別是母校贏得了榮譽。1921年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大學工學院工學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橋樑桁架的次應力》的科學創見,被稱為“茅氏定律”,並榮獲康奈爾大學優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質研究獎章。

1920年回國後至1930年,歷任交通大學唐山學校(今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副主任,國立東南大學教授、工科主任,南京河海工科大學校長,交通部唐山大學(今西南交通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