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百遍而義自見的作者是誰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出處是陳壽《三國志·魏志·王肅傳》:“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根據其字面意思,可將其翻譯為:一本書閲讀上百遍,書裏面所表達描繪的意思你自然就能夠明白領悟了。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的作者是誰

簡言之,就是説書要經過熟讀才能夠真正領會其深意。陳壽,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衞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

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的艱辛,終於完成了紀傳體史學鉅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敍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泛讀:泛讀法側重閲讀量,也就是廣度。

我們經常説一個人“學富五車、博學多才、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博覽羣書”,這些成語都強調了讀書的廣度,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學問。精讀:又叫細讀,是一種基本的閲讀方式。精讀是按照文章的順序,逐字、逐句、逐段地讀下去,對每個詞語、每個句子、每個段落和每個篇章進行深入思考,弄清其含義。通讀:即對書報雜誌從頭到尾閲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瞭解全貌,以求一個完好的印象,取得“俯視全景”的效果。

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誌可以實行這種方法。跳讀:這是一種跳動式的讀書方法。可以把書中無關緊要的內容放在一邊,抓住書的筋骨脈絡閲讀,重點把握各個段落的觀點。有時候遇到疑問處,百思不得其解時,可以跳過去繼續讀,讀到後面就能夠貫穿了。

速讀:這是一種快速讀書的方法,也就是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快速掃描一遍,只瞭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閲讀速度,擴大閲讀量,在各類書籍中通用。再讀:就是所謂的“温故而知新”。

重讀一本舊書,就像與老朋友重逢,再“見”一面,往往認識更深刻,感情更深。孔夫子提倡的“温故而知新”是很有道理的,很多有價值的文學名著或者雜誌,再讀一遍的時候,往往會讀出新意。寫讀:作批註、摘抄,寫讀書心得。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就體現了寫在讀書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