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沒有直接交流過的國君是誰

魯平公。公元前372年4月2日,據説是儒家“亞聖”孟子的誕辰,孟子曾對儒學的傳播起到巨大作用,並和許多國君談笑風生,但以下和他沒有過直接交流的國君是魯平公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年),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人物;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鄒縣東南)人。

被認為孔子學説的繼承者,有“亞聖”之稱。

孟子沒有直接交流過的國君是誰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説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先後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雖曾被齊宣王尊之為客卿,但終不見用。晚年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他站在儒家的立場繼承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他繼承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説:“誠者,天之道也”。

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凡是人力所不及的,孟子都歸結為天的作用。因而,他主張“樂天、畏天、事天”,順從地接受天的安排。

他的哲學思想具有客觀唯心主義的性質。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後人杜撰),戰國中期魯國鄒人(今山東鄒城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説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孔伋,孔子之孫)的門人。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説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武力的手段實現統一。而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孟子與樑襄王之間,有什麼故事呢?

孟子與樑襄王之間,有什麼故事呢?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以前學過的文言文就有《孟子.樑襄王上》中的一篇寡人之於國也。孟子是當時有名的辯士,一次,他到魏國去見好戰的梁惠王。

孟子對樑襄王的印象不好,因為靠近他,感覺沒有一點國君的威嚴。

樑襄王見到孟子説:“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孟子回答説:“大王,何必説利呢?只要説仁義就行了。您如果要求‘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那麼大夫也會要求‘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下面的一般人士和老百姓也都要求‘怎樣使我自己有利’,這必然會使全國上下互相爭奪利益,這樣國家豈不就危險了嗎?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裏,殺害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裏,殺害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兵車,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兵車,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義’放在‘利’的後面,這些大夫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

反過來説,從來沒有講‘仁’的人會拋棄自己的父母,也從來沒有講‘義’的人會奪國君的地位。所以,大王只説‘仁義’就行了,何必説‘利’呢?”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樑襄王表明了君恩之於百姓的重要性及實行“仁政”的好處。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實行“仁政”的效果之顯著。

你還知道孟子與樑襄王之間,有什麼故事嗎,在評論區留下你精彩的評論。

孟子周遊列國都去過哪些國家?

孟子周遊列國曾去齊國、宋國、滕國、魏國、魯國等諸國。孟子44歲的時候懷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帶領弟子周遊列國,62歲回到老家鄒國,不再出遊了。

孟子一生的經歷,也很象孔子,過着長期的私人講學的生活,中年以後懷着政治抱負,帶着學生周遊列國。

隨從的學生最盛的時候,是跟在身後的車幾十輛,跟隨的人幾百個。他也是到處受到當權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國,都無所顧忌地批評國君,甚至責備得國君環顧左右的人,把話題扯到別的事情上,而他的政治主張卻不被接受。孟子晚年回到故鄉,從事教育和著述。孟子的弟子雖沒有孔子那麼多,但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

他的學説不符合他所周遊的那些國家的需要,於是就回到家鄉與萬章等人整理《經》、《書經》,闡發孔丘的思想學説,寫成《孟子》一書,共七篇。擴展資料孟子(公元前372-289年),名軻,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斷杼教子”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仁政學説,是位非常有抱負的政治家,在諸侯國合縱連橫,戰爭不斷時期,作為鋭捷的思想家,孟子意識到了當時的時代特徵和趨勢,建構了自己的學説。與孔子一樣,他力圖將儒家的政治理論和治國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國家治理主張,並推行於天下。而當時各個思想家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遊説各國諸侯。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孟子開始周遊列國,遊説於各國君主之間,推行他的政治主張。孟子的主要思想1、性善論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人類性善論。“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箇中心環節。2、道德論“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

孟子所説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3、政治及經濟方面孟子着重發揮了孔子的“仁學”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張。“仁”、“義”是孟子論理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經濟學説的出發點。

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

為什麼孟子周遊列國卻不去拜見周天子和魯國的國君了

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孟子講“禮”主張仁義,周天子和魯國國君恰恰相反。

首先,對於《左傳》中周天子不守“禮”的描述,我覺得這是周天子勢微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文中提及了,在推翻商的統治後,周建立了以“德”治天下的局面。《尚書》曰:“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上天孚佑於民”。到了春秋時期,周天子自己都開始不守“德行”,不遵“禮節”。上天又怎麼可能“佑於民”呢?《左傳·隱公六年》載:“鄭伯如周,始朝桓王也。

周桓公言於王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善鄭以勸來者,猶懼不_,況不禮焉?鄭不來矣!’”當初,平王東遷,依靠的就是晉國和鄭國的力量。

如今鄭伯去朝見桓王,桓王貴為天子,卻對自己的臣屬不加禮遇,這不是在自損其威嚴嗎?天子都開始不遵守“禮”制了,他分封的諸侯又何必約束自己的力量呢?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可見一斑。再如《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王取鄔、劉、_、_之田於鄭,而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温、原、_*、樊、隰_、_*茅、向、盟、州、陘、憒、懷。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鄭也。

怒而行之,德之則也,禮之經也。己弗能有而以與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周天子向鄭國索要土地,又把不是自己的土地劃給鄭國。

這是違背君子所説的“怒而行之,德之則也,禮之經也。所以鄭國與周交惡原因實屬天子自己不遵“禮”守“德”。直到後來,周剝奪鄭伯的政權並率領諸侯討伐鄭國。

敗於魚麗陣下,又被聃射中肩膀,這難道不是周天子自己有錯在先嗎?其次,諸侯對“禮”制的遵從體現了對周“分封制”的支持。但是這個時候,諸侯對“禮”的遵從大都停留在表面上,在實際中他們已經開始挑戰周天子的權威了。

孟子時代所對應各國國君分別是誰

(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英文名稱:Mencius)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

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

一起讀《孟子》:孟子為什麼躲着齊王【2】

孟子帶着子弟來到齊國推行仁政,齊威王派人來請孟子,孟子卻躲起來了,這是為什麼呢?很多統治者都對孟子咬牙啟齒,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一段比較長,也非常有趣,大家耐心看,一邊學習孟子的口才,一邊思考孟子講話背後的思考和邏輯。都説孟子擅長辯論,我們看孟子是否名副其實。

原文: 講解: 孟子將要去朝見齊威王,齊威王派使者過來給孟子帶話:“我本應當過來看您,但是我最近受了風寒,怕吹風。

明天早上,我會和臣子們在朝堂開會,不知道到時候您能過來嗎?” 孟子回答:“不湊巧,我也生病了,不能去朝會拜見。” 第二天,孟子去齊國大夫東郭氏家裏弔唁。齊國人公孫丑就問孟子:“昨天您才託病不見齊威王,今天就跑出來弔唁,是不是做的不恰當?” 孟子回答説:“昨天生病了,今天病好了,出來弔唁有什麼不可以呢。” 齊威王派人來探望孟子,並帶來了醫生。

孟子的族弟孟仲子只好應付説:“昨天齊王派人來約,孟子恰巧在生病,不能去朝堂拜見。今天病稍微好轉,就出門奔朝堂去了,我不知道現在到了沒?” 説完後,孟仲子趕緊派人去路上截住孟子,告訴他:“千萬不要回家來,趕緊去朝堂拜見齊王。” 孟子沒有辦法,就躲到景醜氏家裏待了一天。

這裏説的是 孟子到齊國後,按照計劃要私下裏去拜見齊威王,但是齊威王推託有病不見,約孟子第二天早上在齊國朝堂上相見,然後孟子就寧肯躲起來也不去見齊威王了。 孟子為什麼這麼做呢,是因為不滿意齊威王的態度,和齊王使性子嗎?景醜氏也有這樣地疑問,我們接着往下看。 原文: 講解: 景子説:“在家裏的父和子,在外面的君和臣,是人之間最重要的關係。

我看到齊王尊敬先生,但是沒看到先生尊敬齊王。”注:景子的語氣裏滿是對孟子的不滿,你一點都不尊重領導。 孟子回答説:“噫!怎麼能這麼説呢!齊國沒有人把仁義説給齊王聽,難道是認為仁義不好嗎?不是。

其實他們心裏是在説:‘不值得和齊王談仁義。’,這才是對齊王最大的不尊重。我除了堯舜之道,不敢把一些亂七八糟的道理説給齊王聽,所以齊國人都不如我尊重齊王。” 其實,在這裏, 孟子説的和景子問的不是一件事,景子説的是“客氣”,而孟子回答的是“真心”。

景子理論的是表面文章,孟子不願和他説這個,孟子回答時就把概念換了,孟子的這個回答更高級,景子拍過來了的是一塊磚,孟子扔回去的是一個玉。 要是明白孟子思想境界的人聽到這裏就懂了。但是景子沒有聽懂,所以他還要問,孟子就還得解釋,誰叫你躲到人家家裏來了呢。 原文: 解讀: 景子説:“NO,我説的不是這個事。

《禮記》上説:‘父親召喚,不説知道了而要直接過去;君主召喚,不等車馬備好就急忙跑過去。’你呢,原本就是要去朝見齊王,現在聽到齊王召喚命令反而不去了,你這樣做和《禮記》的不符合禮記的教導吧。”你孟子自稱是懂禮的人,怎麼做出來的事都不符合《禮記》的要求呢。 孟子回答説:“原來你説的是這個事?曾子説過:‘晉國和楚國的財富,我們時比不上的;但是他有他的富貴,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義;我有什麼可妄自菲薄的呢?’曾子這樣説,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下有三樣東西講究尊卑:爵位、年齡、道德。 朝堂上以爵位高低論尊卑,鄉間鄰里以年齡長幼論尊卑,輔佐君王治理百姓則以道德高低論尊卑。 怎麼能因為爵位高就怠慢年長的人或道德高的人呢?” 孟子在這裏的回答非常技巧,景子拋出一個談話的框架《禮記》,但孟子不跟你,他自己説話自帶框架,這樣才不會被限制在對方的框架內,處處被動。

如果你還沒有自己的框架,那接着讀《孟子》吧。 孟子説這一堆是什麼意思呢?孟子是説 在治理國家、管理人民方面,不應該誰官大聽誰的,而是應該崇尚能力和德行,誰有本事就聽誰的。這個時候不講究君臣之禮,而是論德行,誰德行高,誰就是尊者。

看到了吧,孟子一點都沒有“愚忠”的意思,在治理國家方面,誰有本事誰有德行誰就是老大,即使你是國君,如果水平不高,那也請一邊待着去。 如果非要説孟子愚忠,那隻能孟子忠於廣大人民羣眾。 關於這一點孟子還説過更狠的話,等讀到時再説。 為什麼孟子非要強調這一點呢,是恃才傲物,認為自己有才就了不起?不是。

因為治國理政不是小孩子過家家,許多地方需要拿刀動肉,領導人不知道尊重的有道德的人,就會處處依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仁政也就實施不下去。 孟子就是看到了齊威王這一點,所以不去,因為去了也沒用,一但行動超出了齊王的理解範圍,就會被齊王駁回,所以他沒辦法幫助齊王把國政再提高一個層次。換句話説,治國最終還是用的是齊王的能力,孟子的能力沒處發揮,站在那裏只是當個擺設。

孟子這樣的思想,統治者受的了嗎,可以説,很多統治者都受不了。所以《孟子》這本書在流傳過程中被改了又改,傳説改得最勤快的當屬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看《孟子》時都是咬着牙的。 能接納這點的統治者不多,但是也有,而且無一例外都是大牛人,只有牛人才能慧眼識珠、發現人才,虛心向別人學習。孟子接下來就列出了兩位。

孟子接着上面的一大段話接着説:“因此,商湯對待伊尹,是先把他當老師然後才是臣子,因此不費力氣就取得了天下;齊桓公對待管仲,也是先把他當老師然後才是臣子,因此也沒費什麼勁兒就做了諸侯國的老大。現在,天下各個諸侯國的地盤、德行都差不多,沒有誰能高出大家一頭,是為什麼呢。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各國國君都喜歡找聽話的人當臣子,而不喜歡能教導他的人,像商湯那樣對待伊尹,齊桓公那樣對待管仲,他們做不到,就不敢去召見伊尹、管仲這樣的臣子。

管仲都召喚不來,況且比管仲還強的人呢。” 這裏孟子説了商湯和齊桓公兩個賢君。

商鞅真的和孟子有過爭辯嗎?

沒有,商鞅和孟子爭辯只是影視劇虛構的。歷史上孟子和商鞅沒有見過面,更沒有當面辯過論。

儘管孟子思想與法家針鋒相對,但《孟子》七篇對法家和商鞅並無直接批判。

但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稷下學宮祭酒為迎接孟夫子入齊舉行了一場學術大論戰。其中商鞅駁孟子只是編劇的藝術創作,歷史上並無此事。擴展資料:出處:商鞅和孟子爭辯出自電視劇《大秦帝國之裂變》,是根據孫皓暉先生同名小説大秦帝國改編的長篇歷史劇。該劇講述了戰國時代的秦國經變法而由弱轉強,東出與六國爭霸進而一統天下的過程。

兩千七百年前,華夏民族進入了凡有血氣、皆有爭心的大爭之世,謙謙上古貴族君子風的春秋時代落下帷幕,攻掠征伐、屍橫遍野的戰國時代隆重登場。時為西北邊陲蕞爾小國的秦國飽受六國摧殘撻伐,而今已在滅國邊緣。秦獻公身死戰場,年紀輕輕的仲公子嬴渠樑在危難時刻即位,他深藏屈辱,在六國夾攻下苟延殘喘,發誓變法崛起。

秦孝公渠樑廣招天下賢能之士,天不亡秦,曾在魏國並不得志的商鞅輾轉來到秦國,並憑藉一身才學和對天下局勢的清醒認識而得到秦孝公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