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埃及

非洲東北部國家。地跨亞、非兩洲,領土包括亞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島。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海岸線總長約2700多公里;陸鄰利比亞、蘇丹和巴勒斯坦地區。自古以來即為亞、非間陸上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開鑿後,成為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航運的要衝,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面積100.2萬平方公里。人口4565.7萬(1984),次於尼日利亞,居非洲第二位。全國分為26個省,首都開羅。

自然條件

地形

構造上屬北非地台的一部分, 前寒武紀的結晶片巖、片麻巖、花崗巖等,構成地台的基底巖層,上覆白堊紀和第三紀的努比亞砂巖和石灰巖。地形以高原為主,大部分海拔200~700米,沙漠廣佈。縱貫南北的尼羅河在蘇丹北部瓦迪哈勒法附近流入埃及,通過第一瀑布的急湍後,以微緩的比降北流入地中海,境內全長約1530公里。河谷兩側被石灰巖和砂巖形成的巖壁緊束,形成槽狀谷地。河道緊貼東側谷壁,大部分耕地在河西岸。谷底平坦,南部寬1~3公里,北部展寬至10~16公里。過開羅後,河道分為杜姆亞特和拉希德東西2支,中間為眾多的細流,呈扇狀向地中海平疇開展,河渠交錯,肥沃的沖積層厚達15~23米,形成著名的尼羅河三角洲。沿海有一系列低淺的潟湖,如曼宰萊湖、布魯盧斯湖等。三角洲起自開羅以北20公里處,南北長約160公里,東西寬250公里(自亞歷山大至塞得港),面積2.4萬平方公里,連同尼羅河谷地,構成埃及最精華的地區。(見彩圖)

什麼是埃及
什麼是埃及 第2張

尼羅河谷地兩側為沙漠高原。河谷以西廣闊的利比亞沙漠高原,約佔國土總面積2/3,自南向北低降,南部平均海拔350~500米,其中西南部大吉勒夫高原高700~1000米;中北部高100~250米。由於地表覆蓋物不同,形成礫質沙漠、砂質沙漠和石質沙漠。西部在錫瓦綠洲以南,為一片浩瀚的沙海。在尼羅河谷地中部以西,沙丘帶廣闊綿延,長達數百公里,高約近300米,構成陸地交通的巨大阻礙。沙漠中部斷續分佈着一系列低地和綠洲,包括蓋塔拉窪地、奈特倫低地以及錫瓦、拜哈里耶、費拉菲拉、達赫萊和哈里傑等綠洲。最大的蓋塔拉窪地面積19500平方公里,有70%面積在海平面以下50米,最低處達134米。綠洲地帶海拔100~150米,白堊紀努比亞砂巖中有豐富的承壓水,在綠洲窪地中自行流出,是良好的灌溉水源,為埃及的“新河谷”地區。這些綠洲與奈特倫低地是西部沙漠中的農耕區。

尼羅河谷地與紅海、蘇伊士灣之間是阿拉伯沙漠高原,約佔國土總面積1/5。高原東部為崎嶇的山地,地勢高峻,中南段前寒武紀結晶巖系廣泛出露,不少山峯高達1800~2100米,其中沙伊卡拜納特山海拔2187米。山地東坡陡峭,直逼紅海海岸;西坡較緩,過渡為石灰巖高原,向尼羅河谷地傾斜。高原深受切割,廣泛分佈由間歇性河流形成的東西向谷地,成為紅海沿岸與尼羅河谷地之間的天然通道。在前寒武紀地層中有鐵、錳、鋅、鉛、錫、鉬、鎳、金及稀有金屬等礦產資源,磷酸鹽分佈較廣,蘇伊士灣沿岸一帶富藏石油和天然氣。

西奈半島介於蘇伊士灣和亞喀巴灣之間,為一切割高原,許多幹谷貫穿半島直達地中海岸和蘇伊士灣。南部為花崗巖、變質巖組成的山塊,地熱高峻,不少山峯高逾2000米,其中凱瑟琳山海拔2642米,是埃及的最高峯。中部為砂巖、石灰巖覆蓋的提赫高原,平均高1000米,向北緩傾,降為北部以沙漠為主的平原。沿蘇伊士灣有阿布魯代斯、蘇德爾等油、氣田,以及石膏和錳礦,地中海沿岸阿里什以南藴藏煤。

氣候

全境96%的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盛行東北信風,終年乾旱炎熱;僅北部沿海狹窄地帶,冬季受濕潤西風影響,具有亞熱帶地中海氣候特徵。從北向南,最冷月(1月)平均氣温11~15℃,最熱月(7月)25~31℃,南部平均最高氣温可達40℃以上,氣温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很大。全年日照充足,降水稀少,廣大內陸區年降水量均不足50毫米,許多地方甚至多年滴水不降;且氣温高,蒸發旺盛,年蒸發量高達3000~6000毫米,更加劇了氣候的乾旱性。由於沙漠廣佈,春季或夏季從南方或東南方吹來強勁的哈姆辛乾熱風,沙塵滾滾,遮天蔽日,氣温可陡升20℃以上,對動植物構成嚴重威脅。

水系

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線,幾乎是埃及惟一的地表水源,在阿斯旺以下平均年徑流量840億立方米。尼羅河水絕大部分來自乾濕季分明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因而每年有明顯的洪水期和枯水期,在埃及境內形成每年夏秋之交的定期氾濫,特別是尼羅河主要支流的青尼羅河和阿特巴拉河,挾帶着高原上肥沃的沖積物與洪水俱下,逐漸沉積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地段,形成肥沃的沖積層,成為目前埃及最肥沃的土壤。沖積層厚度在開羅以上段有6.5~10米,三角洲則達15~23米;由南而北,沖積土機械組成砂性漸減,粘性漸增,為灰褐色輕粘至重粘土壤。三角洲邊緣為輕砂壤,一般富含腐殖質;三角洲東北部為鹽漬土;尼羅河谷地以西,也有一條狹長的鹽土帶。尼羅河徑流量年際變化很大,豐水年與枯水年相差近3.6倍。1970年阿斯旺高壩建成後,形成了巨大的人工湖納賽爾水庫,對調節徑流、擴大灌溉面積、發電等帶來巨大效益,但尼羅河攜帶的沖積物,被攔蓄湖中,埃及農業生產失去了寶貴的天然肥源。河谷兩側沙漠地帶的土壤,因過於乾旱,發育很差,多為砂質、礫質、石質土,只有少數的綠洲土壤有利用價值。

地下水儲量巨大,西部沙漠中的白堊系努比亞砂巖承壓水有8個含水層,儲量23400億立方米,礦化度低,是良好的灌溉水源。尼羅河谷地及三角洲有屬於淡水及微鹹水的潛水,亦可用於灌溉。但三角洲北部由於地中海海水的侵入以及耕作區土壤鹽分的匯聚,水質含鹽度較高,使利用受到限制。

居民

1960~1982 年間,全國人口增長了72.5%。198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7‰。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45人。人口分佈極不平衡。僅佔國土面積 3.6%的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區,集中總人口的9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達1200多人,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蘇伊士運河沿岸約佔總人口的 3%。廣大沙漠地區,人煙稀少,僅佔總人口1%,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1981年城市人口比重為44%,其中約一半以上集中在開羅和亞歷山大兩大城市。1981年人口職業構成中,農業佔36.2%,工礦業佔18.9%。人口的主體是阿拉伯人,約佔總人口98%,還有少數努比亞人、柏柏爾人,以及歐亞各國移民。居民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少數信奉基督教(科普特教派)。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1983年,埃及在國外工作的約有400萬人。

發展簡史

世界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公元前3000年,已形成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建立了以法老為元首的君主專制政體。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農業、手工業、建築、雕刻藝術等已達到較高水平,同西亞、愛琴海各國以及非洲鄰近地區有貿易往來。前10世紀以後,屢遭異族入侵。前4世紀,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的部將托勒密在埃及建立托勒密王朝,埃及的農業、手工業和科學文化均有較大的發展,還修建了尼羅河與紅海間的運河,開闢了與北非、西亞諸國之間的陸上交通,亞歷山大為王朝的國都和重要貿易中心。前1世紀,埃及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當時羅馬糧食消費量的1/3以上來自埃及。羅馬帝國分裂以後,埃及隸屬於東羅馬帝國(拜佔廷),又成為拜佔廷的糧食供應基地。在希臘、羅馬統治期間,東西方經濟、文化廣泛交流,相互影響,埃及科學技術空前發展,經濟繁榮,對外貿易東到印度和中國,南到埃塞俄比亞和中非,以及非洲東海岸。這一時期的後期,基督教得到了比較廣泛的傳播。

公元639~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傳播伊斯蘭教,至9世紀中葉,埃及的阿拉伯化大體完成,阿拉伯語逐步普及。在10世紀中葉至11世紀。經濟迅速發展,除糧食外,還種植橄欖、棉花和其他農作物,製革、皮革製品、毛氈、織布等業都很發達,並出口到亞洲國家。開羅成了埃及首都。1517年埃及被併入奧斯曼帝國,成為其一個行省。18世紀末起,英、法等國加強了對埃及的爭奪。1798~1801年法國拿破崙軍隊曾佔領埃及。奧斯曼帝國則力圖鞏固它的勢力,1805年支持僱傭軍軍官穆罕默德·阿里統治埃及,對外實行擴張,控制東西方的通路,對內大力發展經濟,擴大棉花、甘蔗、亞麻、大麻等生產。建立了一些工業,開鑿了開羅—亞歷山大運河,整修了亞歷山大至蘇伊士的道路。19世紀50年代起,英、法勢力日益滲入。1854年法國獲得開鑿蘇伊士運河的許可權。1857年英國取得修建亞歷山大經開羅至蘇伊士的鐵路租讓權。以英、法為主的西方資本侵入埃及的各個經濟部門,購買土地,開辦企業,建立銀行,並實際控制了埃及的政治,使埃及淪於半殖民地的地位。1882年英軍佔領埃及,置蘇伊士運河於其軍事管制之下;1914年淪為英國的“保護國”。英國在埃及推行單一經濟,片面擴大棉花種植,棉花佔埃及出口的90%~95%,而埃及一向佔優勢的糧食作物,則大為縮減,以至不能自給,工業發展也受到壓制,把埃及變成英國的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在埃及人民強大的反抗運動壓力之下,英國被迫於1922年承認埃及獨立,但仍保留政治、經濟和軍事的種種特權。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埃及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1952年7月23日,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法魯克王朝,接管了政權。1953年6月18日,廢除君主制,成立埃及共和國。1956年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擊敗了英、法糾合以色列的武裝侵略。1958年2月1日,埃及與敍利亞合併,成立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1年9月,敍利亞退出阿聯。1967年6月5~10日,以色列第二次侵略阿聯,佔領西奈半島,蘇伊士運河被迫封閉。1971年9月11日,阿聯改名為阿拉伯埃及共和國。1973年10月,埃及對以色列發動自衞反擊戰,強渡運河,收復西奈部分領土。1975年蘇伊士運河重新開放。1982年4月以軍撤出西奈半島,但仍佔據塔巴,1989年2月塔巴歸還埃及。

經濟地理

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埃及推行“社會主義國有化運動”,確立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地位,對維護政治獨立、發展民族經濟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70年代以後,實行經濟開放政策,引進外資和技術,鼓勵私人資本發展,再加上收復失地、重新開放蘇伊士運河和大力開發石油資源,逐步醫治兩次阿以戰爭帶來的創傷,促進了經濟較快的發展。1960~197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為4.3%,1970~1981年為8.1%。1981年國內生產總值231.1億美元,約為1960年的6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37美元,在非洲各國中屬中上水平。經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工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從1952年的15.5%上升為1981年的33.9%,農業的比重相應由31.3%下降為19.8%。石油出口、僑匯、運河通行税和旅遊業是國家外匯收入的4大支柱,1982年合計達78億美元。

什麼是埃及 第3張

工業

經過30年的發展,工業上升為國民經濟的主要部門,其中製造業的規模在非洲僅次於南非。60年代以來,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了石油、電力、鋼鐵、機械、化學、建材等工業部門,1976年起成為石油出口國,其他重工業產品的自給率也大為提高。原有一定基礎的紡織、食品、造紙、製革等輕工業部門也得到較大發展,能基本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

石油工業是埃及最重要的工業部門。其產值約與整個農業相當,1980年石油出口佔出口總值的58%,取代棉花成為埃及的首要出口商品。1983年底石油探明可採儲量為4.72億噸,天然氣儲量2009億立方米;同年的石油產量3450萬噸,天然氣29.06億立方米。70%的石油產量供出口。油田主要分佈於蘇伊士地區,包括蘇伊士灣及其兩側沿岸地帶,有摩根、拉馬丹、貝拉伊姆、七月等大型海上油田,灣內油田產量佔全國產量85%以上。所產原油通過輸油管輸往蘇伊士、亞歷山大及坦塔等地出口或精煉。西部沙漠的阿布蓋拉迪格油氣田,則通過管道輸往赫勒萬。近年在蘇伊士灣和西部沙漠相繼找到新油田,後者屬於高級輕質原油;在尼羅河三角洲和蘇伊士灣還發現了天然氣田。以原油生產為基礎,發展了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學工業,建立了6座煉油廠,煉油能力達1700多萬噸。

利用阿斯旺附近和拜哈里耶綠洲的鐵礦(探明儲量1.82億噸)、 東部沙漠和西奈半島的錳礦(儲量900萬噸),發展了本國的黑色冶金工業,以赫勒萬為主要中心。赫勒萬鋼鐵聯合企業經過不斷擴建,生產能力由最初的22萬噸增加到150萬噸,但開工率不足。1980年產粗鋼76.2萬噸,鋼材61.3萬噸,沿不能滿足需要。在亞歷山大附近的德赫拉,正在興建新的鋼鐵聯合企業。在上埃及的哈馬迪村,有年產10萬噸的綜合鍊鋁廠。磷酸鹽(儲量7億噸)開採在塞法傑和古賽爾,1981~1982年度產量82萬噸。此外食鹽(在馬裏尤特湖和布魯盧斯湖,年產量89萬噸)、石膏(在阿布拉瓦薩和貝尼邁扎爾地區)、蘇打(在奈特倫窪地)等礦都有開採。電力工業發展很快,特別是阿斯旺高壩修建後,發電量迅速增加,1980年為151.5億度,相當於1952年的15.3倍,其中水電佔51.8%。阿斯旺的電力,不僅通過高壓輸電線輸往各工業中心和城市,而且在當地也形成了新工業區。

紡織和食品工業是製造業的核心部門,共佔製造業產值的40%以上,以建立在優質長絨棉基礎上的紡織工業為發達。1980~1981年度棉紗產量23.9萬噸,棉織品4.45億米,自給有餘。棉、毛紡織工業主要集中於尼羅河三角洲,包括大邁哈萊杜姆亞特、坦塔、希賓庫姆、達曼胡爾、亞歷山大、塞得港、開羅等;合成纖維製品主要在開羅、赫勒萬等地。尼羅河三角洲和谷地許多城鎮則有軋花廠、碾米廠、榨油廠、造紙廠等。在盛產甘蔗的上埃及有發達的製糖工業,全國7個製糖廠都集中在這裏,其中以哈馬迪村糖廠最大。1980~1981年度產精糖62萬噸,為1952年的3.28倍。

機械製造業主要集中於赫勒萬、開羅、亞歷山大和塞得港,有金屬切削機牀廠、汽車製造和裝配廠、火車車廂製造廠、造船廠以及飛機裝配廠等。20世紀60年代後期起,機械製造業主要向生產成套設備方向發展,包括礦山機械、紡織機械、製糖機械、混凝土工業機械等;近年來重點發展了汽車製造業,生產小汽車和中型卡車。70年代以來,軍火工業發展很快,產品已向中東、非洲一些國家輸出。為滿足建築業需要,已在赫勒萬、亞歷山大以及開羅、蘇伊士之間建立水泥廠,1980~1981年度產量 344.6萬噸。利用天然氣和磷酸鹽發展了化肥工業,在下埃及、蘇伊士和阿斯旺建立了氮肥廠,在紅海沿岸艾斯尤特建立了磷肥廠,1980~1981年度產化肥48.2萬噸。

農業

埃及素以灌溉農業發達著稱,至今農業仍為國民經濟的基礎部門,農業人口占總人口56%。小農經濟佔優勢,94.5%的農户佔地不足2.1公頃。全國現有耕地285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2.8%;由於人口迅增,人地矛盾比較突出,人均耕地面積僅0.062公頃。農田集中於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這裏墾殖指數高達78%,是非洲農業集約化水平最高的地區。種植業約佔農業產值4/5。植棉業曾長期在種植業中佔突出地位,分別佔耕地面積的1/3、農業產值的1/2和出口總值的4/5,糧食生產不足。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控制人口增長的國策下,通過調整農業結構,棉田在耕地面積中的比重現已降至1/6,佔農業產值和出口總值的比重也縮小到1/5左右,糧食生產則逐步增加;同時努力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從1960~1980年,已開荒約47萬公頃。傳統的耕作灌溉方式是利用尼羅河每年8、9月間的定期氾濫,在耕地上修建圩垸,引河水圩灌。但每年只能種植一季冬作物,土、熱、水資源利用率很低。至 19世紀20年代,由於引種棉花、甘蔗等夏季需水作物,通過建閘築壩,逐步過渡到利用枯水期河水進行常年灌溉,使土地利用率顯著提高。阿斯旺高壩的建成,有效地改變了尼羅河水位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增加了灌溉水源,耕地面積擴大,輪作方式改善(變一年一熟為二年四熟和三年八熟),複種指數提高(已達到189%),從此埃及發展起穩定的常年灌溉農業。

埃及是世界上主要產棉國之一,長絨棉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1981年棉田面積49.5萬公頃。產皮棉52萬噸,其中長絨棉佔86%,佔世界長絨棉總產量40%以上。棉田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其中三角洲棉田佔全國棉田面積的2/3,上埃及各省除長絨棉外,也種一些中絨棉。甘蔗是次於棉花的第二位經濟作物,1982年有蔗田10.8萬公頃,產量875萬噸,集中分佈於尼羅河谷地明亞以南各省,其中基納省產量佔全國總產量一半以上。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粟、水稻、豆類等。小麥是冬季作物,廣佈於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1982年面積57.7萬公頃,產量202萬噸,由於城市居民以小麥為主食,每年需大量進口。玉米、粟是夏季作物,為農村居民的主要口糧,玉米有3/4分佈於三角洲,粟則相對集中於尼羅河谷地中部,1982年收穫面積分別為81.6萬公頃和17.4萬公頃,產量相應為271萬噸和63.3萬噸。水稻發展很快,三角洲北部為主產區,全國95%的稻田分佈於此。這裏有大片鹽漬土,結合土壤改良種稻。1982年水稻收穫面積41.1萬公頃,產量288.7萬噸,除滿足國內需要外,還成為僅次於棉花的出口農產品。豆類為輪作中重要的冬作物,以蠶豆、扁豆為主,1982年收穫面積13.9萬公頃,產量26.7萬噸。埃及的蔬菜、水果已實現自給,正在努力擴大出口。輸出的產品有洋葱、馬鈴薯、番茄、柑橘、檸檬等。洋葱為埃及傳統的出口產品,主要分佈於明亞、艾斯尤特等省;柑橘產量已居非洲首位,果園集中在三角洲西北部的地中海沿岸。

什麼是埃及 第4張

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畜牧業較薄弱。在主要農區,農民飼養耕牛、羊和驢,有一些專業養牛場、養禽場。輪作體系中的三葉草,既作為綠肥,也可作為飼料。牧區牧民則養駱駝和綿羊、山羊。1982 年有牛476.8萬頭(其中水牛244.7萬頭),驢178.1萬頭,綿羊170萬隻,山羊154.2萬隻,駱駝9萬頭,養禽業有雞、鴨、鵝和母火雞。漁業發展條件優越,地中海沿岸產沙丁魚、鮪魚、鯔魚和比目魚等,在尼羅河和一些湖泊盛產鯉魚。1982年漁獲量13.72萬噸,其中海洋捕撈佔82%,淡水捕撈佔18%,尚有潛力。

交通運輸

國內運輸主要靠鐵路和公路,一部分通過水運。埃及早在1857年就已修建了鐵路,有良好的鐵路網。開羅是鐵路運輸中心,北通亞歷山大,東通蘇伊士運河諸城,南達阿斯旺。全國鐵路總長5540公里。公路總長9萬公里,聯繫開羅與三角洲地區、運河地帶和上埃及城市。水運航線長3100公里,其中尼羅河與各運河約各佔一半。蘇伊士運河為重要的國際通航水道,塞得港、蘇伊士是運河兩端的重要港口。地中海沿岸的亞歷山大為全國最大海港,1982年吞吐量達2760萬噸;此外,還有紅海沿岸的塞法傑港等。空運相當發達,連接開羅、亞歷山大及其他7箇中心。 開羅是歐、亞、非洲間的重要國際航空港。出口商品中原油及其製品佔64.4%,棉花及其製品約佔21%;進口以糧食、機械、運輸設備、化學制品等為主。

旅遊業

悠久的埃及文明,豐富珍貴的文物古蹟,風景優美的地中海和紅海之濱,以及處於歐、亞、非3洲交叉點的特有地理位置,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開羅、亞歷山大、吉薩、盧克索、阿斯旺、蘇伊士運河地帶、紅海沿岸等都是重要的旅遊勝地,每年來自阿拉伯國家、西歐、美國的遊人達100多萬,其中阿拉伯國家的旅遊者約佔一半。

地區經濟差異

受自然條件影響,埃及經濟發展集中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帶;東西部沙漠高原和西奈半島,開發程度很低或處於計劃開發階段。在已開發地區,也有明顯地區差異,大體可分為:

(1)下埃及,包括開羅及其以北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這是埃及最肥沃富庶的平原,通過許多運河的溝通,灌渠密如蛛網,是優質長絨棉、水稻、蔬菜、果園的重要基地,也是富含油氣的潛在地區。在發達農業的基礎上,發展了一系列的輕紡、食品工業,重工業也在全國佔突出地位。大、中、小城市密集。是埃及重要旅遊區之一。但人口極為稠密,用地緊張。為擴大三角洲用地,引尼羅河水改造三角洲東南部和西部,取得了顯著成果。

(2)中埃及,開羅以南至尼羅河谷地明亞一線,為地中海氣候與南部熱帶沙漠氣候的過渡地區。埃及的重要農業區,主產棉花、玉米、小麥、高粱和豆類,工業發展不足。

(3)上埃及,從明亞向南經艾斯尤特省、索哈傑省至阿斯旺省,氣候乾熱,經濟開發較遲,甘蔗生產最為集中,其次是玉米和棉花。擁有食品工業、磷肥工業,阿斯旺一帶在電力工業基礎上,發展了冶金、化學等工業。

(4)蘇伊士運河區,以蘇伊士運河運輸為基礎,興起了塞得港、伊斯梅利亞、蘇伊士等城市,建立了煉油、化肥、機器製造、建築材料等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