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坐還是就座

“就坐”和“就座”都是對的,意思一樣,解釋為入坐、入席。“就座”本義靠近座位,引申為坐在位子上,等於“就位”,是動賓結構的複詞。就座=坐,同樣是強調“坐下”這個動作,“就坐”中的“就”顯得有些多餘。《現代漢語詞典》也以“就坐”為主條,註明“亦作‘就座’”。

就坐還是就座


就座還是就坐,哪個對?

都是對的,但就座更規範。

1、就座,拼音是 jiù zuò,釋義為入坐。

2、就坐,拼音為jiù zuò,意思是入坐,入席。

就座和就坐的區別:

就座是一個動賓結構的複詞,具體是指坐到座位上來。

而就坐的意思則更為廣泛,它可以指坐在任何的地方,所以就座相比於就坐更加正式和規範。

“就座”的意思是坐到座位上,如“按順序就座”。“座”是名詞,指座位。“就”字作動詞時有湊近、靠近、到之義,“就座”聯合起來是一個動賓結構的複詞,即指坐到座位上。

“坐”原來也可作名詞,表示座位、座兒,後來該義為“座”所承擔,“坐”就主要作動詞用,如“坐下”、“坐地”、“坐視”、“坐失良機”、“坐以待斃”等。

就座還是就坐?

都是可以的。“就座”也作“就坐”。

就座,拼音是 jiù zuò,漢語詞彙,釋義為入座。

釋義:入座;放低身體到坐着的位置;坐到某人的位子上去。

出處:唐·韓愈〈石鼎聯句序〉:“道士寂然若無聞也,累問不應,二子不自得,即退就座。”

近義詞

入坐,讀音為rù zuò,漢語詞語,亦作“入座”,就座。

出處: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於是乃延入坐,為上客。”

《史記·樊噲列傳》:“時獨沛公與張良得入坐,樊噲在營外,聞事急,乃持鐵盾入到營。”

《新民晚報》1984.7.31:“我是帶着一種愉快的心情在餐桌邊入座的。”

就座和就坐哪個更規範

用“就座”較為規範。就座:就,靠近、接近、趨向;座,座位。“就座”本義靠近座位,引申為坐在位子上,等於“就位”,是動賓結構的複詞。就坐:“就坐”是兩個動詞連用,表示“靠近(座位)後坐下”。

詞語是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詞組及整個詞彙,文字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

新詞典詞語豐富,信息量大。詞是由語素組成的最小的造句單位。詞語有2字、3字及4字的分類,但請注意,詞語不屬於成語一類。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曆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的例外,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請領導“就坐”還是“就座”?

用“就座”較為規範。“就座”本義靠近座位,引申為坐在位子上,等於“就位”,是動賓結構的複詞。

就座=坐,同樣是強調“坐下”這個動作,“就坐”中的“就”顯得有些多餘。從字形簡易便於書寫和字義顯豁便於理解兩方面來看,現在寫“就坐”的人多。《現代漢語詞典》也以“就坐”為主條,註明“亦作‘就座’”。 現宜以“就座”為規範詞形。

擴展資料:

一、領導在主席台上就座時座次安排

1.主席台必須排座次、放名籤,以便領導同志對號入座,避免上台之後互相謙讓。

2.主席台座次排列:

當領導為單數時:主要領導居中,2號領導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在l號領導右手位置。這個沒有爭議。

當領導為偶數時:

(1)領導人數等於2時:

(2)領導人數大於2時:

第一種擺放桌籤方法:1、2號領導同時居中,左為上,1號領導偏左,2號領導在1號領導右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l號領導左手位置。根據左為上的説法。

第二種擺放桌籤方法:1、2號領導同時居中,2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依然在l號領導右手位置。

第三種擺放桌籤方法:在具體排座次時可以根據當地的習慣順序排列。會議主席台領導為偶數時的座次排列,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均指面向觀眾時): 8 6 4 2 1 3 5 7或7 5 3 1 2 4 6 8。

兩種方法沒有正確不正確之分,只是各個地區習慣不同。因此,在實際情況中,可根據1號領導習慣,參照原來次序擺放桌籤。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