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是什麼意思?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是什麼意思?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成漢政權和劉氏政權建立(304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中國五胡十多個政權中,先有氐族的前秦,後有拓跋鮮卑的北魏統一了整個北方,雖屢經紛爭與分裂,最後還是實現了內部整合,並融合了曾經代表正統的南朝,繼承了秦漢中央集權超大規模國家形態,奠基了融合胡漢的隋唐大一統王朝。

主要過程: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

304年農曆十月,氐族領袖李雄佔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前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310年,晉懷帝永嘉四年,劉淵死,其子劉聰殺劉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劉聰部下石勒,殲晉軍十多萬人於苦縣寧平城,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史稱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等。

313年,劉聰毒死了晉懷帝。懷帝侄司馬業(或作司馬鄴),在長安登基,是為晉愍帝。

316年前趙劉曜攻長安,晉愍帝主動投降。

317年晉愍帝被殺,士族王導、王敦等,扶植晉朝遠房宗室司馬睿,因司馬睿不願稱帝,於是稱為晉王。318年司馬睿在勸説下,於建康登基,為晉元帝。歷時五十一年的西晉滅亡,東晉開始。

歷史影響:

五胡亂華時期處於中國被外族侵佔、北方淪陷時期,對中國歷史發展有着深遠的影響,永嘉之亂以後,在胡人的野蠻殘暴的統治下,長期陷於戰爭,民生經濟大受破壞,人口鋭減,晉室政權南下,改都建康,建立了東晉。

原先在中原地區的士族、仕人、農民、手工業者、商賈等也紛紛逃亡到南方去,他們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使江淮和江南地區日漸富庶和繁華,最終在南北朝時期取代中原而成為全國的經濟文化中心。

遷到南方的中原部族與當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種包含江南特質的新興文化。華北的六族(漢族、匈奴、鮮卑、羯、羌、氐)之間進行了長期混戰和廝殺。

五胡亂華的後期,除漢族和鮮卑族仍保持其勢力與明顯的民族認同外,匈奴、羯(匈奴中的白奴)、羌、氐戰敗後或被大量屠殺。鮮卑族拓拔部最終獲取勝利,建立北魏之後逐漸統治華北地區,遂開始了後來的孝文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