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劇情簡介

宋運輝天資聰穎,但出身不好,一直被同村人歧視,但是他把抓住了1978年恢復大學聯考的機會,巧抓機遇,刻苦勤奮,當上了國企的技術員,不斷努力,奠定了走向成功的基礎,但也在新時代的變革中逐漸迷失。

大江大河劇情簡介

與宋運輝不同的是他的姐夫雷東寶,出身貧寒、屬於苗正根紅的“大老粗”,但是行動力十足。在鄉改的推動下帶領村民緊跟政策,發家致富,走在時代前沿。但由於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足,最終倒在浪潮之下。

如果宋運輝和雷東寶的經歷影射了國營經濟與集體經濟。那麼個體户楊巡的發展無疑是個體經濟的典範,在翻滾向前的時代中,他抓住過商機,也踩踏過陷阱,幾經波折,最終擁有自己的產業,成為了那個時代個體經濟的楷模。

專輯入口:《大江大河》

《大江大河》主要講述了什麼劇情?

講述了1978到1992年間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以宋運輝、雷東寶、楊巡為代表的先行者們在變革浪潮中不斷探索和突圍的浮沉故事。

宋運輝天資聰穎,卻出身不好,一直倍受歧視,但是他把握住了1978年恢復大學聯考的機會,抓住機遇,勤學苦幹,當上了國企的技術人員,一步步晉升,奠定了成功人生的基礎,但也在新時代的變革中逐漸迷失。

與宋運輝不同的是他的姐夫雷東寶。他出身貧寒、屬於苗正根紅的“大老粗”,行動力十足。在鄉村改革的浪潮中帶領村民緊跟政策,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但由於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夠開闊,最終絆倒在新事物腳下。

如果説宋運輝和雷東寶的經歷是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縮影。那麼個體户楊巡無疑就是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在翻滾向前的時代中,他手忙腳亂抓住過商機,也踩踏過陷阱,生意場上幾經波折,最終擁有了自己的產業,成為了那個時代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

擴展資料:

《大江大河》是由上海廣播電視台、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SMG尚世影業聯合出品,該劇根據阿耐所著小説《大江東去》改編,於2018年12月10日在東方衞視、北京衞視首播,並在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同步播出 ,於2019年1月4日收官。

角色介紹

1、宋運輝——演員 王凱

天資聰穎,卻出身不好,受盡歧視,但是把握住了1977年恢復大學聯考的機會,上大學、包分配、下基層,成為一名國企技術人員。變革的浪潮中,早熟刻苦的宋運輝醉心鑽研技術改革,竭力遠離一切權勢紛爭,一步步的晉升讓他擁有了年少時絲毫不敢奢求的人生軌跡,同時也帶給了他新的苦惱和迷茫。

2、雷東寶——演員 楊爍

農村改革者的典型代表,與小舅子宋運輝不同,他是根正苗紅的“大老粗”。軍人出身帶給了雷東寶雷厲風行的性格,在鄉村改革的浪潮中,他帶領小雷家全村人緊跟政策,承包到户,辦磚廠、電線廠,走在時代的前沿。然而在繼續前行的道路上,卻被自身知識和眼界的侷限性牽絆。

3、楊巡——演員 董子健

個體户出身,走的路與宋運輝和雷東寶都不同,如果説宋運輝和雷東寶的經歷是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的縮影,楊巡則是個體經濟的典型代表。他從賣饅頭開始,在翻滾向前的時代中,手忙腳亂抓住過商機,也踩踏過陷阱,生意場上一路摸爬滾打艱難坎坷,又每每絕境逢生,最終擁有了自己的產業。

4、宋運萍——演員 童瑤

宋運輝的姐姐,雷東寶的妻子。一個温柔善良、勇敢倔強而又命運多舛的女孩。她對弟弟與丈夫毫無保留地付出。

《大江大河》這部電視劇,主要講的是什麼?

《大江大河》是根據阿耐的小説《大江東去》所改編的電視劇,講述的是在1978年到1992年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下,主要典型的經濟形式代表人物有宋運輝代表的國營經濟、雷東寶代表的集體所有制經濟,楊巡代表的民營經濟、樑思申代表的外國資本,這些具有代表性的實踐者,在時代的洪流中不斷的探索、前進、創新。

剛一開播的《大江大河》已經賺足了熱度,持續不斷的話題,引起無數觀眾的共鳴,特別是成長於那個年代的觀眾,邊看劇情邊憶起往昔,每一集的劇情,都能實實在在的打動在那個年代生活過的觀眾。不僅僅是這些,對於八零後、九零後、甚至零零後來説,通過這部劇,能深刻了解到長輩們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生長環境中得以成長的,也從中明白了一點,為什麼那個年代的人做事都會這麼熱情,並且這種熱情延續至今。

對於活過這個時期的觀眾看《大江大河》是抱着一種情懷在看,沒有生活過這個時期的觀眾看《大江大河》是能認識到改革開放下的大環境及那個年代的人情世故,這部劇的魅力就在於真實的接地氣、受眾度廣泛。

《大江大河》為何如此的真實接地氣,不得不從造型、佈景、演員對角色的拿捏來説起。

從造型上來看,衣着、扮相、髮型相當貼切當時所處的大環境。例如,劇情開篇農村姑娘宋運萍扎着兩條黑又粗的大麻花辮,穿着碎花襯衣、深藍色工裝褲,腳踩黑布鞋,整體造型樸實無華,1978年那會兒,農村和城市的姑娘家基本都是同款標配,遵循着五講四美,沒有特別五彩繽紛的衣着色調。處在一個面臨改革開放的時代,中國也剛剛開始學會與世界建立聯繫,那時西方的時尚穿搭還未普及,對於如何搭配穿的好看、如何配色的好看,人們更注重温飽問題,所以劇中演員們的衣着造型很符合那個那年代應有的樸素風。

在佈景上徹底呈現了70年代末的風土人情,劇中前二十幾集最常出現的場景就是小雷家村,土房土瓦,小跑幾步,塵土飛揚,印象最深的就是宋玉萍和雷東寶結婚的婚房,窗户紙都是用廢舊的報紙糊上的,那時大多數的羣眾,能吃飽穿好就認為是過上好日子了,對於室內的裝潢是質樸節儉的,只要屋子不漏雨水能住,窗明几淨就是好房子了。報紙對於那時的農村來説也是相當珍貴的,劇中宋運輝對人民日報的珍視也能説明這一點了。劇中符合年代感的佈景把觀眾立刻代入到那個年代,也能看出劇組的用心和細心佈置。

一部劇的成功,除了造型、佈景,還有不可或缺的演技派演員,《大江大河》中演員塑造的角色都想給他們貼上角色的標籤了,比如楊爍飾演的雷東寶,我現在看着他,就覺得他是雷東寶,換別人來演就不是了,把雷東寶的雷厲風行、大老粗,演繹的就是雷東寶本人。宋運萍下線的那晚,楊爍把雷東寶悲傷的情緒演繹的看哭了不少觀眾吧。雷東寶得知噩耗後,人變得魂不守舍,一個踉蹌,摔在醫院門口,失去靈魂狀的爬了起來,看着已經逝去的宋運萍遺體,楊爍把雷東寶失去摯愛的崩潰感,輸出給了看劇的觀眾,大傢伙產生了共情,一起跟雷東寶崩潰哭泣。劇中有演技的演員不止楊爍,楊爍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能如此呈現真實感的劇情,是一羣有演技的演員互相切磋、互相擦出花火呈現出來的。《大江大河》的演員時時刻刻把觀眾代入到這場年代戲劇中,感受着演員帶給觀眾的喜怒哀樂。

《大江大河》的劇情之所以真實並且如此受歡迎,第一是歸功於劇組,細節感人,造型、佈景貼切的反應正值改革開放下的生活背景,第二歸功於演員,能吃透角色,把角色注入了靈魂,帶動觀眾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