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有枝葉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枝葉:比喻瑣細的言辭,形容言辭虛美瑣細

辭有枝葉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辭有枝葉

成語發音:cí yǒu zhī yè

成語解釋:枝葉:比喻瑣細的言辭,形容言辭虛美瑣細

成語出處:西漢·戴聖《禮記·表記》:“辭有枝葉。”孔穎達疏:“但言辭虛美,如樹幹之外而更有枝葉也。”

成語繁體:辭有枝葉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説話或作文等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 詞無枝葉 



君子不以辭盡人。故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能告訴我什麼意思麼?

【原文】

子曰:“君子不以辭盡人(2)。故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③;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4)。是故君子於有喪者之側,不能賻焉(5),則不問其所費;於有病者之側,不能饋焉(6),則不問其所欲;有客不能館(7),則不問其所舍。故君子之接如水(8),小人之接如醴(9)。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小雅》曰:‘盜言孔甘,亂是用餤(10)。’”

子曰;“君子不以口譽人(11),則民作忠。故君子問人之寒,則 · 712·四書五經·現代版衣之(12);問人之飢,則食之(13);稱人之久,則爵之(14)。《國風》曰:‘心之憂美,於我歸説(15)!’”

子曰;“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身。是故君子與其諾責也(16),寧有已怨。《國風》曰:‘言笑晏晏,信譽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7)!’”

子曰:“君子不以色親人,情疏而貌親,,在小人則穿窬之盜也與(18)!”子曰:“情慾信,辭欲巧。”

【註釋】

(1)本節選自《表記》。②盡:同“贐”,贈送。(3)枝葉:指細節。(4)辭有枝葉:意思是言辭華而不實。(5)賻(fù):送人財物以幫助辦喪事。(6)饋:贈送。(7)館:留宿。(8)接:待人接物。(9)醴(lǐ):甜酒。(10)這兩句詩出自《詩.小雅.巧言》。孔:很。餤(tan):加劇。(11)口:指言語。榮:稱讚。(12)衣(yì):給人衣穿。(13)食(sì):給人食物吃。

(14)爵:給人爵位和俸祿。(15)這兩句詩出自《詩.曹風.蜉蝣》。歸説(shuì):止息,歸宿。(16)諾責:因空有若言而受責。(17)這句詩出自《詩.衞.氓》。晏晏:柔和的樣子。旦旦:誠懇的樣子。反:復。(18)穿窬(yú):在牆或門上打洞,指行竊。

【譯文】

孔子説:‘君子不用言辭送人做人情。所以,天下社會秩序正常時,人們的行為就細緻周到;天下社會秩序混亂時,人們的言辭就華而不實。因此,君子在有喪事的人身旁時,如果沒有能力資助,就不問他花費錢財的事;在生病的人身旁時,如果沒有能力饋贈,就不問他想要什麼;有客人術而無法留宿時,就不問他住在哪裏。所以,君子待人接物淡如清水,小人待人按物甜蜜加醋。君子待人真誠,所以能成就事業;小人待人虛偽,所以往往壞事。《詩·小雅·巧言》説:‘小人壞話説甜,禍亂因此勝從前。”’

孔子説:“君子不用空話來稱讚他人,因而民眾就會忠實於他。所以,君子關心別人的寒冷,就拿衣服給別人穿;關心別人的飢餓就拿食物給別人吃;稱讚別人的美德,就賜給爵拉和俸祿。《詩.曹風.蜉蝣》説:“我的心中多憂傷,何處是我的歸宿!”

孔子説:“答應給別人好處而不兑現,怨恨和災禍就會降臨自身。所以,君子寧可自己受埋怨,也不空口許諾而遭人責難。《詩·衞風·氓》説:‘又説又笑多歡快,海誓山盟多真誠,哪知誓言會改變。既已改變別再提,從此莫要空許願!’”

孔子説:“君子不用表面姿態來表示對人親近,心裏疏遠而表面親近,小人才會這樣做,也同鑿壁偷竊沒什麼區別!”

孔子説;‘”內心要誠信,旨辭要巧妙.”

【讀解】

孔夫子對君子所作的這些忠告,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真誠,不要虛偽。應當説,這是做人的起碼準則;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恪守諾言,注重實際。

為人處世最讓人痛恨的是虛偽。在面一套,背後一套,花言巧語,笑裏藏刀、面而無信,口惠實不至,這些都只有毫無原則小人才於得出來。實際上,説小人沒有原則也不對,小人有小人的原則:自私自利。只要對自己有利、有益、有便宜可佔、有空子可鑽。就可以什麼都不顧、什麼都可以幹、什麼都可以出賣,包括親孃老子以至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如果説小人也遵守交換原則的話,這個交換原則便是:為了私慾,凡是可以出賣的都出賣。活到這個份兒上,恐怕連“人”這個稱呼也配不上了,只能叫做“衣冠禽諮”或者“行屍走向”。

在言辭和行動之間,行動重於言辭,拿出實際行動來比什麼都重要、沒有説的要去做,説了的更要去做,只説了一分,做卻兩分。光説不做,要麼是華而不實,要麼是滑頭虛偽。

在行動與內心之間、內心重於言辭,行動是內心想法的自然結果。內心沒有的,也不會在行動上有所體現;有時力所不能及,但心裏面卻想着。如果沒有誠心而去做,要麼顯得勉強,要麼顯得做作。

如今的情況大概和古代有點不同:言行相符、表裏如一、恪守諾言、注重實際的人,往往是無權、無名、無勢、無錢的下層人民。先賢對君子大人的要求,如令成了他們信守的做人準則,角色來了個大顛倒。這是很具有諷刺意味的一件事。

言辭的成語及解釋

在古漢語中,言辭是兩個概念,“言”表示的是語言,即説。“辭”表示的是文書,即寫下來的文學作品或文字。現在多形容一個人用比較文學的語句説話。以下是關於言辭的成語及解釋,歡迎閲讀。

【卑辭厚幣】:表示言辭謙恭,禮物豐厚。參見“卑辭重幣”。

【卑辭厚禮】:表示言辭謙恭,禮物豐厚。參見“卑辭重幣”。

【笨嘴拙舌】:拙:不巧。形容沒有口才,不善言辭。

【鄙言累句】:鄙言:淺俗的言辭。表示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辯才無閡】:佛教語。表示菩薩為人説法,義理通達,言辭流利,後泛表示口才好,能辯論。

【辯口利辭】:表示善辯的口才,犀利的言辭。形容能言善辯。

【不堪視聽】:堪:可,能。言辭污穢,行為卑劣,不能看與聽。

【不可名貌】:名:説出。沒法用言辭來形容。

【不露辭色】:辭色:言辭神色。不讓心裏的打算從話音和臉色上流露出來。形容説話沉着老練。

【不落言筌】:言筌:在言辭上所留下的跡象。不侷限於言辭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

【不實之詞】:浮誇的言辭。

【不祥之言】:祥:吉利。不吉利的言辭。

【尺頰生香】:吃過美味之後,牙齒和兩頰逐漸感覺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辭、詩文意味深長,令人回味。

【齒牙餘論】:微末的讚揚言辭。比喻不費力的獎勵的話。

【芻蕘之言】:芻蕘: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話。表示普遍百姓的淺陋言辭。也用作講話者的謙詞。

【詞少理暢】:詞:言詞;暢:通行無阻。雖然言辭不多,但説理暢達。

【詞嚴義正】:詞:言詞,語言;嚴:嚴謹;義:道理;正:純正。表示言辭嚴厲,道理純正。

【詞言義正】:詞: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辭不意逮】:逮:達到。言辭不能把思想確切表達出來。

【辭簡意賅】:簡:簡練;賅:完備。言辭簡練,意思完備。

【辭窮情竭】:言辭和感情都已竭盡。

【辭嚴氣正】: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辭嚴義正】: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厲,義理正大。

【辭嚴誼正】: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辭嚴意正】:言辭嚴厲,義理正大。同“辭嚴義正”。

【辭有枝葉】:枝葉:比喻瑣細的言辭,形容言辭虛美瑣細。

【村學究語】:表示迂腐淺陋的言辭。

【大放厥詞】: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原表示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表示大發議論。

【大言無當】:表示説大話、言辭誇張不符合實際。

【惡言詈辭】:表示中傷辱罵的言辭。

【蜚語惡言】:蜚語:沒有根據的流言。形容**的言辭。

【膚受之言】:膚:膚淺;受:感受。表示膚淺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論。也表示不切合實際的言辭。

【甘言好辭】:甘言:甜美動聽的語言;好辭:逢迎討好的言辭。甜美動聽的逢迎之辭。

【甘言厚幣】:幣:表示禮物;厚:重。禮物豐厚,言辭好聽。表示為了能達到某種目的而用財物誘惑。

【甘言厚禮】:甜美的言辭,厚重的禮品。

【甘言巧辭】:甘言:甜美動聽的語言;巧辭:逢迎討好的言辭。甜美動聽的'逢迎之辭。

【高談虛辭】:虛:空虛。高妙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辭。

【狗血噴頭】:把狗血噴在頭上。形容言辭刻毒,大肆辱罵。也形容罵得痛快淋漓。

【鼓舌掀簧】:掉動舌頭,掀動樂器中的簧片。表示用動人的言辭蠱惑人。

【寡言少語】:言語很少。形容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也形容心情沉悶,不愛講話。

【好言甘辭】:好言:甜美動聽的語言;甘辭:逢迎討好的言辭。甜美動聽的逢迎之辭。

【何患無辭】:何患:哪怕;辭:言辭。哪裏用得着擔心沒有話説呢?常與“欲加之罪”連用,表示壞人誣陷好人時,無端捏造罪名,還説得振振有詞。

【厚禮卑辭】:豐厚的禮品,謙卑的言辭。

【黃鐘大呂】:黃鐘:我國古代音韻十二律中六種陽律的第一律。大呂:六種陰律的第四律。形容音樂或言辭莊嚴、正大、高妙、和諧。

【擊玉敲金】:如金玉被撞擊而發出的聲音。形容言辭鏗然有聲,正確無誤。

【潔言污行】:潔淨的言辭,污穢的行為。形容言行不一,表裏相違。

【慷慨淋漓】:淋漓:充盛,暢快。形容説話、寫文章意氣昂揚,言辭暢快。

【咳唾成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談吐、議論。“咳”也寫作“欬”。比喻言辭精當,議論高明。也形容文詞極其優美。

【口諧辭給】:表示言辭詼諧敏捷。

【款語温言】:表示誠懇而温和的言辭。

【磊落豪橫】:形容言辭明快而奔放自如。

【利口捷給】:給:言辭敏捷。能説會道、言辭敏捷、善於應對

【利口巧辭】:利口:鋒利的口才;巧辭:善於言辭。形容能言善辯。

【美言不文】:文:飾。美善的言辭,不需要修飾。

【美言不信】:信:真實。表示詞藻華蓋的言辭、文章,內容往往不真實。

【鳥聲獸心】:比喻言辭動聽而心懷陰毒。

【巧言利口】:巧偽的言辭,鋒利的口辯。

【巧言如流】:巧言:虛偽的好話。虛假惑人的言辭像流水一樣暢通。

【情詞悱惻】:悱:心裏想説卻説不出。形容情感言辭悽切悲苦。

【情見乎詞】:情感表現在言辭當中。同“情見乎辭”。

【情見乎辭】:見:通“現”;乎:於。情感表現在言辭當中。

【情見乎言】:情感表現在言辭當中。同“情見乎辭”。

【權變鋒出】:表示隨機應變,鋒芒畢露。形容言辭的辯捷鋭利。

【勸百諷一】:形容規諷正道的言辭遠遠及不上勸誘奢靡的言辭。意在使人警戒,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如食哀梨】:哀梨:傳説哀仲家的梨,味道很好。好像吃到哀梨一樣。比喻言辭、文章瀏爽利。

【軟談麗語】:表示談話時態度温和,言辭柔美。

【喪言不文】:表示居喪期間言辭要樸質。

【舌芒於劍】:言辭比劍還鋒利。形容口才好,言辭鋒利。

【神龍見首不見尾】:原是談詩的神韻,後比喻人的行蹤詭祕,剛一露面又不見了。也比喻言辭閃爍,使人捉摸不透。

【飾詞矯情】:飾:修飾。修飾言辭掩蓋真相。

【説地談天】:天上地下,無所不談。形容話題廣泛或巧於言辭。

【談辭如雲】:表示談話時言辭如飄雲那樣奔湧而出。

【談霏玉屑】:談話時美好的言辭像玉的碎末紛紛灑落一樣。形容言談美妙,滔滔不絕。

【枉費脣舌】:白費言辭,不起作用。

【微諫不倦】:諫:規勸;微諫:用委婉的言辭規勸。不知疲倦地反覆耐心地用委婉的言辭規勸。

【微言大表示】:微言:精微的言辭;大表示:深刻的意旨。精微的言辭,深刻的道理。多就儒家經書而言。

【微言精義】:微言:精微的言辭;精義:深刻的道理。精微的言辭,深刻的道理。多就儒家經書而言。

翻譯一句古文

子曰:“君子不以辭盡人(2)。故天下有道,則行有枝葉③;天下無道,則辭有枝葉(4)。是故君子於有喪者之側,不能賻焉(5),則不問其所費;於有病者之側,不能饋焉(6),則不問其所欲;有客不能館(7),則不問其所舍。故君子之接如水(8),小人之接如醴(9)。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小雅》曰:‘盜言孔甘,亂是用餤(10)。’”

【註釋】

(1)本節選自《表記》。②盡:同“贐”,贈送。(3)枝葉:指細節。(4)辭有枝葉:意思是言辭華而不實。(5)賻(fù):送人財物以幫助辦喪事。(6)饋:贈送。(7)館:留宿。(8)接:待人接物。(9)醴(lǐ):甜酒。(10)這兩句詩出自《詩.小雅.巧言》。孔:很。餤(tan):加劇

【譯文】

孔子説:‘君子不用言辭送人做人情。所以,天下社會秩序正常時,人們的行為就細緻周到;天下社會秩序混亂時,人們的言辭就華而不實。因此,君子在有喪事的人身旁時,如果沒有能力資助,就不問他花費錢財的事;在生病的人身旁時,如果沒有能力饋贈,就不問他想要什麼;有客人術而無法留宿時,就不問他住在哪裏。所以,君子待人接物淡如清水,小人待人按物甜蜜加醋。君子待人真誠,所以能成就事業;小人待人虛偽,所以往往壞事。《詩·小雅·巧言》説:‘小人壞話説甜,禍亂因此勝從前。”’